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民俗文化之苗族
三亞民俗文化之苗族
三亞苗族,具有自己獨特的服飾、歌舞、節慶及婚喪娶嫁習俗。苗族有很多富有傳奇性的節慶日,其中頗見妙趣的是“姐妹節”,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到十八日,苗家姑娘吃完姐妹飯後,身穿民族服裝歡天喜地前往遊方(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代名詞),遊方唱山歌,吹蘆笙,跳蘆笙舞。
此時不僅本族青年可以與一向傾慕的物件暢抒愛情,就是素不相識的異族青年也可以毫無拘束地攀談對歌,族人不得加以干涉。
三亞民俗文化之黎族
海南島最早的居民。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賽人”、“杞人”、“潤人”、“美孚人”,按其語言分為5個方言分支,即加茂方言、杞方言、佬方言、本地方言和美孚方言,按其服飾可分為“長桶黎”、“短桶黎”、“多文黎”、“少文黎”。黎族常用歌謠,樂器和舞蹈表達喜、怒、哀、樂。自削竹管樂器咧,音色透亮粗獷、清脆悅耳,是少有的民族樂器。
黎族歌舞更為奇絕,傳統舞蹈有“打鹿舞”、“錢鈴雙刀舞”、“舂米舞”等,都富有強烈的民族特色和較深的藝術功底。黎族的傳統節日是“三月三”。
“中國地坑院民俗文化之鄉”民俗文化節
中新網陝縣9月7日電9月4日上午,為期一週的首屆陝縣民俗文化節在“中國地坑院民俗文化之鄉”——陝縣西張村鎮廟上村開幕。文化節期間將舉行民間書法大賽、民間剪紙大賽、民間婚俗表演、民俗實物展、陝州鑼鼓書演唱會、民間故事演講會、地方戲劇演出、民間特產和小吃展銷等八項活動,展示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發展成果,促進民俗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將陝縣獨特的民俗文化表演和精妙絕倫的民俗實物工藝展示在奇特民居天井窯院。
陝縣是全國文化先進縣,民俗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形態獨特多樣。近年來,該縣充分挖掘優秀民俗文化資源,促進民俗文化傳承和保護,其中民間社火、民間剪紙、陝州鑼鼓書、地坑院營造技藝等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命名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營社火、地坑院民俗被命名為“河南省十大民俗經典;大營麻花被命名為“河南老字號”;有21名民間藝人被授予省、市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稱號。
懷化民俗文化之洪江習俗
洪江古為“五溪蠻”地,尚苗、瑤風俗、民風古樸淳厚。後來,客籍人增多,山鄉漸漸演變成以漢族為主的城鎮,但民眾大都仍沿習舊俗,重宗族,論長輩,質樸好客,重男輕女,迷信鬼神,每逢時令節日都虔誠地祭祖、拜佛、敬神;籌辦紅白喜事,擇月選日,重門第,講排場,禮儀繁瑣;男人善經營,女子長於治家理財和烹調技藝。“五四”運 ...
三亞民俗文化
三亞市聚集著漢、黎、回、苗等多個民族。常住人口約48萬(城區人口約13萬),其中黎族17.3萬人,回族0.6萬,苗族0.3萬人,人均壽命72歲。至今,很多村莊的少數民族仍保留其特有的文化和風俗。濃郁的鄉土氣息,多姿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藝術,吸引大批中外遊客前來探訪。
● 黎 族
海南島最早的居民 ...
襄樊民俗文化之婚嫁
婚嫁是家族延續的重要環節,古人十分重視,禮儀甚繁,有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6禮。襄樊舊時婚嫁逐漸演化為訂親、擇期、迎親幾個步驟。
訂親,首先,男方父母請紅爺(媒人)到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則由紅爺將女方的“八字庚貼”(即寫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時的柬貼)交付男方。俗稱“拿八字”,也叫“傳 ...
中國傳統文化之:民俗傳播的途徑介紹
華夏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在這麼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依舊有著很多傳統的東西傳承至今。讓人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這些傳統文化究竟是怎麼傳承下來的呢?
那麼,本期民族文化解析民俗傳播的途徑。
人內傳播:“人內傳播就是以人的心理為媒介的傳播。可以說,幾乎所有民俗事項的傳播都會涉及心理傳播,比如民俗中的禁忌 ...
泉州民俗文化 服飾民俗
女性服裝
西方一位著名的服飾大師曾經說過,服裝反映人的型別和時代精神;這句話對我們談論泉州人的服飾民俗文化,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服飾反映人的型別,表現在許多方面,如尊卑之別、貧富之別、職業之別等等,其中之一即為男女之別。有一位明代人叫康太和,在舉第貴顯前,因家貧而內穿其婦之褲子。遊學永春時,館東 ...
神秘喪葬文化之“重喪”
陳先生這一年就忙著辦喪事了。春天,年近七旬的父親因病去世;百日未過,陳先生的弟弟又在車禍中喪生,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和傷心欲絕的弟媳,讓人唏噓不已;誰知不幸並未就此終止,兩個月後,一向康健的陳先生母親突發腦梗,搶救無效也去世了。
老人們說,陳先生家這種情形應該是犯重喪了,而且沒有采取解破措施,所以才導致喪 ...
定遠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旅遊
2012年安徽定遠縣藕塘首屆民俗文化節於日前拉開帷幕。為期3天的文化節,迎來了省內外近20萬遊人、香客,展現了厚重的民俗文化和豐富的山水旅遊資源,有力地推動了該縣旅遊文化的發展。文化節期間,該縣組織開展了民俗文化巡街表演,特色產品展示活動,廟事感恩祭拜活動及經貿洽談等一系列活動。
藕塘是中國共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