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秋節:中華文化的活化石

中秋節:中華文化的活化石

  中秋節是濃縮了幾千年儒家文化現代非物資遺產的活化石,它以獨特的血親團圓為基礎,將民族團結和國家一統融合於儒家“團圓文化”之中,造就了東方式的、強大的“思親”、“思鄉”文化流。在市場文化多元的今天,我們不能只是在將失去民族文化陷入市場危機之時,才有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焦慮和憂傷。我們應該以東方文化對“血脈團圓”普遍認同為基礎,利用現代技術和市場能力,鍛造出具有普世價值的團圓文化,形成具有現代市場活力的華夏“中秋團圓文化”。

  “團圓”是華夏民族血液中的文化音符

  在中國文化裡,“月亮”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普通的星體,她負載著悠久的神話傳說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啟示著中國古老的哲學和藝術。中國早期文化源於人們對太陽的陽剛與月亮的陰柔的想象,后羿射去暴烈的九日後,人們對太陽剛烈的崇拜漸漸地被月亮的陰柔所折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陰陽平衡觀。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陰陽魚太極圖被稱為世界第一文化圖騰,它融化在中國人的血液和骨髓裡,滲透於五千年古國文明的最深處。

  月亮,中國人嚮往之地,她生來就對中國哲學具有啟蒙意義。嫦娥服下不死藥登月後引發的月下相思、中秋團圓,左右了中國文人思維和文化的走向,吳剛砍伐的月桂樹“樹創隨合”的奇異能力,給中國哲理暗示一種不死的生命精神。

  遠古時期,中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據《禮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暮夕月”,每逢中秋夜,國家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大典。中秋時節,每個家庭都對著天上一輪皓月,觀賞祭拜,思念親人,企盼團圓的習俗,正是月亮的原始意象團圓,在血親相思的人性情懷上的文化體現。

  月的團圓喚起的親人的團圓。數千年來,每當皎潔的明月懸掛於中秋的碧空,不知有多少情感在此時波瀾起伏,不知有多少思緒翻湧翩躚,無論你在地球上多麼偏遠的角落,只要你發現有人在此時吟唱唐代名相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你就能從他那凝重的臉上,看到那烙有中華民族印記的血脈團圓和最原始的思念之情,感受到蘊含著民族情感的寧靜與淡淡的感傷。

  “望月”是當下最強大的經濟載體

  盛唐時代,中秋祭月被唐太宗指定為固定的國家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的家國同慶“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宏大氣勢,中國人的思親圖騰也從單一的吃“月餅”逐步演化為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慶典活動。豐富的慶典活動,打造出血親團圓、民族團結的祥和氛圍,顯示了中華民族對團圓的期盼以及團圓的凝聚磁力。

  中秋節作為民間節日盛行於宋朝,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中秋佳節,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扎綢掛彩,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舉家登上樓臺,擺上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共同賞月敘談,祝福遠方的家人。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團圓經濟”,有了這個強大的經濟載體,中秋望月才真正具有自身的經濟輻射、文化傳播的功能。

  中秋節在儒家文化的滲透下,祭月的成分、祭祀的色彩也漸漸地淡去。月色的朦朧、嬌美引發歷代文人雅士無限遐想,中秋明月高懸恰恰成為天涯海角的遊子們的精神依託。著名詩人王維寫下了“獨在異客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千古絕句,記載了華夏民族獨特的思鄉“情節”,揭示了人類最純真、最本源“天人合一”的思親“圖騰”。

  唐宋時期,文化的繁榮使文化第一次從藝術家獨立的心理享受,走向了大眾,為市場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形成了別具特色的節日“探親經濟”,這也是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中秋團圓經濟。把文化融入到經濟之中,以強大的經濟為載體,增強儒家文化輻射能力,使中國儒家文化呈現出的短暫繁榮景象,也正是在這一歷史時期,儒家文化承載著中華古老的哲學思想和強大綜合國力,影響著世界,改變了東方。

  本報綜合

  不同的地區 同一個中秋節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南方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

  南京人中秋除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稻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橘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北方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中華文化故事:鑿壁偷光的典故

  聞雞起舞,祖狄官拜鎮西將軍;鑿壁偷光,匡衡學堪八斗之才。范仲淹求學,三年未解衣憨睡,終成一代大儒;宋景濂問道,躋風雪趨百里而成,遂為一代名臣。鑿壁偷光是一種多麼難得的精神,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解說鑿壁偷光的典故。

  鑿壁偷光,成語、典故。描寫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的故事,最終成為大學問家。現在人們一般用此成語來形容勤學苦讀。

  匡衡

  鑿壁偷光,成語、典故。描寫的是西漢匡衡勤學苦讀的故事,最終成為大學問家。現在人們一般用此成語來形容勤學苦讀。

  文學典故:

  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選自漢卷二》)

  譯文

  西漢時期,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著揹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大學問家。

  啟示

  這篇寓言寫了匡衡少年時讀書的一件事。它讚揚了匡衡勇於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勤奮讀書的精神;為我們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

中華文化詳解:古代男子年齡稱謂

  中國古代對於不同年齡段的男女往往有著不一樣的稱呼以及稱謂。古人的年齡並不是透過數字的形式來表達,而是每到了一個階段都有著一個新的稱謂。

  那麼,本期盤點男子古代年齡稱謂。

  孩提、襁褓:0-1歲

  孩提:2-3歲

  童齔[chèn]:8歲

  九齡:9歲

  舞勺之年:13-15歲

  束髮、成童、志學:指青少年(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

  舞象之年:15-20

  弱冠:指男子2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

  而立:指30歲(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

  不惑、強壯:指40歲(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艾、半百:指5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老年頭髮蒼白如艾)

  花甲:指60歲(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

  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歲(語出杜甫《曲江》詩:“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語出《後漢書呂強傳》)

  黃髮:指長壽老人(語出《詩經》,老人頭髮由白轉黃)

  鮐背:指長壽老人(語出《詩經》,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耄:古稱大約七十至九十歲的年紀

  耋:年八十曰耋

  耄耋:七八十歲的年齡

  期頤、人瑞:指百歲(語出《禮記·曲禮上》)

  【結束語】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些也都是中年之後每十年一個階段來形容男人的年齡。


中華文化故事雞鳴狗盜的典故

  《暗算》裡有這麼一句臺詞:“欺負一個忠臣不算什麼本事。戲法人人會做,巧妙各有不同。你文不會之乎者也,武不能安國定邦。只會些雞鳴狗盜,雕蟲小伎。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我接受你的挑戰!”什麼是雞鳴狗盜呢?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講訴它的故事。   戰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是四大公子之一,他養了食客三千多人,個各都 ...

中華文化故事乘勝追擊的典故

  《壞蛋是怎麼煉成的》有這麼一段話:“太極和做人一樣,都講究的是一個圓滑。太極以柔克剛、……乘勝追擊、不留踹息。泰山壓頂不變色,四兩撥動千萬斤。做人如能到這樣的境界,天下隨你去闖。”本期民間故事將為你講訴文中出現的乘勝追擊的典故。   解釋:乘:趁著。趁著勝利的形勢繼續追擊敵人,擴大戰果。   出處:《戰國 ...

中華文化解說中國古代六藝指什麼

  “女子無才便是德”可以說是古代大多數男人的想法,既想要家中的妻子成熟懂事又希望她無才,還去青樓找一些琴棋書畫精通的妓子。不過在古代的貴族家庭中的大家閨秀還是需要熟知許多知識的。   那麼,本期瞭解中國古代六藝指什麼。   指六經:《易》《書》《詩》《禮》《樂》《春秋》。春秋時期孔子開私學也授六藝,但此六藝 ...

中華文化故事一鳴驚人的典故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一箇中國成語,形容的就是那些平常很普通並沒有特殊表現的人,而突然一下子就做出驚人的事情。那麼你知道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嗎?本期民間故事一起了解吧!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身高僅四尺多,個子矮小,但他能言善辯,幽默詼諧,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 ...

中華文化故事拋磚引玉的典故

  為了拋磚引玉,不惜班門弄斧。什麼是拋磚引玉呢?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講,就是拋個磚,然後一個不小心引來了玉。這好像是比不錯的買賣。以小的,換取大的,以自己不需要的換來自己需要的。本期民間故事將為你介紹拋磚引玉的典故。   【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有一位詩人叫常建,還有一位詩人叫趙嘏。常建對趙嘏的才華非常佩服 ...

中華文化故事問鼎中原的典故

  鼎,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在現代它是我們瞭解古代華夏的一把鑰匙。在上古時期亦是刑具也是烹飪食物的器物,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在很多成語中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如一言九鼎、九鼎大呂、五鼎萬鍾、問鼎中原等等。在民間故事中問鼎中原還有著一個有意思的典故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問鼎中原,春秋時期一個標誌性的行 ...

中華文化故事毛遂自薦的典故

  有人這麼說:“不許別人懷疑的真理是未被揭穿的謊言。真理掌握在勝利者和當權者手中。如果你覺得找到了真理,那你可以毛遂自薦,去執政黨的真理部上班。”想毛遂自薦看來並不容易,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講訴毛遂自薦的典故。   戰國時,秦國軍隊包圍了趙都邯鄲。趙王派平原君去說服楚王與趙國結盟出兵,解救趙國。平原君打算從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