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三國演義的精彩情節

三國演義精彩情節

  1、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朝廷發榜文四處招兵買馬以平亂,劉備見了榜文長嘆一聲,剛好張飛聽見,說“大丈夫不去為國出力,在這裡長嘆什麼。”劉備說力不從心,所以長嘆,張飛說他賣豬肉頗有積蓄,可招兵,劉備非常高興,兩人就去喝酒,剛好關羽也正要去應募,也進來喝酒,三人志同道合,非常投機,於是結拜為兄弟,共圖大事。

  2、三英戰呂布:呂布在虎牢關斬殺多名聯軍大將,張飛抖擻精神來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戰到三十合,戰不

三國演義故事情節

  1、《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2、《三國演義》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精彩片段

  1、時太傅司馬孚入內,見髦屍,首枕其股而哭曰:弒陛下者,臣之罪也!遂將髦屍用棺槨盛貯,停於偏殿之西。昭入殿中,召群臣會議。群臣皆至,獨有尚書僕射陳泰不至。昭令泰之舅尚書荀顗召之。泰大哭曰:論者以泰比舅,今舅實不如泰也。乃披麻帶孝而入,哭拜於靈前。昭亦佯哭而問曰:今日之事,何法處之?泰曰:獨斬賈充,少可以謝天下耳。昭沉吟良久,又問曰:再思其次?泰曰:惟有進於此者,不知其次。昭曰:成濟大逆不道,可剮之,滅其三族。濟大罵昭曰:非我之罪,是賈充傳汝之命!昭令先割其舌。濟至死叫屈不絕。弟成倅亦斬於市,盡滅三族。後人有詩嘆曰:司馬當年命賈充,弒君南闕赭袍紅。卻將成濟誅三族,只道軍民盡耳聾。

  2、三更已後,忽門外又一人擊戶。老人出而問之,乃吳將潘璋亦來投宿。恰入草堂,關興見了,按劍大喝曰:歹賊休走!璋回身便出。忽門外一人,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飄三縷美髯,綠袍金鎧,按劍而入。璋見是關公顯聖,大叫一聲,神魂驚散;欲待轉身,早被關興手起劍落,斬於地上,取心瀝血,就關公神像前祭祀。興得了父親的青龍偃月刀,卻將潘璋首級,擐於馬項之下,辭了老人,就騎了潘璋的馬,望本營而來。老人自將潘璋之屍拖出燒化。

  3、魏將先鋒常雕,領精兵來取濡須城,遙望城上並無軍馬。雕催軍急進,離城不遠,一聲炮響,旌旗齊豎。朱桓橫刀飛馬而出,直取常雕。戰不三合,被桓一刀斬常雕於馬下。吳兵乘勢衝殺一陣,魏兵大敗,死者無數。朱桓大勝,得了無數旌旗軍器戰馬。曹仁領兵隨後到來,卻被吳兵從羨溪殺出。曹仁大敗而退,回見魏主,細奏大敗之事。丕大驚。正議之間,忽探馬報:曹真、夏侯尚圍了南郡,被陸遜伏兵於內,諸葛瑾伏兵於外,內外夾攻,因此大敗。言未畢,忽探馬又報:曹休亦被呂範殺敗。丕聽知三路兵敗,乃喟然嘆曰:朕不聽賈詡、劉曄之言,果有此敗!時值夏天,大疫流行,馬步軍十死六七,遂引軍回洛陽。吳、魏自此不和。

  4、維自引兵到侯河搦鄧艾交戰。艾引軍出迎。兩軍對圓,二人交鋒數十餘合,不分勝負,各收兵回寨。次日,姜維又引兵挑戰,鄧艾按兵不出。姜維令軍辱罵。鄧艾尋思曰:蜀人被吾大殺一陣,全然不退,連日反來搦戰:必分兵去襲祁山寨也。守寨將師纂,兵少智寡,必然敗矣。吾當親往救之。乃喚子鄧忠分付曰:汝用心守把此處,任他搦戰,卻勿輕出。吾今夜引兵去祁山救應。

  5、維引眾騎殺出重圍,奔入大寨堅守,以待救兵。忽然流星馬到,報說:鍾會打破陽安關,守將蔣舒歸降,傅僉戰死,漢中已屬魏矣。樂城守將王含,漢城守將蔣斌,知漢中已失,亦開門而降。胡濟抵敵不住,逃回成都求援去了。維大驚,即傳令拔寨。

  6、王連再三苦勸,孔明不從。是日,孔明辭了後主,令蔣琬為參軍,費禕為長史,董厥、樊建二人為掾史;趙雲、魏延為大將,總督軍馬;王平、張翼為副將;並川將數十員:共起川兵五十萬,前望益州進發。忽有關公第三子關索,入軍來見孔明曰:自荊州失陷,逃難在鮑家莊養病。每要赴川見先帝報仇,瘡痕未合,不能起行。近已安痊,打探得系吳仇人已皆誅戮,徑來西川見帝,恰在途中遇見徵南之兵,特來投見。孔明聞之,嗟訝不已;一面遣人申報朝廷,就令關索為前部先鋒,一同徵南。大隊人馬,各依隊伍而行。飢餐渴飲,夜住曉行;所經之處,秋毫無犯。

  7、有人報與鄧艾。艾大怒曰:吾與汝官品一般,吾久鎮邊疆,於國多勞,汝安敢妄自尊大耶!子鄧忠勸曰:小不忍則亂大謀,父親若與他不睦,必誤國家大事。望且容忍之。艾從其言。然畢竟心中懷怒,乃引十數騎來見鍾會。會聞艾至,便問左右:艾引多少軍來?左右答曰:只有十數騎。會乃令帳上帳下列武士數百人。

  8、耀逃命而走,正遇山坡口一彪軍,乃是姜維。耀大罵曰:反賊無信!吾不幸誤中汝奸計也!維笑曰:吾欲擒曹真,誤賺汝矣!速下馬受降!耀驟馬奪路,望山谷中而走。忽見谷口火光沖天,背後追兵又至。耀自刎身死,餘眾盡降。孔明連夜驅兵,直出祁山前下寨,收住軍馬,重賞姜維。維曰:某恨不得殺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計小用矣。

  9、遜領命下壇,令徐盛、丁奉為護衛,即日出師;一面調諸路軍馬,水陸並進。文書到猇亭,韓當、周泰大驚曰:主上如何以一書生總兵耶?比及遜至,眾皆不服。遜升帳議事,眾人勉強參賀。遜曰:主上命吾為大將,督軍破蜀。軍有常法,公等各宜遵守。違者王法無親,勿致後悔。眾皆默然。周泰曰:目今安東將軍孫桓,乃主上之侄,現困於彝陵城中,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請都督早施良策,救出孫桓,以安主上之心。遜曰:吾素知孫安東深得軍心,必能堅守,不必救之。待吾破蜀後,彼自出矣。眾皆暗笑而退。韓當謂周泰曰:命此孺子為將,東吳休矣!公見彼所行乎?泰曰:吾聊以言試之,早無一計,安能破蜀也!

  10、祥回告孔明曰:郝昭未等某開言,便先阻卻。孔明曰:汝可再去見他,以利害說之。祥又到城下,請郝昭相見。昭出到敵樓上。祥勒馬高叫曰:伯道賢弟,聽吾忠言:汝據守一孤城,怎拒數十萬之眾?今不早降,後悔無及!且不順大漢而事奸魏,抑何不知天命、不辨清濁乎?願伯道思之。郝昭大怒,拈弓搭箭,指靳祥而喝曰:吾前言已定,汝不必再言!可速退!吾不射汝!

  11、先主正慌急之間,此時天色已微明,只見前面喊聲震天,朱然軍紛紛落澗,滾滾投巖:一彪軍殺人,前來救駕。先主大喜,視之,乃常山趙子龍也。時趙雲在川中江州,聞吳、蜀交兵,遂引軍出;忽見東南一帶火光沖天,雲心驚,遠遠探視,不想先主被困,雲奮勇衝殺而來。陸遜聞是趙雲,急令軍退。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先主曰:朕雖得脫,諸將士將奈何?雲曰:敵軍在後,不可久遲。陛下且入白帝城歇息,臣再引兵去救應諸將。此時先主僅存百餘人入白帝城。後人有詩讚陸遜曰:持矛舉火破連營,玄德窮奔白帝城。一旦威名驚蜀魏,吳王寧不敬書生。

  12、吳將朱桓,年方二十七歲,極有膽略,孫權甚愛之;時督軍於濡須,聞曹仁引大軍去取羨溪,桓遂盡撥軍守把羨溪去了,止留五千騎守城。忽報曹仁令大將常雕同諸葛虔、王雙、引五萬精兵飛奔濡須城來。眾軍皆有懼色。桓按劍而言曰:勝負在將,不在兵之多寡。兵法雲:客兵倍而主兵半者,主兵尚能勝於客兵。今曹仁千里跋涉,人馬疲睏。吾與汝等共據高城,南臨大江,北背山險,以逸待勞,以主制客:此乃百戰百勝之勢。雖曹丕自來,尚不足憂,況仁等耶!於是傳令,教眾軍偃旗息鼓,只作無人守把之狀。

  13、魏左將軍郭淮聞報,飛奏洛陽。司馬師問諸將曰:誰敢去敵蜀兵?輔國將軍徐質曰:某願往。師素知徐質英勇過人,心中大喜,即令徐質為先鋒,令司馬昭為大都督,領兵望隴西進發。軍至董亭,正遇姜維,兩軍列成陣勢。徐質使開出大斧,出馬挑戰。蜀陣中廖化出迎。戰不數合,化拖刀敗回。張翼縱馬挺槍而迎,戰不數合,又敗入陣。徐質驅掩殺,蜀兵大敗,退三十餘里。司馬昭亦收兵回,各自下寨。

  14、睿年至十五歲,弓馬熟嫻。當年春二月,丕帶睿出獵。行於山塢之間,趕出子母二鹿,丕一箭射倒母鹿,回觀小鹿馳於曹睿馬前。丕大呼曰:吾兒何不射之?睿在馬上泣告曰:陛下已殺其母,臣安忍復殺其子也。丕聞之,擲弓於地曰:吾兒真仁德之主也!於是遂封睿為平原王。

  15、卻說毋丘儉在項城,聞知司馬師自來,乃聚眾商議。先鋒葛雍曰:南頓之地,依山傍水,極好屯兵;若魏兵先佔,難以驅遣,可速取之。儉然其言,起兵投南頓來。正行之間,前面流星馬報說,南頓已有人馬下寨。儉不信,自到軍前視之,果然旌旗遍野,營寨齊整。儉回到軍中,無計可施。忽哨馬飛報:東吳孫峻提兵渡江襲壽春來了。儉大驚曰:壽春若失,吾歸何處!是夜退兵於項城。

  16、卻說鄧艾出轅門上馬,回顧從者曰:鍾會待吾若何?從者曰:觀其辭色,甚不以將軍之言為然,但以口強應而已。艾笑曰:彼料我不能取成都,我偏欲取之!回到本寨,師纂、鄧忠一班將士接問曰:今日與鍾鎮西有何高論?艾曰:吾以實心告彼,彼以庸才視我。彼今得漢中,以為莫大之功;若非吾屯沓中絆住姜維,彼安能成功耶!吾今若取了成都,勝取漢中矣!當夜下令,盡拔寨望陰平小路進兵,離劍閣七百里下寨,有人報鍾會說:鄧艾要去取成都了。會笑艾不智。17、卻說陳式引兵行不數里,忽聽的一聲炮響,四面伏兵皆出。式急退時,魏兵塞滿谷口,圍得鐵桶相似。式左衝右突,不能得脫。忽聞喊聲大震,一彪軍殺入,乃是魏延。救了陳式,回到谷中,五千兵只剩得四五百帶傷人馬。背後魏兵趕來,卻得杜瓊、張嶷引兵接應,魏兵方退。陳、魏二人方信孔明先見如神,懊悔不及。

  17、孟獲引數十萬蠻兵,恨怒而來。將近西洱河,孟獲引前部一萬刀牌獠丁,直扣前寨搦戰。孔明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執羽扇,乘駟馬車,左右眾將簇擁而出。孔明見孟獲身穿犀皮甲,頭頂硃紅盔,左手挽牌,右手執刀,騎赤毛牛,口中辱罵;手下萬餘洞丁,各舞刀牌,往來衝突。孔明急令退回本寨,四面緊閉,不許出戰。蠻兵皆裸衣赤身,直到寨門前叫罵。諸將大怒,皆來稟孔明曰:某等情願出寨決一死戰!孔明不許。諸將再三欲戰,孔明止曰:蠻方之人,不遵王化,今此一來,狂惡正盛,不可迎也;且宜堅守數日,待其猖獗少懈,吾自有妙計破之。

  18、孔明自駕小車,引數百騎前來探路。前有一河,名曰西洱河,水勢雖慢,並無一隻船筏。孔明令伐木為筏而渡,其木到水皆沉。孔明遂問呂凱,凱曰:聞西洱河上流有一山,其山多竹,大者數圍。可令人伐之,於河上搭起竹橋,以渡軍馬。孔明即調三萬人入山,伐竹數十萬根,順水放下,於河面狹處,搭起竹橋,闊十餘丈。乃調大軍於河北岸一字兒下寨,便以河為壕塹,以浮橋為門,壘土為城;過橋南岸,一字下三個大營,以待蠻兵。

  19、孔明正在寨中議事,忽哨馬飛報,說三洞元帥分兵三路到來。孔明聽畢,即喚趙雲、魏延至,卻都不分付;更喚王平、馬忠至,囑之曰:今蠻兵三路而來,吾欲令子龍、文長去;此二人不識地理,未敢用之。王平可往左路迎敵,馬忠可往右路迎敵。吾卻使子龍、文長隨後接應。今日整頓軍馬,來日平明進發。二人聽令而去。又喚張嶷、張翼分付曰:汝二人同領一軍,往中路迎敵。今日整點軍馬,來日與王平、馬忠約會而進。吾欲令子龍、文長去取,奈二人不識地理,故未敢用之。張嶷、張翼聽令去了。

  20、早有細作飛報入川。孔明大驚曰: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餘皆不足慮:司馬懿深有謀略,今督雍、涼兵馬,倘訓練成時,必為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參軍馬謖曰:今丞相平南方回,軍馬疲敝,只宜存恤,豈可復遠征?某有一計,使司馬懿自死於曹睿之手,未知丞相鈞意允否?孔明問是何計,馬謖曰:司馬懿雖是魏國大臣,曹睿素懷疑忌。何不密遣人往洛陽、鄴郡等處,佈散流言,道此人慾反;更作司馬懿告示天下榜文,遍貼諸處。使曹睿心疑,必然殺此人也。孔明從之,即遣人密行此計去了。

  21、正走之間,見山凹裡一簇人馬,擁出一輛小車;車中端坐一人,綸巾羽扇,身衣道袍,乃孔明也。孔明大喝曰:反賊孟獲!今番如何?獲急回馬走。旁邊閃過一將,攔住去路,乃是馬岱。孟獲措手不及,被馬岱生擒活捉了。此時王平、張翼已引一軍趕到蠻寨中,將祝融夫人並一應老小皆活捉而來。


三國演義精彩情節

  1、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朝廷發榜文四處招兵買馬以平亂。劉備見了榜文長嘆一聲,剛好張飛聽見,說“大丈夫不去為國出力,在這裡長嘆什麼。”劉備說力不從心,所以長嘆。張飛說他賣豬肉頗有積蓄,可招兵。劉備非常高興。兩人就去喝酒,剛好關羽也正要去應募,也進來喝酒。三人志同道合,非常投機,於是結拜為兄 ...

<三國演義>電視劇與書不同的情節在哪?

  1、首先 電視劇的編排形式和書本不一樣,三國演義是章回體小說。如果一集寫一篇的話,時間的搭配和情節的表現會出現問題。比如說書中每章的結尾都是以一個懸念結束的。這放在電視劇的結尾中會顯得唐突。並且書本中相連兩章的情節不一定相連,這放在電視劇中也是不可取的。   2、其次篇幅問題。書本可以寫幾十萬字,而一部電 ...

三國演義中的精彩語錄

  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幾與草木同腐乎。   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我乃燕人張翼 ...

三國演義關於黃忠的主要情節名稱

  黃忠,字漢升,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名將。   《三國演義》裡,黃忠出場第五十三回,劉備於赤壁之戰大獲全勝,趁機奪取江南四郡,時黃忠鎮守長衫郡,關羽率五百校刀手來攻,於黃忠於長沙大戰,關羽用拖刀計將黃忠擊敗,但不忍將黃忠殺害,第二天黃忠計誘關羽,為報關羽不殺之恩,用弓箭只射關羽盔纓,但太守韓玄卻因 ...

三國演義中關於曹操的主要情節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中關於曹操的主要情節有:   1、曹操獻刀:借獻“七星刀”之際行刺董卓,失敗後召集十八鎮諸侯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贏得天下英雄的尊敬。   2、因誤會而殺害呂伯奢一家,並說出"寧 ...

三國演義中關於劉備的故事情節

  1、桃園三結義;   2、討伐黃巾,救董卓被辱,官封平原縣,張飛離去;   3、投公孫瓚,討伐董卓,三英戰呂布;   4、董卓滅,曹操舉兵伐討陶謙為父報仇,劉備發兵救陶謙得陶謙臨終舉郡相托;   5、呂布伐徐州,小沛安身,聯曹操滅呂布,小沛被奪,寄身曹營;   6、覲見漢帝,得皇叔之名,於是有曹操煮酒論英 ...

三國演義的主要故事情節簡介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大概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述敘了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天下大亂,當時漢獻帝政權衰微,黃巾起義,各路英雄乘剿黃之機發展勢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最強。連年混戰,弱肉強食。官渡之戰,曹操滅袁紹,統一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