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
亦作“ 檢栝 ”。1.檢點約束。 漢 蔡邕 《貞節先生範史雲碑》:“晚節禁寬,困於屢空,而性多檢栝,不治產業。” 晉 劉琨 《答盧諶詩》:“慨然以悲,歡然以喜。昔在少壯,未嘗檢栝。”《舊唐書·蘇良嗣傳》:“王府官屬多非其人, 良嗣 守文檢括,莫敢有犯,深為 高宗 所稱。”2. 規矩,法度。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敬》:“驅之於直道之上,斂之乎檢括之中。” 唐 元結 《漫論》:“漫何檢栝?漫何操持?漫何是非?”3. 查察;清查。《梁書·武帝紀下》:“ 江子四 等封事如上,尚書可時加檢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宜速詳啟,勿致淹緩。”《資治通鑑·唐玄宗開元九年》:“監察御史 宇文融 上言,天下戶口逃移,巧偽甚眾,請加檢括。” 清 劉大櫆 《鄭氏節母傳》:“母既沒,而家人檢括其衣匳,始見之。”4. 量度。 章炳麟 《與簡竹居書》:“以為經典所言,古今恆式,將因其是以檢括今世之非,不得,則變其文跡,削其成事,雖諛直不同,其於違失經意,均也。”檢點約束。《文選.劉琨.答盧諶詩》:「昔在少壯,未嘗檢括。遠慕老莊之齊物,近嘉阮生之放曠。」法度、規矩。《抱朴子.外篇.崇教》:「驅之於直道之上,斂之乎檢括之中。」檢查、清查。《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江子四等封事如上,尚書可時加檢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宜速詳啟,勿致淹緩。」《資治通監.卷二一二.唐紀二十八.玄宗開元九年》:「監察御史宇文融上言,天下戶口逃移,巧偽甚眾,請加檢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