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元節是怎麼來的

中元節來了,中元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有的地方過七月十四,有的地方過七月十五。中元節是追懷先人的傳統節日,除了放河燈、焚紙等習俗,還會準備一些貢品祭祖,以表達敬祖盡孝之情。

  中元節的習俗

  祭祖

  中元節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民間俗稱為鬼節、七月半,中元節在佛教中也叫盂蘭盆節。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期,初秋夏末之時,農作物開始漸漸成熟,民間早就有祀祖的習俗,大家用新下來的新糧食作供品,向祖先報喜秋天的好收成。所以在中元節,人們七月十五日要去上墳掃墓,擺上水果等祭品,開始祭拜祖先。

  放水燈

  也叫"荷花燈"。主要為使神光照破幽冥,使亡靈乘光得悟,脫出冥界。因此水燈施放有開光引道、普渡孤魂之說。

  水燈是放進水裡的紙燈,把水燈放在河流中,隨波逐流而去。放水燈前,岸邊還會請僧道誦經致祭,並準備牲醴及祭品。但有些地方風俗、則以放水燈作為許願祈福的用途。

  水燈款式各有不同、有些是比較簡單樸實、有些則華麗美觀。但它們的作用大致都是相同。

  燒街衣

  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儲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於入黑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吃鴨子

  在中元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都會吃的一種食物——鴨子,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的目的一是為了壓住鬼魂,二是因為鴨子會游泳,人們希望藉助鴨子將親人的亡魂渡河回家。雖帶有一絲迷信色彩,但也是人們期盼生活無憂,家人平安的一種美好願望。

  做茄餅

  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乾糧。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吃扁食

  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現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餃子,其實扁食和餃子大不相同。扁食和餃子的區別,首先在皮,其次在餡。

  蒸麵羊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燒袱紙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吃“餃餅”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相傳,餃餅筒是濟公所留下來的:濟公在國清寺為僧時,見每一餐都剩下許多菜,覺得很浪費,就把這些菜裹在糊拉汰皮裡供下一餐再食用,這種做法受到了眾僧的喜愛,便流傳至民間。

2021年中元節是哪一天?中元節是怎麼來的?

  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那2021年中元節是哪一天,中元節的由來?

  2021年中元節時間

  2021年中元節時間為:公元2021年08月22日 農曆2021年七月十五 星期日 衝猴(戊申) 煞北,這一天一定要注意。

  中元節的起源

  七是復生之數,也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所以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中元節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早期主要是為了表達豐收的喜悅。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因為那個時候社會生產力水平極度低下。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於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中元節的由來

  相傳地藏菩薩,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閻王爺],他的母親去世之後來到了陰朝地府,被關在牢房裡少不了受十八層地獄的那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十分之孝順的兒子,看到母親受罪心中實在不忍,在七月十五這天竟然恂私情,讓看守牢房小鬼偷偷的把牢門開啟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也都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說。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託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為中元節。

  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蓮遵佛旨意,於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其母,其母親終得食物。"這便是臺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

中元節是怎麼來的

  中元節是被人們稱為是鬼節的節日,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本次給大家介紹中元節是怎麼來的,快來看看吧。方法/步驟1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

  2印度佛教儀式中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

  3合乎中國慎終追遠的俗信,於是慢慢普及,中國從梁代開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

  4後來除了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


由來和習俗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也稱盂蘭節、盂蘭盆會、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先人),與正月十五日的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同為古老傳統節日。   中元節是道教節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 ...

十二星座在鬼()的禁忌

  鬼節眨眼又到了,不知道大夥兒有什麼特別行動?不過玩歸玩,有些小禁忌還是要注意的,否則的話,嘿嘿,小心鬼鬼好朋友找上門來哦!   白羊座   在外面玩累了回到家,你大概會三下兩下蹭掉鞋子就投進大床柔軟的環抱吧?其實鬼鬼好朋友是會看鞋頭的方向,來判斷生人在那裡的,所以你若對此不稍加留意的話,那麼好朋友這天晚上 ...

農曆傳統節日-

  ☆中元節   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稱瓜節。佛教傳說,目連(目連為佛教人物,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化為烈火,目連求救於佛,佛為他念《盂蘭盆經》,囑咐他七月十五作盂蘭盆以祭其母。近代獻瓜果、陳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嘗新的含義,也是盆祭 ...

各地的習俗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 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中元節 。在南方,亦稱 鬼節 。然中元節習俗[5]而,相沿至今的中元節卻在七月十四。據說在宋朝末年,人們正準備過節的時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節日就這樣提前了。   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 ...

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將舉辦“祭祖大典”

     8月14日,記者從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瞭解到,該園將於8月31日舉辦第三屆中元節祭祖活動。中元節和清明節、寒衣節並列成為國人哀悼先祖的三大傳統節日。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當天,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後裔前來大槐樹悼念祭奠先祖。今年中元節祭祖大典活動將在大槐樹景區祭祀廣場舉行,整個活動共分10項,並 ...

閩南習俗——放火燈

  橋南水月亭佛祖廟、瀛洲亭寺傳來好訊息,萬盞水燈製作已接近尾聲,不僅如此,為水燈引路的燈王和燈船(統稱水燈頭),也基本做好。記者提前打探,今年的水燈頭比往年更大、更漂亮。   按照放水燈的習俗,都要製作水燈頭進行“引路”,先於水燈下水。橋南水月亭的水燈頭是水燈王,它的尺寸比普通水燈大很多,工藝更復雜,點綴更 ...

持續推廣"廣場公祭"

  牡丹江4月1日訊昨日舉行的首次廣場公祭活動得到了眾多市民的認可。活動結束之後,市“三優”辦、民政局和晨報商定,中元節還將繼續組織廣場公祭活動,並將廣場公祭向社群公祭推廣,進而形成具有我市特點的祭祀文化。   民政部門有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市民政部門將充分發揮“公益性公祭”在文明祭祀中的重要作用,鼓勵有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