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易·漸》:“初六,鴻漸於幹”,“六二,鴻漸於磐”,“九三,鴻漸於陸”,“六四,鴻漸於木”,“九五,鴻漸於陵”。謂鴻鵠飛翔從低到高,循序漸進。 晉 潘岳 《西征賦》:“振鷺于飛,鳬躍鴻漸,乘雲頡頏,隨波澹淡。” 南朝 樑 劉勰 《文心雕龍·夷飾》:“言必鵬運,氣靡鴻漸。” 宋 契嵩 《<壇經>贊》:“若形影之無礙也,若鴻漸之有序也。”2. 比喻仕宦的升遷。《文選·班固<幽通賦>》:“皇十紀而鴻漸兮,有羽儀於上京。” 李善 注引 應劭 曰:“鴻,鳥也;漸,進也。言先人至 漢 十世,始進仕。” 南朝 宋 謝瞻 《於安城答靈運》詩:“鴻漸隨事變,雲臺與年峻。” 宋 陸游 《答發解進士啟》:“將鴻漸於天廷,始龍驤於學海。”3. 比喻仕進於朝的賢人。《後漢書·蔡邕傳》:“君臣穆穆,守之以平,濟濟多士,端委縉綎,鴻漸盈階,振鷺充庭。” 李賢 注:“喻君子仕進於朝。”鴻鳥由低處逐漸飛翔到高處。語出《易經.漸卦.初六》:「鴻漸於幹,小子厲有言,無咎。」唐.孔穎達.正義:「鴻,水鳥也。幹,水涯也。漸進之道自下升高,故取譬鴻飛自下而上也。」比喻官位升遷。《文選.班固.幽通賦》:「皇十紀而鴻漸兮,有羽儀於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