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的颱風是由日本氣象廳負責命名。東北太平洋和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灣的颶風由國家颶風中心負責命名。中太平洋的颶風命名由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負責命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對全球的熱帶擾動進行分級。澳大利亞政府氣象局下轄四個為熱帶氣旋發報的機構,分別位於珀斯、達爾文、布里斯本和墨爾本。負責東南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命名。每個機構負責的區域內的熱帶氣旋命名錶不一樣。北印度洋由印度氣象部門負責命名。西南印度洋由法國氣象局負責命名。
西太的颱風是由日本氣象廳負責命名。東北太平洋和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灣的颶風由國家颶風中心負責命名。中太平洋的颶風命名由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負責命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對全球的熱帶擾動進行分級。澳大利亞政府氣象局下轄四個為熱帶氣旋發報的機構,分別位於珀斯、達爾文、布里斯本和墨爾本。負責東南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命名。每個機構負責的區域內的熱帶氣旋命名錶不一樣。北印度洋由印度氣象部門負責命名。西南印度洋由法國氣象局負責命名。
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完整的,包括貨物、服務、與貿易有關的投資及智慧財產權等內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邊貿易體系,使之可以包括關貿總協定貿易自由化的成果和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所有成果。
基本原則:互惠原則、透明度原則、市場準入原則、促進公平競爭原則、經濟發展原則、非歧視性原則。
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框架,由《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馬拉喀什協議》及其四個附件組成。附件一包括《貨物貿易多邊協定》《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分別稱為附件1A、附件1B及附件1
“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時間在每年的3月23日。
世界氣象日的由來
國際氣象組織原為非官方性國際氣象合作機構,在其各成員國代表簽訂的世界氣象組織公約生效一週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組為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為政府間的國際氣象合作機構,並與聯合國建立關係。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決定把每年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紀念日,要求各成員國每年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並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氣象日都有一箇中心活動內容,各成員國在這一天可根據當年的中心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和紀念活動,如組織群眾到氣象臺站參觀訪問,舉行有政府領導人參加的群眾慶祝儀式,舉辦氣象儀表裝備、照片、圖表和資料的展覽,舉行記者招待會,由報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報道特寫文章和講話,放映氣象科學電影,發行紀念郵票等。
中國也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創始國之一
歷年主題
1961年氣象
1962年氣象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貢獻
1963年 交通和氣象(特別是氣象應用於航空)
1964年氣象—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
1965年 國際氣象合作
1966年世界天氣監測網
1967年 天氣和水
1968年 氣象與農業
1969年氣象服務的經濟效益
1970年氣象教育和訓練
1971年 氣象與人類環境
1972年氣象與人類環境
1973年 國際氣象合作100年
1974年氣象與旅遊
1975年氣象與電訊
1976年 天氣與糧食
1977年 天氣與水
1978年未來氣象與研究
1979年氣象與能源
1980年 人與氣候變遷
1981年世界天氣監測網
1982年 空間氣象觀測
1983年氣象觀測員
1984年氣象增加糧食生產
1985年氣象與公眾安全
1986年 氣候變遷,乾旱和沙漠化
1987年氣象與國際合作的典範
1988年氣象與宣傳媒介
1989年氣象為航空服務
1990年氣象和水文部門為減少自然災害服務
1991年 地球大氣
1992年 天氣和氣候為穩定發展服務
1993年氣象與技術轉讓
1994年 觀測天氣與氣候
1995年 公眾與天氣服務
1996年 氣象與體育服務
1997年 天氣與城市水問題
1998年 天氣、海洋與人類活動
1999年 天氣、氣候與健康
2000年氣象服務五十年
2001年 天氣、氣候和水的志願者
2002年 降低對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 關注我們未來的氣候
2004年 資訊時代的天氣、氣候和水
2005年 天氣、氣候、水和可持續發展
2006年 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
2007年 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
2008年 觀測我們的星球,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OBSERVING OUR PLANET FOR A
2010年世界氣象日宣傳主題BETTER FUTURE)
2009年 天氣、氣候和我們呼吸的空氣(Weather,climate and the air we breathe)
2010年世界氣象組織——致力於人類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2011年 人與氣候2011年 人與氣候
2012年 天氣、氣候和水為未來增添動力
2013年 監視天氣,保護生命和財產
2014年 天氣和氣候:青年人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