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自身能發光、發熱的天體。因短時間內難以覺察其位置的變化,故名。按亮度、光度可分為多種等級。 中國 古代稱二十八宿為“恆星”。亦泛指常見的星宿。《春秋·莊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公羊傳·莊公七年》:“恆星者何?列星也。” 徐彥 疏:“天之常宿,故經謂之恆星矣。言以時列見於天,故傳謂之列星矣。”《明史·天文志一》:“由今考之,恆星實有動移,其説不謬。”◎ 恆星 héngxīng[star] 自身能發出光和熱的星體。以前認為這些星體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所以起名叫恆星。其實,任何恆星也都在運動中,只是由於距離地球太遠,不容易到它們位置的變化恆星是由非固態、液態、氣態的第四態等離子體組成的,是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由於恆星離我們太遠,不借助於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難發現它們在天上的位置變化,因此古代人把它們認為是固定不動的星體,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的主星太陽就是一顆恆星。恆星是大質量、明亮的等離子體球。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也是地球能量(內能和光能)的來源。恆星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因為核心的核聚變而發光。核聚變所釋放出的能量,從內部傳輸到表面,然後輻射至外太空。幾乎所有比氫和氦更重的元素都是在恆星的核聚變過程中產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