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陶淵明具有文人的節氣,一輩子歸園田居,自得其樂,息交以絕遊。
隱居是當時東晉的一種風氣,像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謝安,出仕之前也是一名隱士,當時有很多人將隱居作為一種以退為進的手段,博取名譽,最終達到自己出仕做官的目的。而反觀陶淵明,隱居之後有很多次機會重新出山,但其一直堅守自己的理想,不為名利所動。這種恬靜高遠的氣節獲得了古時文人士大夫的青睞。
陶淵明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田園派詩人。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一、陶淵明在當時只以隱士著稱,他平淡自然的風格與當時崇尚華麗的文風不合。蕭統是第一問發現陶淵明文學價值的人。到了宋朝,特別是透過蘇軾、朱熹的弘揚,以及湯漢對其作品的詮釋,陶淵明才真正確立了他在文學史上崇高的地位;
二、他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歸宿,不為五斗米折腰成了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個堡壘。而平淡自然成了他們心中崇高的藝術境地;
三、菊和酒已經成了陶淵明的象徵。他追求酒鑄成的物我兩忘境界;而菊成了他的化身,象徵著高情遠致的意向。除二者之外,還有“孤雲”;
四、他的詩歌是一個孤獨者的自白。其詩歌將日常生活詩化,情景事理渾融,平淡中警策,樸素中見綺麗。
1、丈夫志四海,我願不知老。
2、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
3、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
4、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5、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6、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7、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
1、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
2、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3、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 ...
1、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就去做了縣令,但縣令的俸祿只夠買五斗米,一天,上級派郵督來督察,為人驕橫的郵督一到彭澤縣就差人把陶淵明叫來見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則將影響他的前程,陶淵明忍無可忍,說:“我不能因為五斗米而向這個鄉里小人折腰;”便交出官印,回鄉下種田去了,從這裡體現出他的有骨氣,不趨炎附勢的性格; ...
1、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2、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3、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4、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5、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6、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7、 ...
1、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是帶有自傳色彩的散文,開頭就說明了“五柳先生”的來歷:“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2、說明此號的來歷是因為他的住宅旁邊植有五棵柳樹,因此就用“五柳”作為他的別號了。而且陶淵明性愛田園,沖淡自然,以樹為號,也能體現他這種淡泊天然。
3、陶淵 ...
1、因為嚮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願與世同流合汙的意願沒有被違背,暗含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官場黑暗社會汙濁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潔傲岸,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質。
2、他是個生性熱愛自然,不喜拘束的人。正如他《歸田園居》中寫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這樣的人讓他 ...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出自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意思是到南邊的原野裡去開荒,依著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陶淵明因無法忍受官場的汙濁與世俗的束縛,堅決地辭官歸隱,躬耕田園。脫離仕途的那種輕鬆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種欣悅之情,還有清靜的田園、淳樸的交往、躬耕的體驗,使得這組詩成為傑出的田園詩章。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