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衝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衝,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可是,曹衝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曹衝稱象”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衝,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可是,曹衝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除曹衝稱象的方法外,還有以下方法可以稱象:
1、讓大象上船做標記,然後將石頭換成人,再將每個人的體重相加,便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
2、做一個大象翹翹板,利用槓桿原理,讓大象站在一端,另一端站上人,等人和大象重量相同時,再將人的重量相加,便可算出大象的重量。
3、水池裝滿水,幾乎與大象頭頂齊平。把大象趕進去水池,再趕出來,計算水溢位來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4、兩條相同的船一條站象另一條站人,站人的船不斷增加人數至兩船排水量相同,計算人的總重即為大象重量。
5、用定滑輪。繩子一頭綁著象,另一頭不斷地加重物直到大象升起來就行。前提就是有那麼一個支承能承受住兩頭大象的重量。
還有就是用蹺蹺板原理。
這些都是方法,但談不上是好方法。實現起來沒曹衝的方法簡便。
小說裡是用青龍偃月刀正史裡沒說,但說到其“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可能是用的槊。三國時期還沒有長桿刀,長桿刀一般認為出現在北朝末期,唐朝開始大量使用,其刀法同槊法相同,也要有很大的力氣。槊:有點像長杆的圓錘,佈滿尖刺,頂部有槍頭一樣的槍尖。有的槍尖很細長,有的錘是圓柱體的。發展到後來也被稱為狼牙棒,形制多樣。再後來成為禮儀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