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建於西晉末年,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其中包含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明清建築博物館”。想知道福州三坊七巷的具體細節嗎?一起隨小編來福州文化中看看。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概稱。“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佔地40公頃,人口約1.4萬人,現有古民居268幢。
福州自漢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充套件,整個佈局,以屏山為屏障,于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由於吉庇巷、楊橋巷和光祿坊改建為馬路,現在儲存的實際只有二坊五巷。
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佈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臺、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許多民居的門窗漏花采用鏤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豐富的圖案雕飾,精巧的石刻桂礎、臺階、門框、花座、柱杆隨處可見,集中體現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藝和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三坊七巷民宅沿襲唐末分段築牆傳統,都有高、厚磚或土築的圍牆。牆體隨著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線形,翹角伸出宅外,狀似馬鞍,俗稱馬鞍牆。牆只作外圍,起承重作用全在於柱。一般是兩側對稱,牆頭和翅角皆泥塑彩繪,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獨特的牆頭風貌。
宅院有一進或多進,每進都有大廳、後廳、正房、後房、左右披榭、前後天井。天井是福州傳統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廳、榭的敞廊圍繞構成矩形空間,為宅內交通樞紐,並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氣流暢,排水便利。室內的門、窗也與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自古以來,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氣息的地方。“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裡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
“三坊七巷”文化 “三坊七巷”文化源於福州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坐落於福州市中心城區,是從南后街兩旁從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總稱。“三坊”即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即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基本格局形成於唐代後葉,到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中葉發展到了鼎盛,總佔地約45公頃,現存古建築200多座,坊坊相連、巷巷相通,粉牆黛瓦、佈局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被譽為“明清古建築博物館”、“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許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與之密切相關,其間蘊涵的厚重的歷史人文氣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閩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潛沖和的底蘊。
三坊七巷地圖
三坊七巷位於福建省福州市,至今還儲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約有40公頃。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自北而南依次為:“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此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
而福州自漢朝開始,先後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擴充套件,整個佈局,以屏山為屏障,于山、烏山相對峙,以南街(八一七路)為中軸,兩側成坊成巷,講究對稱,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條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形成於唐王審知羅城,羅城南面以安泰河為界,政治中心與貴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區及商業區居城南,同時強調中軸對稱,城南中軸兩邊,分段圍牆,這些居民成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這個街區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牆瓦屋,曲線山牆、佈局嚴謹,匠藝奇巧;不少還綴以亭、臺、樓、閣、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觀於一體正房、後房窗以雙層通長排窗為多,底層為固定式,上層為撐開式或雙開式。正房的主門朝大廳敞廊,多為4開式,門上雕有豐富的圖案花飾,以增添大廳的氣派。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人傑地靈,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裡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福州市三坊七巷,作為中國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築街區,在首屆“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區評選”中,以高票獲選“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區”。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
向西的三片稱為坊,向東的七條稱為巷,自北向南依次為:三坊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分別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
此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坊七 ...
1、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留存下來的歷史街區之一。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脈昌盛之地。
2、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區域內現存古民居約有270座,有159處被列入保護建築。以沈葆楨故居、林覺民故居、嚴復故居等 ...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小吃如下:
1、鼎邊糊。以鼎當鍋,再加入花蛤、蟶、蔥等配料,味道鮮美無比。
2、花生湯。花生酥爛,湯甜而不膩,細膩的花生味甜可口。店裡還有糯米飯,微甜,散發著油香。
3、同利肉燕。燕皮是手工打出來的,韌勁十足。
4、木金肉丸。木金肉丸的口味甜中帶鹹、鹹甜適口、氣味芬香、味道 ...
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月光光,照池塘;騎竹馬,過洪塘;洪塘水深難得渡,等妹撐船來接郎。問郎長,問郎短,問郎幾時返?傍晚的三坊七巷仍下這小雨。細碎的雨點落在青石板路上,“淅瀝瀝”的雨聲在千百年的時空中迴響。我撐著油紙傘,站在青石小道上,環看四周。古樸的流線型馬鞍牆,牆頭與伸出宅外的翹角都是泥塑彩繪 ...
福州南后街北起楊橋路口,南至吉庇路達澳門橋,全長1000米左右,因位於福州城市中軸線的南街(今八一七路)的背後而得名。南后街牌坊是福州城內"三坊七巷"的中軸,它的東側有七巷(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西側有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是從福州三坊七巷興起至民國 ...
地理位置:
三坊七巷位於福州中心城區。靠近八一七路、白馬路、通湖路等城市主幹道。
公交線路:
1、南后街、楊橋巷,乘坐5、18、22、27、55、61、66、80、128路到雙拋橋站下車可到。
2、光祿坊,乘坐16、18、27、61路到省電影公司站下車可到。
3、吉庇巷、宮巷,乘坐1、 ...
林則徐、沈葆楨、曾宗彥、嚴復、林旭、林長民、林覺民、冰心、陳矩孫、王冷齋。
林則徐:主要事蹟: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林則徐受命欽差大臣,入廣州查處禁菸。林則徐先弄清廣州受鴉片毒害情況,查詢各家煙館,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於道光十九年正月抵廣州,於二月初四,林則徐會同鄧延楨等傳訊十三行洋商,責令轉交諭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