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國首座民間“文革”博物館誕生記

中國首座民間“文革”博物館誕生記

  前些時候我在《隨想錄》裡記下了同朋友的談話,我說“最好建立一個‘文革’博物館”。我並沒有完備的計劃,也不曾經過周密的考慮,但是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這是應當做的事情,建立“文革”博物館,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

  1985年,巴金寫下了上面這段文字。

  中國首個以文革為主題的紀念館“廣東汕頭澄海塔園文革博物館”,自1996年始建,歷時近10年建成,2005年正式開園,而且完全由民間出資興建。

  反思“文革”的文革博物館

  有關文革博物館的訊息近年來已偶有所見,但多不如意。而這僻居粵東澄海的文革博物館,雖為民間出身,卻顯得頗有底蘊。

  2005年4月17日,《汕頭都市報》刊出報道“澄海塔園建國內首家民間文革博物館”之後,外灘小編和多家媒體小編陸續趕來,第一次徜徉於這片秀麗的山水間,目睹“文革”中死於武鬥的70多位當地人的20多座墳墓,品評紀念“文革”中當地死難的16位知名人士的碑林,聚焦“慟石”、“思安塔”、“警鐘長鳴”亭、“明鏡臺”、“史鑑山屋”、10米高“神筆”巨石和不著一字的“石書”等寓意深厚的建築。

  整個景區的核心建築,則是以“文革博物館”命名的仿天壇外形設計的一座大殿,館內牆壁上鑲嵌著漆黑鋥亮的墨石板材影雕,上有系統反映“文革”歷史的1100幅圖片和24萬字;館內各種相關書籍現有幾百本,亦涉及諸多領導人在“文革”中的歷史。

  總稱“塔園”的這13處景點,主題就是反思“文革”。在塔園創辦者的心目中,整個塔園就是文革博物館。刻在石上的眾多名人警語中,有著名學者季羨林在《牛棚雜憶》裡的一句話——

  “文化大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最野蠻、最殘暴、最愚昧、最荒謬的一場悲劇,它給偉大的中華民族臉上抹了黑。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

  博物館總策劃彭啟安

  全國第一個文革博物館,何以降生於這個寂寂無聞的海濱?博物館的總策劃人,同時也曾身為市長的彭啟安老人在2005年接受小編的採訪時說,“當初只是想在這些‘文革’死難者埋的地方建一個紀念性的東西。”

  彭啟安老人也是澄海人,老家所在的村子挨著文革博物館所在的塗城村。1996年下半年,彭啟安經過塔山時看到這20多座墳墓,其中還有兩座合葬了20多人。好奇之下,一問才知,這些死者都是“文革”時被打死的澄海縣人;合葬人數最多的有24人,都是塗城村村民,“文革”後發掘到屍骨時,已無法辨別,只好合葬在一起。在整個“文革”中,澄海死難者達400多人,傷殘4500多人,屬於汕頭地區的重災區,塗城村尤為慘重。

  彭啟安找到的十幾位在當地曾經身居高位的老同志和塗城村的幹部群眾都很贊同這一想法。這裡原本就是當地著名的塔山旅遊區,擁有一座870年曆史的古寺,還有“文革”後為紀念家鄉名人許世傑、餘錫渠而建的兩座亭閣。將近10年的時間裡,冠名“塔園”之下的一處處紀念建築陸續建立。

  題刻中的反思

  “文革”十年浩劫,澄海是重災區。《塔園碑記》有如下記載:“斯時也,是非顛倒,道德淪喪,魑魅肆虐,國法凌夷,冤案如山,屍陳街野,道路側目,神人同悲!”作為全國首個文革博物館,塔園的存在已經遠遠超越了地域意義。

  目前,館內已有千餘幅墨石板材影雕,貼滿在四周的牆壁上。這些影雕全部由當地有名的石刻匠人雕刻而成,內有包括劉少奇、黃克誠、彭真等人在內的“走資派”被批鬥、被虐待的大量圖片和史料。

  1985年巴金提議建設文革博物館時,他的目的只有一個:不讓悲劇重演。他的話刻在塔園的石碑上:“絕不讓我們國家再發生一次‘文革’,因為第二次的災難,就會使我們民族毀滅。建立‘文革’博物館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惟有不忘‘過去’,才能作‘未來’的主人。”

  廣東省老領導任仲夷亦有相同的題詞。2001年4月5日,他題下:“要以史為鑑,千萬不要讓‘文化大革命’的悲劇重演。”這被認為是塔園的靈魂。

  巴金的想法,得到了老一輩中共黨員和文化名人的支援和響應。文革博物館內的展壁,思安塔和塔園內的青石題刻,銘記了他們反思“文革”的共識:

  “我跟著黨,受苦受窮,吃糠咽菜,心甘情願。真正使我感到痛苦的,是一生中所經歷的歷次運動給我們的黨、國家造成的難以挽回的災難。”(韋君宜《思痛錄》)

  “歷史的最高權威是人民,並不是任何一個地位崇高的‘權威人物’。任何不符合歷史真實的權威,都站不住,不是由權威決定如何寫歷史,而是由歷史來為權威定‘位置’。”(楊立《帶刺的紅玫瑰》)

首座瑤族生態博物館延續“活化石”千年魅力

  身穿五彩花紋百褶裙、揹著竹簍的女子用輕盈的舞蹈表現織布、染布、刺繡等做衣服的全過程;黑衣、白褲的男子敲打銅鼓,吹響牛角號和“拉利”,述說著豐收的喜悅和對逝去親人的懷念……

  這是小編日前在位於廣西河池南丹縣裡湖瑤族鄉的廣西白褲瑤生態博物館看到的一幕,白褲瑤男女用獨特的歌舞展示自己流傳千年的文化。

  “其實嚴格來說,這不算是表演,是我們白褲瑤群眾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時進行的儀式,沒有絲毫地誇張和加工。”銅鼓表演的演員之一、白褲瑤男子陸景剛說,這樣的儀式,祖祖輩輩傳下來,已經傳了無數代。

  白褲瑤是瑤族的一個分支,自稱“吉努”,因男子長年穿白褲而得名。由於直接從原始社會生活形態跨入現代社會生活形態,白褲瑤至今仍遺留著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的社會文化資訊,被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瑤族分支,堪稱“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中國白褲瑤共有約3萬人,其中90%以上居住在南丹裡湖、八圩兩個民族鄉境內。定居在溶峰林立、耕地稀少的大石山區的白褲瑤,在長期生產實踐和審美追求中,創造了獨特的白褲瑤文化,歷經千百年,至今仍儲存完好。

  2004年11月,廣西白褲瑤生態博物館在裡湖鄉落成,成為中國第一座瑤族生態博物館、廣西第一座生態博物館。博物館的保護範圍覆蓋了裡湖鄉懷裡村的蠻降、化橋、化圖三個自然屯,涉及100多戶、500多白褲瑤群眾。

  南丹縣文化體育局局長韋忠武介紹,廣西白褲瑤生態博物館建成以來,當地政府部門實行了“記憶工程”,記載保護區內白褲瑤群眾日常生活和文化習俗,保護原生態文化,並透過組織白褲瑤群眾成立原生態表演隊,到國內外演出,展示白褲瑤傳統文化的魅力。

  蠻降屯70多歲的白褲瑤老人陸紅現是白褲瑤原生態表演隊最老的“演員”,沒有表演的時候他就在田間耕作,如果有旅遊團和考察團到村裡,他便放下手裡的活計,背起祖傳的銅鼓,到生態博物館參加銅鼓表演。

  陸景剛告訴小編,村裡像陸紅現這樣經常參加表演的村民有50多人。近幾年,白褲瑤生態博物館吸引了很多遊人和專家學者,表演隊的群眾每月都有幾百到上千元的演出收入。

  早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期間,白褲瑤銅鼓隊就曾進京參加民間文藝匯演;2006年7月,白褲瑤原生態表演隊再次進京參加廣西文化周演出活動,原生態的歌舞表演深受觀眾的好評;2008年4月,這支表演隊應邀到法國巴黎,參加“多彩中華”民族文化月活動,展示白褲瑤文化的獨特魅力。

  “以前村裡人不懂自己住的房子有保護價值,亂搭亂建,破壞了村寨的景觀,現在群眾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已不斷增強。”多次參與國內外演出活動的陸景剛說,國內外觀眾的認可,讓白褲瑤群眾認識到保護好自己的文化很有必要,越來越多的群眾自發加入到保護隊伍中。

如何評價中國首個民間兒童影視劇分級制度

  民間兒童影視劇分級制度是能幫助家長掌握好手中的遙控器”,但這種現狀有些悲觀”,因為讓家長掌握遙控器是被動的,所以陸宇斐強烈建議,應該從大環境予以改變,給特別是低幼年齡的兒童更多真、善、美的兒童影視作品,讓他們從小對好的作品有個好胃口。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博士陸宇斐推出了首個民間兒童影視劇分級制度,陸宇斐介紹,國外針對兒童影視作品的評審委員會里有各行各業的專家,並要求委員會成員都是父母、家長,但我國尚沒有這樣的機構,影視劇製作人員也缺乏相應培訓。如果是做兒童劇,最基本要了解兒童發展的常識性知識,重視兒童影視劇對兒童發展的早期影響。


中國3D玻璃橋 太真實扎心了老鐵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你說不知道去哪好,那就去中國的寧夏,體會一下3D的玻璃橋吧,張家界的玻璃橋恐怖程度只是它的開胃菜罷了。那麼本期的城市文化,跟隨著小編來體會下3D玻璃橋的魅力吧。   近日,國內首座橫跨黃河兩岸的3D玻璃橋在寧夏中衛市沙坡頭景區亮相,正式對遊客開放。(沙坡頭景區東大門進入,沿黃河步行道 ...

中國海軍為何在江蘇泰州誕生?

     海軍誕生地的特色標語。      組建海軍的首次會議在此召開。   1949年4月23日下午2時許,泰州白馬廟第三野戰軍指揮部內,華中軍區副司令張愛萍主持召開了一個重要的會議。正是這個極具意義的重要會議,宣告了新中國自己海軍的成立!   年輕的人民海軍從泰州始,成長為一支名震四方的威武之師。 白馬廟 ...

臺灣建關公夫人廟

  近日,據關公研究會獲悉,臺灣首座關公夫人廟主體已建成,填補了臺灣關公夫人廟的空白。據關公文化專業委員會、關公研究會副會長孟海生介紹,在關公故鄉運城一帶傳說中,關夫人是一位很有文化素養、醫術精湛、極受尊重的鄉間醫生,也被百姓拜為醫藥與賜子之神。   在歷史上關於關夫人的史料記載非常稀缺,《三國演義》中,對於 ...

中國屆苗族農民合唱藝術大賽將在昆明舉行

  由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合唱協會主辦的“浪漫花山歌如潮——中國首屆苗族農民合唱藝術大賽”將於9月8日在雲南藝術學院實驗劇場舉行,比賽並將於同天舉行頒獎儀式。   近年來,活躍在雲南等省區的一批苗族農民合唱團先後參加了一系列國內外合唱藝術賽事,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些普通的苗族農民,是新時代中國少數 ...

登封建立中國個武術文化長廊

     登封少林寺   近日,登封小龍武院少林國際武術訓練武術文化長廊竣工。此武術文化長廊全長100米,在中國屬首個。長廊共分“少林武術名師”、“中國武術名家”、“影視武術明星”三大板塊,收錄了在全國具有影響力少林武術名師71人、中國武術名家49人、影視武術明星64人,共184人。   據長廊負責人介紹,全 ...

張夢雪破紀錄射得中國

     北京時間8月7日晚,里約奧運會女子十米氣手槍傳來捷報。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首次參加奧運會的中國小將張夢雪頂住壓力,從第11槍開始連續10槍排在第1,最終奪了這塊金牌,同時以199.4環的總成績創造決賽奧運會紀錄,個人首次在國際大賽中奪得金牌,這也是中國代表團本屆奧運會上的第一枚金牌!   200 ...

將夜講經怎麼死

  被李慢慢和寧缺用元十三箭釘在了山壁中,化成血水而死。生前他的實力是很強的,他有永不消亡的金身,就連酒徒屠夫和李慢慢也不是講經首座的對手。講經首座是為了殺桑桑而來的,因為寧缺要保護桑桑,所以出手和講經首座打了起來。當時的寧缺的修為已經很高了,就連曲妮都打不過寧缺,但是講經首座都沒有出手,寧缺連用刀看向講經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