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膏藥的意思

膏藥解釋 / 膏藥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ㄍㄠ ㄧㄠˋ
拼音 gāo yào
簡體 膏药  
相似詞/近義詞 暫無
相反詞/反義詞 暫無
解釋 中醫學上把藥物浸於麻油內,適當時間後再於鍋中煎熬、去渣至濃稠狀。加入黃丹拌勻,離火後等藥物凝固,而放置涼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藥。使用時先加熱使其軟化,而鋪於布或薄油紙上,再貼上患部。一般膏藥依藥方不同而有行氣、活血或消腫定痛、護肉等作用。亦有將鮮藥搗爛後,攤在紙上而成。《紅樓夢.第八○回》:「我不信,一張膏藥就治這些病,我且問你,倒有一種病,可也貼的好麼?」舊稱為「薄貼」。
詳細解釋
  • 中醫外用藥的一種。用植物油或動物油加藥熬煉成膠狀物,塗在布、紙或皮的一面,可較長時間地貼在患處。《後漢書·方術傳上·段翳》:“ 翳 為合膏藥,並以簡書封於筒中。” 唐 韋絢 《劉賓客嘉話錄》:“本師知病瘡,遣某將少膏藥來,可便傅之。”《水滸傳》第一○二回:“ 王慶 勉強擺到府衙前,與慣醫跌打損傷,朝北開鋪子賣膏藥的 錢老兒 ,買了兩個膏藥,貼在肋上。” 茅盾 《賽會》:“ 老六伯 原先是‘外路人’,在這鎮上的東嶽廟前曠場上賣跌打損傷膏藥,會幾路花槍。”
  • ◎ 膏藥 gāoyao[adhesive plaster] 在常溫下為半固體或固體的膏劑,用以塗在布片或紙片上,較長時間地貼在人身上治病。膏藥種類較多,但最常用的是黑膏藥,也稱鉛膏藥,由植物油炸取藥料成分後與鉛丹混合而成
  • 膏藥,中藥外用的一種,古稱薄貼,用植物油或動物油加藥熬成膠狀物質,塗在布、紙或皮的一面,可以較長時間地貼在患處,主要用來治療瘡癤、消腫痛等。中醫外科膏藥是運用中藥歸經原則,運用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大複方,以發揮藥物的良好效果。早在久遠的年代,中國醫學家就有言曰:"膏藥能治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
  • 【膏藥】類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