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阻隔;隔斷。《漢書·西域傳贊》:“ 西域 諸國……與 漢 隔絶。道里又遠,得之不為益,棄之不為損。”《三國志·魏志·郭淮傳》:“ 淮 曰:若 亮 跨 渭 登原,連兵北山,隔絶 隴 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 宋 蘇軾 《策略四》:“夫寬深不測之量,古人所以臨大事而不亂,有以鎮世俗之躁,蓋非以隔絶上下之情,養尊而自安也。” 葉聖陶 《夜》:“不接觸女兒女婿的聲音笑貌,雖只十天還不到,似乎已隔絕了不知幾多年。”2. 斷絕。《史記·南越列傳》:“今 高後 聽讒臣,別異蠻夷,隔絶器物。”《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其 秋胡 妻,自夫遊學已後,經歷六年,書信不通,音符隔絶。” 沈從文 《<沈從文散文選>題記》:“而我和文學方面隔絕,也已經三十多年了。”◎ 隔絕 géjué[seal off from;isolate] 阻隔,分隔斷絕與外界完全隔絕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 巨集兒不是正在想念 水生麼。—— 魯迅《故鄉》阻隔斷絕而不相通。 【造句】她息影之後,深居簡出,幾乎與外界隔絕。 阻隔斷絕,不能相通。《漢書.卷九六.西域傳.贊曰》:「與漢隔絕,道里又遠,得之不為益,棄之不為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