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1. 舉竿;持竿。《莊子·庚桑楚》:“若規規然,若喪父母,揭竿而求諸海也。” 成玄英 疏:“似儋揭竿木,尋求大海,欲測深底,其可得乎!” 漢 賈誼 《過秦論上》:“﹝ 陳涉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2. 特指武裝暴動。《舊唐書·柳璨傳論》:“ 李氏 之失馭也……狐鳴鴟嘯,瓦解土崩。帶 河 礪嶽之門,寂無 琨 逖 ;奮挺揭竿之類,唯効 敦 玄 。”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楊誠齋軍門》:“公嘗入陛見,其署篆者暴虐,激變營兵,亂軍 蒲大芳 揭竿而起。” 陳毅 《滿江紅·黃金海岸》詞:“獨立 非洲 西北始,揭竿而起相踵接。”3. 豎立旗竿。《野獲編·科場·旗竿》引 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士子鄉會試得雋,郡縣始揭竿於門,懸捷旗。”舉起、豎立旗竿。多指起義而言。 【造句】秦末的暴政使得人民揭竿而起,推翻極權統治。 豎竿、舉竿。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