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大地是指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
地理位置為北緯31°39'~36°12'東經89°45'~102°23',行政區域涉及包括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個藏族自治州的16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鄉,總面積為30.25萬平方公里,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佔16縣1鄉總面積的97%。現有人口55.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還有漢、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三江大地是指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
地理位置為北緯31°39'~36°12'東經89°45'~102°23',行政區域涉及包括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個藏族自治州的16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鄉,總面積為30.25萬平方公里,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佔16縣1鄉總面積的97%。現有人口55.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還有漢、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湖北省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南部,長江中游。北接河南省,東連安徽省,東南與江西省相接,南鄰湖南省,西靠重慶市,西北與陝西省交界。因地處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簡稱鄂。古稱:荊、楚、荊楚,是楚國的發源地,楚文化的核心影響區域。
荊楚由來:
1、荊楚部族的興起於楚,也稱荊楚。楚人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最初根據地是河南新鄭的祝融之墟,即有熊之墟。
2、遠自商代時,北方中原人就以荊楚來稱呼江漢地區的南方地區和南方部族,比如《詩經商頌》中說的“維女荊楚居國南方”。但是, 構成楚民族主體的是原居北方的祝融部落的一支,這支部族遷移到江漢流域,不斷地與周圍的土著民族相互融合,發展成為一支強盛的荊楚大族。
海南三江入海口指的是:萬泉河、九曲江、龍滾河。最早提出“三江”名稱的應是在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的《尚書》著作。《尚書》中有一篇《禹貢》。記述了我國九州(即全國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的方域、地質、物產、貢賦、交通、政治、民族分佈等,是我國最早的一篇人文地理的重要典籍。該書對揚州(九州之一,泛指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廣大地區,)地理的介紹為“三江即入,震澤(即太湖)底定。”這裡所指的“三江”,是指太湖附近的松江、錢塘江、浦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