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惚恍的意思

惚恍解釋 / 惚恍是什麽意思

注音 ㄏㄨ ㄏㄨㄤˇ
拼音 hū huǎng
簡體 惚恍  
相似詞/近義詞 暫無
相反詞/反義詞 暫無
解釋 1.混沌不清。《文選.潘岳.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2.神志迷糊。唐.張說〈東山記〉:「雲木虛吟,惚恍疑夢。」
詳細解釋
  • 亦作“ 惚怳 ”。1.混沌不分;隱約不清。《文選·潘岳<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李善 注:“寥廓、惚恍,未分之貌也。” 唐 楊炯 《李舍人山亭詩序》:“寥廓兮惚恍,似蓬嶺之難行;深邃兮眇然,若 桃源 之失路。” 明 宋濂 《贛州聖濟廟靈蹟碑》:“休咎有徵神所持,委以惚恍邈難知。”2. 迷迷糊糊。多指神志方面。 晉 葛洪 《抱朴子·酒誡》:“夫風經府藏,使人惚怳。” 唐 張說 《東山記》:“雲木虛吟,惚恍疑夢。” 清 李漁 《憐香伴·狂喜》:“都只為競風流只恐人強,因此上心神惚恍,幻出這傾城模樣。” 清 惲敬 《雞鳴說》:“蓋心之警者,其情事之惚恍如此。”3. 遊移不定。 晉 木華 《海賦》:“廓如靈變,惚怳幽暮。” 明 宋濂 《龍門子凝道記中·秋風樞》:“予欲下詣清泠之淵,以明月為館,以文貝為堂, 天吳 九首,變幻惚恍,又不得而往也。”
  •   惚恍或作恍惚,是若有若無、形貌不定的樣子。語見老子〔道德經〕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老子多用抽象言辭形容道貌,既不可見,也不可聽,更不可觸控。道既超乎感官知覺之外,也非言辭能說得明白,唯賴心靈體悟可得。道不但超越乎感官知覺,也超越乎現實世界,沒有現實世界的特徵。如果說道有高上的部分,也不會像昊天般明亮;如果說道有低下的部分,也不會像地角般陰暗。總之道既然不可見,也就無法替它定名,只有視若無物。所以說道貌好似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實象的實象,若存若亡,恍恍惚惚。這裡「皦」是明亮,「昧」是陰暗,「繩繩」或以為通「冥冥」,或以為是「玄玄」,因為「玄」是「繩」的初文。無論是「冥冥」還是「玄玄」,都是指道體衝寂,深不可測的意思。  道貌惚恍不定,難以把捉,好似無物,不過這並不是說道真的是空無一物的不存在。相反地道有其絕對永恆的實在性,如〔道德經〕第二十一章所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是說道這個東西雖說是恍恍惚惚,形貌不定,然而就是在這沖虛變化之中,有實質作用。虛無道體之中有實象實物,不論這道理如何微妙深邃,難以辨識,卻是精純不移的。這精純不移的道理非常真實,效驗普遍,萬事萬物的存在皆有以賴之。  從老子對道貌惚恍的描述可見他的學說既是基於高度抽象的形上原理,又不違背現實世界的經驗事實。道可謂同時具備「超越性」(transcendence)與「記憶體性」(immanence)、「原初性」(primordial nature)與「後效性」(consequential nature),道既先乎萬物而生,又能化生萬物。道既能「復歸於無物」,又能「為物」。道既是恍恍惚惚,卻又有精有真有信。如此道體與道用可化解人類思想上各種二元對立,在哲學和教育上極具深意。--作者:俞懿嫻
  • 混沌不清。《文選.潘岳.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神志迷糊。唐.張說〈東山記〉:「雲木虛吟,惚恍疑夢。」
  • 【惚恍】類似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