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僕役。《史記·貨殖列傳》:“能薄飲食,忍嗜慾,節衣服,與用事僮僕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貧無僮僕,籬落頓決,荊棘叢於庭宇,蓬莠塞乎階霤。” 唐 王維 《宿鄭州》詩:“他鄉絶儔侶,孤客親僮僕。”《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 卓王孫 貲財鉅萬,僮僕數百,門闌奢侈。”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嶽青天》:“公以清介自矢,夫人親掌簽押,署中僮僕不過數人。”RSl◎ 僮僕 tóngpú[houseboy;manservant;servant] 僕人僮僕歡迎。——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僮僕亦奔散無留者。——清· 張廷玉《明史》風光不與四時同。——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給事者也。《玉篇·人部》:「僕,僮僕。《說文》雲:『給事者也。』。」;《史記·萬石君傳》:「僮僕訴訴如也。」;《漢書·白圭傳》:「與用事僮僕同苦樂。」;《晉書·食貨志》:「下及工商流寓僮僕。」;《昭明文選·陶潛·歸去來辭》:「僮僕歡迎。」善注:「《周易》曰:『得僮僕貞。』。」;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僮僕減損。」按,《說文》人部:「僮,未冠也。」此僮幼字。部:「童,男有罪曰奴,奴曰童。」此童僕字。《玉篇》童僕字做僮,非古也。清、王玉樹《說文拈字》,僮字下雲:「《古文苑》王襃買奴作僮約。」已作僮,則此字誤久矣,但文字當以《說文》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