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行的原因是人口增速和結構出了問題。由於人口結構老齡化,可能會出現人口規模長期萎縮的境況,青年人減少使經濟活力下降,養老負擔沉重,進而導致經濟增長遠期低迷的趨勢。前十年中國一味依靠房地產拉動內需,拉動GDP增長,帶動CPO提高,牽動小微企業的活躍成長,企業有錢,員工就有工資,企業效益好,員工工資以外的收入也就增多,老白姓有錢就捨得花,老百姓花出去的錢又被商家賺,商家貨不足就要去廠家定,所謂人賺人錢,消費多也就消耗大,原材料、成品、運輸、消費等就自然成了良性圈,整體經濟就自然上行。近幾年,為民生所向,穩定房價,以能達到居家有其屋的效果,對房地產業從限價銷售、金融政策等方面連出組合拳,使房地產業步入低迷狀態,也就導致了當前中國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
在《中國經濟轉型》一書中,鄒至莊展示了欺和為經濟學家20多年與中國經濟眾多的政府官員和學者頗有意義的接觸的洞察力。本書的經濟分析以一種透徹明瞭的方式加以展開,使得這本著作適合於經濟學家與一般讀者。很少有經濟學家像鄒至莊那樣對中國所知甚多。現代經濟學這一強大無比的工具完全適用於中國,尤其是如果對中國頗具特點的歷史與獨特的體制仔細斟酌的話。鄒至莊的《中國經濟轉型》一書綜合了經濟理論與經驗證據,對當代中國經濟的方言面面進行了嚴格與全面的考察。到2020年,中國的總產出有望超過美國。在中國開始經濟改革的20多年裡,以及與中國普通公民的交流所獲得的洞察力,闡述了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性質。
1、中國經濟發展韌性好,調整適應能力強
經濟發展韌性好,是指經濟發展的調整適應能力強,並有較強的抵禦風險能力,遇到困難和風險時能夠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推動經濟較快地恢復正常狀態。
2、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足,有平穩增長的廣闊空間
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足,是因為支撐經濟平穩、可持續發展所需的各項條件是充分有力的,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有廣闊的提升空間。
一是市場資源空間廣闊。經過了新中國70年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的洗禮,我國形成了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龐大市場空間:近14億人口、9億勞動力、8億網民、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擁有技能的人才資源、1億多個市場主體,這些動輒數以億計的市場資源和空間,就是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重要競爭優勢。
二是內需潛力持續旺盛。消費方面,按世界銀行劃分標準,我國有4億多人處於中等收入階段,隨著消費環境的改善和優質供給的跟進,消費需求增長的潛力,特別是居民消費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三是新的活力更加充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推進,極大地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業創新活力。
3、中國經濟發展迴旋餘地大,具有戰略縱深
中國經濟迴旋餘地大,主要表現是經濟發展的梯度差異明顯,經濟發展的進退空間巨大。
一是發展空間大,我國幅員遼闊,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地區發展梯度明顯。隨著一系列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入推進,將不斷拓展發展空間,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加快培育新的區域增長極。
二是產業門類齊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工業領域的持續努力,為改革開放後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攻堅克難,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工業大國、製造業大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220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且產業鏈條非常完備。
三是宏觀調控餘地大,市場經濟需要適時適度逆週期調節和相機抉擇,我國政府宏觀調控“工具箱”裡尚有較多政策儲備,可供選擇的工具較多。既能夠打“組合拳”,也可定向施策。
缺水的主因是人為造成的,“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來越遠,遠距離取水的城市越來越多,用水成本越來越高”。這是我國目前水資源短缺的真實寫照。不僅水資源短缺,而且汙染問題越來越突出,全國所有大中城市周邊,已經沒有可以直
接飲用的地表水,在廣大農村地區,可以直接飲用的地表水也逐漸減少。 ...
TPP對中國經濟有負面影響:
1、擠佔中國的出口市場,導致中國出口減少;
2、產生失業問題,影響長期經濟發展;
3、中國的貿易順差大打折扣。中國的外匯佔款大幅度減少,外匯儲備減少。
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被稱作“經濟北約”,是目前重要的國際多邊經濟談判組織,前身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 ...
中國經濟三駕馬車是指投資、消費、淨出口。三駕馬車是指三匹馬一組一轅,分前、中、後三組來拉的車。從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終需求是投資、消費、淨出口這三種需求之和,因此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形象的表述。
1、消費:內需是內部需求,即本國居民 ...
習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以新常態來判斷當前中國經濟的特徵,並將之上升到戰略高度,表明中央對當前中國經濟增長階段變化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正在對宏觀政策的選擇、行業企業的轉型升級產生方向性、決定性的重 ...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早期農業生產方式經歷了從刀耕火種、石器鋤耕(耜耕)到鐵犁牛耕的三個發展階段。與之相適應,耕作方式經歷了從集體勞作到個體生產的變化。土地制度則經歷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國有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私有制三個發展階段。小農經濟是中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而精耕細作則是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特點 ...
在中國近代,西方列強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採取了多種方式來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包括:
1、走私鴉片,讓白銀流出國門。
2、傾銷商品,壟斷中國國內市場。
3、輸出資本,控制中國海關。
4、控制中國鐵路、公路運營權和建造。
5、打壓中國民族企業。
6、衝擊航運業。 ...
資產外逃是資產流出中“非常的”那一部分,其中既包括規模未被政府準確掌握著的資產流出部分,如出口低報和走私等;也包括渠道未被政府準確掌握著的資產流出部分,如資產項下的資產混入經常項下流了出去等。由此不難看出,資產外逃具有極強的違規性與隱蔽性,因此其規模很難被準確衡量。
資本外逃有如下四大影響: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