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象聲詞。多用以形容液體沸騰、湧出或大口喝水聲。 老舍 《趙子曰》第三:“一鍋白薯,煮著咕嘟咕嘟的冒著金圈銀眼的小氣泡。” 張天民 《創業》第二章八:“我們工人想的是:一拳頭砸出一口井,拿大油田,讓原油咕嘟咕嘟地冒,淹死敵人!” 丁玲 《給孩子們》:“ 愛若 就把頭低到河裡,咕嘟咕嘟的在喝水。”2. 形容嘴巴撅著、鼓起。《紅樓夢》第八五回:“﹝ 寶玉 ﹞説的兩個人都咕嘟著嘴,坐著去了。” 趙樹理 《登記》:“她媽見她咕嘟著個嘴,問她怎麼那樣不高興。” 樑斌 《播火記》二七:“他又高聳起眉峰,咕嘟著嘴,若有其事地說:‘這可是一樁大事呀!’”◎ 咕嘟 gūdū(1) [gurgle;bubble]∶好像冒氣泡似地發出生氣勃勃的聲音(2) [gurgle]∶汨汨地流, [液體] 發汨汨聲,不連貫,不規則而汨汨地湧出或流動◎ 咕嘟 gūdu[boil for a long time] 長時間的煮北方方言:(1) 噘嘴含怒的樣子。《紅樓夢.第八五回》:「說的兩個人都咕嘟著嘴坐著去了。」(2) 煮。如:「可別把魚咕嘟爛了。」形容急飲的聲音。《兒女英雄傳.第四回》:「把方才涼的那碗涼茶端起來,咕嘟咕嘟的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