search

推讓的意思

推讓解釋 / 推讓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ㄊㄨㄟ ㄖㄤˋ
拼音 tuī ràng
簡體 推让  
相似詞/近義詞 禮讓﹑謙讓
相反詞/反義詞 暫無
解釋 謙遜辭讓。《莊子.刻意》:「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玄德再三謙讓。布曰:『賢弟不必推讓。』」
詳細解釋
  • 遜讓;推辭。《莊子·刻意》:“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 漢 王充 《論衡·本性》:“一歲嬰兒,無推讓之心。” 宋 王安石 《范增》詩之二:“誰合軍中稱 亞父 ,直須推讓 外黃 兒。”《明史·張居正傳》:“當是時,政事一決 居正 , 居正 無所推讓。” 楊朔 《十年》:“他娘下熟麵條,那幾個工人推讓一陣走了。”
  • ◎ 推讓 tuīràng[decline] 遜讓;推辭誰坐上席,客人們互相推讓
  •   推讓為魏朝劉寔所提倡。認為古時聖王教化天下,以貴讓為旨,在於舉賢才以平息爭競。意為依人之情,都想自己為賢才,所以要知道讓才是賢。理由是如果讓道興起,則賢能之人不必刻意尋求即會出現。如有一職缺,應就眾官中最能讓者而任之。又朝廷中居官受祿的人,如果能相讓,則居住田野的平民,會受到感化,就能興起推賢讓能的風氣。為了國家而讓的人,就是堪任國事的人。天下所共同推舉的人,就是堪任天下大事的人。推舉與謙讓的風氣形成後,賢能的人才與不肖分子,就有明顯的區別,這種道理能通行於天下,就能形成清議,全國人就能隨之而化。孔子說:「上興讓,則下不爭。」推讓之道興,則賢能之人得到推舉;有競爭心的人,會逐漸改變競爭心為謙讓心。所以中國自古便以謙讓為一種美德。--作者:沈六
  • 謙遜辭讓。《莊子.刻意》:「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三國演義.第一三回》:「玄德再三謙讓。布曰:『賢弟不必推讓。』」
  • 【推讓】類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