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國百家姓故事之孫氏的起源

中國百家姓故事之孫氏的起源

  古語云: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姓氏在中國已經有數千年曆史了,姓氏起源於部落的首領的名字,為了延續血脈和區分部落之間而起的。那麼百家姓中的孫氏起源是什麼呢?本期民族文化為你揭曉答案,不容錯過。

  孫的名義和圖騰

  孫,兒子的兒子叫孫子,這是孫的本義。孫字從子,從系。系就是續也,有連綿不絕之意。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孫字的左部是一個小人形,右邊是繩索形,繩索有系聯之義,表示子孫連綿不斷之義。孫的引申有再生、旁生、延續的含義。在古代,孫字多被用在名字上,這是先人對血緣延續的期望和對後代的祝福。孫,應是一種精神的寄託和氏族精神的原始崇拜。

  孫姓的起源與演變

  孫姓主要由四大來源組成:姬姓、羋姓、媯姓和子姓。

  第一支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封其同母胞弟姬封於康,侯爵,史稱康叔。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幼,三監聯合殷王武庚叛亂,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因康叔出兵駐懷逼殷,平武庚之亂有功,而封為懷侯。周成王以康叔為周司寇,賜衛之寶祭器,欲移康叔於衛。

  康叔死後,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孫考伯於衛,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縣東北朝歌城,故史稱康叔為衛康叔,此乃追稱之名。春秋初,衛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之子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為氏。這支姬姓孫氏至少有2700多年的歷史。

  第二支源出羋姓。春秋初,楚王蚡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藥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孫叔敖居於期思,即今河南淮濱東南。這支羋姓孫氏也有2600年的歷史。

  第三支出自媯姓。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陳國在西周時期是十二諸侯之一,國勢和地位僅次於“五霸”。公元前672年,陳厲公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時,陳完五世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惠民,並賜姓孫氏。這支媯姓孫氏也有2500多年的歷史。

  第四支源出子姓。商朝末,朝綱混亂,紂王昏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這支子姓孫氏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百家姓故事之廖氏的起源

  姓氏可以說是每個人是自己父母孩子的代表,在新疆等地區的人形式都是父母的尾字,而大多數人都是跟隨著父親的姓氏,你知道姓氏是怎麼來的嗎?本期民間故事帶你去了解一下廖氏的起源。

  廖姓最早發源於河南省境。廖姓歷史上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當時河南廖姓之昌榮,自不必言。秦漢之際,廖姓始有遷往周邊地區者。伯廖一支形成鉅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後裔廖惠避秦之亂而遷河南(據《廖氏源流序》)。

  魏晉南北朝時期,繼“永嘉之亂”始,北方廖姓大舉南遷,此期,廖惠後裔廖化自襄陽(今湖北省襄樊)遷入四川,是為入蜀始祖。傳自廖世璋,居江蘇南京,其二子分別入居洛陽、浙江永嘉。傳自廖延齡,任武威(今屬甘肅省)太守。另有晉代隱士廖堂,將樂(今屬福建省)人,為最早入閩者。

  據有關古籍記載,廖氏起源於夏朝。相傳中國最早的皇帝黃帝有25個子孫,其中一個叫昌意,昌意之子叫顓頊。這個顓頊便是“三皇五帝”中第一個稱帝的帝王。顓頊的子孫中有一個叫叔安,他被封侯為夏朝一個諸侯國的君王,這個小國的地名叫國,意思是風沙很大的地方。

  叔安作為國的君王,後來,史書便以廖叔安相稱,叔安的後代也從此以國為姓,這就是古代廖氏家族的最早起源。古廖國之遺址在今河南省汝南縣、唐河縣境內。古國後被楚國所滅亡,史稱西國。西國被滅後,其後裔部分又遷於安徽安豐境內,稱為東蓼國。

  後來,司馬遷寫二十四史時改成“廖”字,使用至今再無改動。現今全國廖氏族都把中原汝南郡作為廖氏的發源地,許多廖氏祠堂都把“汝南堂”作為堂號,以表達對祖宗故地紀念。廖氏的另一支起源於周文王姬昌之子伯廖,伯廖的後代即以名為姓。

  廖氏族起源後,始聚居於古廖國,經歷了夏、商、週三朝千多年的繁衍生存,飽受戰火及風雨滄桑,已成為一支規模較大的家族。至春秋戰國時間,諸侯混戰,許多諸侯國相繼被兼併,古廖國終於被相鄰的大國楚國於公元前662年兼併入楚國。

  從此,有一些廖氏族人開始遷移故土,向東、南方向發展,如古籍記載廖叔安第47世孫廖惠就是在這時從中原遷往山東甄城的。春秋戰國時期混戰的結果是秦國最後統一全國而告終,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宣告了奴隸社會的結束。

中國百家姓故事之曾氏的起源

  在中國悠久的五千年曆史文化中,中國形成的姓氏共有三千多個,並且也慢慢的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的在延續。現代常用的姓氏也有七百多個。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中國百家姓的來源,小編決定一一介紹每個姓氏的起源,接下來一起到民族文化看看曾姓的起源吧。

  一、姓氏源流

  曾姓來源比較純正,據有關史料查證,主要出自姒姓,為夏禹的後裔。相傳帝舜時,鯀的妻子因夢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賜予禹姒姓。據《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載,相傳夏禹的第5世孫少康中興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兒子曲烈封於一個叫“鄫”的地方,在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

  少康的這一房子孫所建的鄫國曆經夏、商、週三代,大約相襲了近兩千年,一直到春秋時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這時候,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其後代用原國名“鄫”為氏,後去邑旁,表示離開故城,稱曾氏,就此世時代代承襲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

  曾氏家族長久以來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記錄,現在曾姓的中國人,都是一脈傳自太子巫,系出上古聖君夏禹,名副其實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對於同姓聯婚,曾氏家族一向嚴格禁止。

  二、遷徙分佈

  曾氏出自山東,孔門著名弟子曾參就是山東人。曾子之後曾子方於西漢時家於長沙(今屬湖南),是為長沙房;曾項家於扶風(今陝西興平東南),是為扶風房,其後人分別遷居於冀州(治今河北冀縣)、青州(治所在今山東淄博東南)。

  王莽之亂時,曾據率宗族千餘人自山東南遷至廬陵(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陽鄉,是為吉陽房。曾據後人曾略居於撫州南豐(今江西廣昌縣東),是為撫州房。西晉永嘉二年(308年),曾氏有一支遷居會稽(今浙江紹興)。此

  外,曾氏族人還遷居於韶州(今廣東韶關)、虔州(今江西贛州)、交州(今廣州)、蜀郡(今成都)、豫章(今江西南昌)、吳郡(今江蘇功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南陽(今屬河南)江夏(今湖北鄂城)、襄陽(今屬湖北)等地。唐末,曾氏開始遷往福建。清代,福建人曾賜錫移居臺南,此後,閩、粵曾氏不斷有人遷居臺灣,進而又有遷居海外者。目前,曾氏為臺灣第16大姓,在全國大姓中排第38位。

  三、郡望堂號

  【堂號】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參非常注意修身,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1)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3)老師教的東西有沒有複習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此外,曾氏還有堂號“魯陽”。

  【郡望】

  魯郡:西漢改薛郡置魯國,治在魯縣(今山東曲阜)。相當今山東曲阜、滕縣、泗水等縣地。晉改為魯郡。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縣西北)。相當於今甘肅通渭、秦安、定西、清水、莊浪、甘谷、張家川等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西晉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當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

  廬陵郡:東漢時置郡,治所在石陽(今江西吉水東北),三國吳移治高昌(今江西泰和西北)。相當今江西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

  魯陽縣: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魯山縣。

  四、歷史名人

  曾國藩(1811-1872):清末洋務派和湘軍首領。原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道光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兩江總督等職,後病死於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紀澤(1839-1890):字頡剛,曾國藩長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時事,博覽群籍,通西文,好西學。初以蔭補戶部員外郎,後襲侯爵。光緒四年(1878年)出任駐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駐俄公使。中法戰爭時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軍衙門幫辦,旋為兵部左侍郎,兼各國事務大臣。1887年著《中國先睡後醒論》,主張“強兵”優先於“富國”。有《曾惠敏公遺集》。

  曾國荃(1824-1890):曾國藩弟,字沅甫,號叔純,貢生出自。1856年起與太平天國軍作戰,1862年進圍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撫,因對捻軍作戰失敗稱病退職。1875年又被提用,歷任陝西、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1884年升任兩江總督。

  曾鞏(1019-1083):北宋文學家,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世稱南豐先生。嘉佑進士,嘗奉詔編校史官書籍,官至中書舍人,曾為王安石所推許。散文平易舒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究章法結構,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對當時在位者的因循守舊錶示不滿,主張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對“法制度數”進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豐類稿》。另《隆平集》也題為所作。

  曾子:即曾參,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今山東費縣)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稱。相傳《大學》是他所著,被後世儒家稱為“宗聖”。


中國百家姓故事起源

  在這個世界的萬物,從古至今都擁有著自己特殊的意義,不論是哪一樣都是有故事的。大多數人提故事或許會想到物品之類,你是否是想到自己姓氏的故事及由來呢?本期民間故事帶你瞭解一下龍氏的起源。   龍氏的來源,許多姓氏專書都有明確的記載,包括《廣韻》上所說的:“舜納言龍之後,或曰出於御龍氏”;《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 ...

中國百家姓故事金姓的起源

  在中國悠久的五千年曆史文化中,中國形成的姓氏共有三千多個,並且也慢慢的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的在延續。現代常用的姓氏也有七百多個。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中國百家姓的來源,小編決定一一介紹每個姓氏的起源,接下來一起到民族文化看看金姓的起源吧。   關於金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   出自少昊金天氏。相傳少昊是上古 ...

中國百家姓故事嚴姓的起源

  在中國悠久的五千年曆史文化中,中國形成的姓氏共有三千多個,並且也慢慢的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的在延續。現代常用的姓氏也有七百多個。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中國百家姓的來源,小編決定一一介紹每個姓氏的起源,接下來一起到民族文化看看嚴姓的起源吧。   由莊姓得來,戰國時期,楚國一位君王叫侶,死後溢號莊玉。他的子孫便 ...

中國百家姓故事連姓的起源

  在中國悠久的五千年曆史文化中,中國形成的姓氏共有三千多個,並且也慢慢的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的在延續。現代常用的姓氏也有七百多個。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中國百家姓的來源,小編決定一一介紹每個姓氏的起源,接下來一起到民族文化看看連姓的起源吧。   一、姓氏起源   1、出自遠古顓頊高辛氏。顓頊的曾孫陸終的第三個 ...

劉備劉諶和諶有何源源

  劉諶是諶氏的祖先,是首先創立諶姓的人。   劉諶是劉備之孫,被封為北地王,當蜀國城破時,其父劉禪準備投降魏國,劉諶力勸其父作最後鬥爭,並說等待救兵到來,可能有一救;然而,劉禪是一個貪圖享樂的人,採用了大臣的主意,下令蜀軍投降魏將鄧艾;劉諶傷心欲絕,跑到祖父的廟裡哭訴一番後,回到府內,將妻子和三個兒子殺了, ...

起源在哪裡啊

  "孫"源出有四,姬姓,媯姓,羋姓,子姓。   1.春秋時衛武公的兒子惠孫任衛國上卿,他的孫子名乙,字武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孫乙,是姬姓孫氏的得姓始祖。   2.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公元前672年,陳厲公媯躍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時, ...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溫公愛兄

  “與其熱鬧著引人奪目,步步緊逼,不如趨向做一個人群之中真實自然的人,不張揚,不虛飾,隨時保持退後的位置。心有所定,只是專注做事。”接下來,我們來民間故事看看中國傳統文化故事之溫公愛兄的故事。   溫公愛兄   司馬光一生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朝廷。他地位顯赫,德高望重,人們除了對他的德行備極推崇之外,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