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養生六大要訣 三伏天六“要”六“不要”
六“要”:
1、防溼健脾胃
要注意對脾胃的保養,脾胃虛的人少喝冷飲、少吃冷盤,注意肚臍不要受涼。三伏天是消化道疾病多發的時節,在飲食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冷飲冷食不宜過多,一切都應以適量為宜。
2、溫水泡腳
睡前用40℃溫水泡腳,可祛溼,還能提高睡眠質量。還可以刻意出些汗,讓溼氣隨著汗水散發出去。
3、保證良好的睡眠
充足高質量的睡眠有助機體自我修復,是保證機體良好運轉的基礎,是天然的祛溼藥。應當順應天時,宜晚睡早起,但晚上最好不要晚於11點入睡,中午需要午睡,但不宜超過一小時,還要切記貪涼,忌在溫度很低的空調屋或潮溼的地上睡覺,也不可迎窗而睡。
4、多喝薑茶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喝薑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5、常運動
防溼、祛溼的最佳運動方式是輕微的活動四肢,使身體的陽氣慢慢的恢復,溼氣逐漸散去,但不可大運動出大汗。
6、吃健脾化溼的食物
多吃健脾化溼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朮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溼之效。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溼功效卻一般。
六“不要”:
1、頸椎最怕吹
天氣熱自然很多家庭都長時間開著空調,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痠痛等後果。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2、喝水最怕快
由於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溫水對身體最好。
3、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蔔、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儘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4、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清晨,植物經過一夜的新陳代謝,吸收氧氣,撥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樹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點前,燒煤和汽車尾氣排放等產生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各種有害物質在空氣中聚集較多,正是汙染的高峰期,呼吸了這些汙濁的空氣對人體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於6點。
5、家裡最怕灰
夏天悶熱、溼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著在空氣裡,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由於肉眼很難發現,人們常常疏於清理,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並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蟎及黴菌孢子的棲身地。這些髒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建議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兩三天打掃一次。
6、腸胃最怕涼
夏天,冰淇淋、冷飲、冰凍水果,吃起來那叫個爽!但夏季也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2020三伏天養生六大要訣 三伏天一定要知道的養生知識
1、保證睡眠充足
在三伏天裡,時常會遇到“冰火兩重天”的情景—外面的氣溫高的讓人無法忍受,走進室內,空調的溫度又開得很低,雖然感覺上特別爽,但是最容易引起感冒等一些不適症狀,從而影響到工作和生活的質量。因此,在三伏天應合理調節空調的溫度,不能開的過低,需保持充足的睡眠,有適當的午睡時間,這對於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2、注重養心
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汗出的過多易損傷心氣,心氣不足則易生悲。中醫也認為“夏氣和心氣是相通”,所以養生要“靜養”。從營養學角度來說,身體排除大量的汗液,會造成一些礦物質的流失,如鉀、鈣、鈉等,這樣就容易引起萎靡不振、四肢無力、心慌氣短、噁心、嘔吐等中暑症狀。所以三伏天養生應避免大汗淋漓,要保持身心愉悅、心情暢達,防止心火過旺而引起疾病。
3、需要養氣
三伏天氣炎熱,是陽氣最旺盛的階段,容易傷氣,會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有的人在酷熱的三伏天裡,常常喝冰水或冰飲料來解渴,雖然當時過癮,但其實過完當時的癮之後對身體傷害是很大的,這樣做容易造成了血管的急劇收縮,阻礙了血液迴圈,不利於體內散熱,會是寒氣會積聚在體內,為日後的脾胃虛寒埋下病根。
建議可以自制一杯蒲公英馬齒莧茶,能夠清熱解暑、健脾祛溼,很好地幫助身體改善各種不適症狀。
4、祛溼排毒
入伏後,氣溫升高,降水量增大,悶熱潮溼的伏天,人體還容易被溼邪侵襲,導致人體溼熱重,出現頭髮油膩,皮膚暗黃粗糙,大腹便便,人沒有精神,萎靡不振......看起來滿身都是毛病。
5、少吃冷飲
如果怕熱,可以喝常溫的白開水。如果你能堅持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即使不專門去“冬病夏治”,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別怕冷、手腳冰涼的親,記住了哦!
6、預防感冒
三伏天是感冒高發期,因為很多人因為天氣熱喜歡待在空調房間裡,現在很多人喜歡長時待間在空調房裡,很容易會出現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狀。建所以小編議大家不要長時間在低溫空調下待著,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應儘量開窗通風,出入冷氣房間前要把汗擦乾。
注意從外面一身汗回來或者在運動後,切忌對著空調使勁吹涼風,溼氣會藉機順著張開的汗毛孔進入人體。現在冬天很少見到真正著涼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
另外,很多人認為,夏天氣溫高可以不吹乾、擦乾頭髮就睡,但實際上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髮溼漉漉的,就坐在空調屋裡,甚至頭髮不吹乾就睡覺,導致“溼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所以,夏天也要把頭髮擦乾再入睡。
末伏注意身體六要
1、養心關
第一,規律生活,養護血管,按時就餐對血管健康非常重要,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吃肥甘厚味,多吃利於清潔血管的食物,如富含葉酸的綠葉菜、豆類的燕麥等。
第二,保證睡眠,最好還能午睡一會。
第三,少吃生冷,保護胃腸的同時也在保護血管。
2、健脾祛溼關
末伏天氣仍熱,且雨水較多,溼熱交蒸,合而為溼熱邪氣。
在這個時節,如果脾傷於溼,會出現飲食不化、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等症,所以我們要格外注意。老中醫講“溼氣通於脾”,所以健脾祛溼也是末伏養生的重要環節之一。
健脾益氣,可以適量多吃祛溼熱、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芡實、山藥、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3、飲食關
這一時節,飲食需節制,切不可貪食、過量。宜食清淡且富有營養的食物,尤其是具有消熱祛溼作用的食物。
薏米紅豆粥是很好的祛溼食物,紅豆能健脾益胃,利尿消腫;薏米可以健脾除溼利水,兩者同煮,除溼效果非常好。薏米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不過要注意的是,在煮紅豆薏米粥時切不可加大米,否則不利於祛溼。
唐朝孫思邈提倡“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具有涼苦發散性質的蔬菜,也是很好的選擇。如芹菜、番茄、苦瓜、絲瓜、綠豆等。
4、情緒關
今年末伏已經入秋, “秋老虎”頗兇。由於暑熱最易傷心,熱擾心神,人常表現出心煩不寧,坐臥不安,思緒雜亂。此時,除仍需加強防暑降溫之外,應有意識避開這種不良情緒的干擾,做到遇事不煩,處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
5、運動關
進入末伏時節,適量戶外運動可振奮陽氣,促脾氣運化,改善胃口。
進行戶外運動時,強度以出微汗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如此,才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6、末伏飲茶
末伏茶飲,以“祛溼”為重。茶飲中的青茶、經年倉儲的普洱生茶、熟茶和老白茶都會有很好的祛溼排汗之效,並且老茶較溫和,基本上對多種體質的茶友較多適合。
體質燥熱,經常口乾舌燥、喉嚨幹痛、眼脹目痛、臉上還會冒痘的人,可以適當飲用綠茶,也能達到祛燥溼、降火的功效。
對於體質虛寒的人來說,多飲用一些這種性溫祛溼祛熱的偏暖性的茶,比如熟普,不僅能夠調和脾胃,還能助消化、去油膩等。
末伏注意身體六不要
1、晚上睡覺不宜不長時間吹空調
末伏裡氣溫高,所有我們都喜歡在空調室裡,特別是睡眠,人們都喜歡把空調調低的吹。要知道室內溫服過低的話,會降低人體抗感染能力,從而引起頭痛、頭暈、腸胃不適等。而且立秋天氣乾燥,空調有是抽溼的,這樣在晚上人體水分得不到補充,對我們的傷害是很大的。
如果晚上開空調的,可以定時2、3個小時,房間內北郵加溼器或者放一盆水。
2、午時不長時間暴曬
末伏十天時間是最熱的十天,特別是午後,是氣溫最高,陽光最強烈的時候。我們在外行走是最好撐把傘,臉和手臂塗些防曬霜。因為炎熱的天氣加上太陽的暴曬,很容易蒸發掉我們體內的水分。
3、晨起不要喝冷水
中醫認為,早晨是人體陽氣升發的時間,如果大家一起床,喝一杯涼水,那一下子就將人體的陽氣澆滅了,長期如此可能會導致腎虛、脫髮、易生病。不過晨起時可以涼水漱口後喝杯溫水。
4、晨起時不要洗頭
很多人在早晨起床時看到髮型亂了就喜歡洗頭,其實這是不好的。因為早晨人剛起床,血液迴圈還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血液執行比較緩慢,而且早晨溫度較低,溼發乾得慢,溼氣籠罩,容易導致頭痛。如果遇上颳風,皮膚毛孔張開,還易受風寒而感冒,頸椎患者更會加重病情。飯後也不宜馬上洗頭。
5、莫貪寒涼物
末伏時白天溫度仍較高,但早晚氣溫則明顯變涼,晝夜溫差逐漸增加。進入末伏時,取涼須有節制,切過量吃冷飲,以免損傷脾胃陽氣,不利於健康。另外,適量的戶外運動可振奮陽氣,促脾氣運化,改善胃口。需要注意的是,進入戶外運動以微汗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如此,才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規律。
6、少吃秋瓜
不論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末伏吃什麼傳統食物
1、烙餅攤雞蛋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進入末伏,難熬的伏天進入尾聲,天氣開始轉涼,簡單方便的烙餅成了受歡迎的食物。在餃子、麵條、烙餅這三種麵食當中,以烙餅的烹調方式最好。因為烙餅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過水,各種可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損失最小。
餅攤雞蛋做法簡單,把麵糊攤成餅,受熱均勻快成型時,將攤好的雞蛋迅速倒在餅上。餅和雞蛋固然不錯,但缺乏膳食纖維,鉀元素和維生素C也不足,要再加涼拌蔬菜來搭配,營養才平衡。所以,吃烙餅時,可以切幾片醬牛肉,加些豆腐絲。還可以加點菜進去,放點應季野菜也不錯。
2、鴨肉
秋初末伏,吃肉不僅讓人覺得有些油膩,還容易上火氣躁。因此,在肉類的選擇上應首選性質偏涼,或性平的肉。俗話說“防苦夏吃吃鴨”。這是因為鴨肉性涼,具有健脾益氣,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
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慾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鴨肉還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
3、黃瓜
老黃瓜可謂消暑熱的一大“法寶”。老黃瓜指的是熟透了的黃瓜。黃瓜的瓜皮本來是青綠色,但成熟時間久後會逐漸變為黃色,故又稱為老黃瓜。其清熱消暑能力強,且寒涼性少,是中伏天應對暑熱天氣的良好食材。
吃黃瓜時一定不要把黃瓜把兒扔掉。因為黃瓜把兒含有較多苦味素,苦味成分為葫蘆素C,是難得的排毒養顏。
三伏天養生小知識
1、不宜大量吃冰
三伏天時氣溫炎熱,此時,身體體溫上升,吃冰的之後會沖淡胃液、刺激腸道、促使腸道蠕動和亢奮,減少食物在小腸停留的時間,影響到人體對食物的吸收和利用、造成脾胃損傷。
2、注意食酸補鹽
夏季容易出汗,鹽分也會損失很多。如果心肌缺鹽,搏動就會失常。最好多吃酸味以 ...
一.是要守法駕駛,不要開超員、超載、超速車;
二.是要謹慎駕駛,不要開疲勞“帶病”車;
三.是要安全駕駛,不要開僥倖麻痺車;
四.是要文明駕駛,不要開“風頭”冒險車;
五.是要有序駕駛,不要開爭道搶站車;
六.是要依法停車,不要亂停亂放機動車。 ...
三伏天注意哪些事項
防曬防中暑
三伏天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溫度特別高,尤其是中午的時候,預防中暑是重中之重。營養學專家提醒:當最高氣溫超過30°了,人就要減少運動量,不要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並保持充足的飲水。
上午十點到下午三四點,紫外線指數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間減少戶外活動。要外出的話 ...
三伏天喝什麼茶對養生最好 三伏天養生消暑5大茶飲
1、綠茶:綠茶是最常見的一類茶,我國有許多名茶都是綠茶。夏天喝綠茶能消暑降溫。綠茶味略苦性寒,還有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強心提神的功能。夏天喝綠茶清鮮爽口,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夏天喝綠茶既有消暑解熱之功,又具增添營養之效。
...
三伏天養生口訣 三伏天養生注意要點順口溜
養生口訣:夏至心靜自然涼;早睡早起午休躺;暑傷津氣炎熱防;切忌飲食過寒涼;神清氣和胸寬暢;戶外防曬講著裝。
其他養生要點:
1、戶外避開太陽走,清晨晚間多運動;夏日炎炎水多喝,不可撐壞脾和胃;睡眠充足心情好,衣物多多翻洗曬。
2、一寶黃鱔,補中益氣 ...
2021三伏天養生資訊發給顧客的 三伏天適合發給顧客的問候簡訊
1、三伏天,要開顏,煩心事,莫掛念,防暑氣,靠自己,多喝水,多排汗,要記得,補點鹽,有活力,身體健,安穩穩,過伏天。
2、人過招,三伏到,工作緊張又寂寥,燙水到,暑氣消,三伏天氣很難熬,在家靠空調,出門靠關心你的朋友,發條簡訊告訴你注 ...
三伏天養生2020 三伏天防暑降溫的正確方法
1、注意飲食調節
儘量少吃脂肪類厚膩葷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否則,不易消化的食物會給身體帶來額外負擔,影響夏天胃腸的消化能力。飲食以清淡素食為主,佐以魚肉蛋奶,保證人體必須的水分、鹽水、熱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物質的補充。
2、不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