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總面積36.3萬平方千米,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50.4%。該區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具有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典型特點,是我國江河中下游地區和東南亞區域生態環境安全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該區域動植物區系和溼地生態系統獨特,自然生態系統基本保持原始的狀態,是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和生物種質資源庫。
三江源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總面積36.3萬平方千米,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50.4%。該區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具有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典型特點,是我國江河中下游地區和東南亞區域生態環境安全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生態屏障。該區域動植物區系和溼地生態系統獨特,自然生態系統基本保持原始的狀態,是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和生物種質資源庫。
1、長江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97km,比黃河(5464km)長900餘公里,在世界大河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
2、黃河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3、瀾滄江
瀾滄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藏語拉楚,意思為“獐子河”。它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
三江源指的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為孕育中華民族、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歷史的世界著名江河源頭匯水區。行政區域涉及包括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個藏族自治州的16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鄉,總面積為30.25萬平方公里,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佔16縣1鄉總面積的97%。現有人口55.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還有漢、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地質特徵:三江源三江源區境內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脈橫貫其間,這些山普遍在海拔5000~6000米左右,高大山脈的雪線以上分佈有終年不化的積雪,雪山冰川廣佈,是中國冰川集中分佈地之一,河流密佈,湖泊、沼澤眾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溼地型別最豐富的地區。面積按流域分為:黃河源區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佔三江源地區總面積的46%;長江源區面積15.9萬平方公里,佔44%,瀾滄江源區面積3.7萬平方公里,佔10%。
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在東南亞被稱作湄公河)總水量的15%都來自於三江源地區,使這裡成為我國乃至亞洲的重要水源地,素有江河源、中華水塔、亞洲水塔之稱。世界著名的三條江河集中發源於一個較小區域內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青海省也由此聞名於世。
三江源地區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體,以山地地貌為主,山脈綿延、地勢高聳、地形複雜,海拔為3335~6564米。區內氣候屬青藏高原氣候系統,為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表現為冷熱兩季交替、乾溼兩季分明、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日照時間長、輻射強烈、無四季區分的氣候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