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簡介,成立意義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簡介,成立意義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是我國國家批准的首個全國性媽祖文化社團。協會以促進交流為目的,在關於媽祖文化的研究中進行各項發展,為弘揚媽祖文化、增進理解共識提供了重要平臺。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該協會吧。

  協會簡介: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是國家批准的首個全國性媽祖文化社團。媽祖現象被正式界定為媽祖文化,有利於團結海內外炎黃子孫;也有利於積極推進海峽兩岸民間的交流和合作。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徽,以經緯線和藍色背景襯托的湄州媽祖石雕像為中心,周圍為黃色外環嵌出一個吉祥結和兩羽和平鴿的圖案。

  協會建設宗旨: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以促進交流為目的,以繁榮學術為載體,以開展活動為主線,以充實提高為主題,積極深入地推動媽祖文化的遺產保護、資源整合、學術研究、聯誼交流、善活動、專案建設等各項工作。為海內外媽祖文化機構和人員開展學術研究、進行聯誼交流、弘揚媽祖文化、增進理解共識提供了重要平臺。

  協會成立意義:

  協會堅持交流建會,構建協會內部經常性工作網路,擴大兩岸四地媽祖文化機構和人員間的聯誼交流,密切與世界各地的媽祖文化交流;堅持學術強會,促進對媽祖文化的系統研究,開闢湄洲媽祖.海峽論壇,創辦協會會刊《中華媽祖》和會報《媽祖之聲》;堅持文化立會,加強媽祖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媽祖文化產品,擴大協會對外宣傳;堅持慈善興會,開展獎教助學活動,推動濟困扶貧工作,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

  協會發展歷史:

  在1998年的“紀念湄洲媽祖金身巡遊臺灣一週年”座談會上,有部分媽祖文化機構代表提出要成立“世界媽祖信眾聯誼會”。2002年,在湄洲媽祖祖廟召開的第一次籌備前期工作座談會上,決定將擬籌建的“世界媽祖信眾聯誼會”更名為“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2004年6月,國家批覆同意成立“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它是國家批准的首個全國性媽祖文化社團。它的成立,標誌著媽祖現象被正式界定為媽祖文化,有利於團結海內外炎黃子孫;也有利於積極推進海峽兩岸民間的交流和合作。

  2004年10月31日下午,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在莆田湄洲祖廟隆重成立。陳至立為協會成立發來賀信。福建省委副書記黃瑞霖,省委代表、宣傳部長荊福生等領導到會祝賀。

  在成立大會上,全國副代表、臺盟中央代表張克輝當選為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中國僑聯代表林兆樞、莆田市人大主任林國良、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榜、臺灣省臺中縣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臺灣省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永常及天津天后宮管委會主任蔡長奎當選為交流協會副會長,林金榜兼任秘書長,霍英東、馬萬祺及陳江和先生為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名譽會長。

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漢服文化周簡介

  漢服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服飾,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而漢服文化周,正是對中華傳統服飾和傳統禮儀文化大規模的呈現。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漢服文化中瞭解吧。

  漢服文化周是由文化名人方文山、著名歌手周杰倫發起,以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禮儀文化的弘揚及傳承為根本目的,是中華傳統服飾和傳統禮儀文化大規模的呈現。漢服文化周在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西塘古鎮舉辦,第一屆於2013年11月1日開幕,第二屆於2014年11月1日開幕,第三屆於2015年10月31日開幕。

  漢服文化周不僅展示了中華傳統服飾之美,更是藉助傳統服飾的冠帶之規,展現中庸、正直、誠信等中華禮教文化的精髓,具有繼承弘揚傳統文化、加強民族團結、強化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意義。

  漢服文化周起因:

  方文山表示十多年前,開始對漢服中華傳統感興趣,《青花瓷》《本草綱目》都有這部分的創作靈感,四五年前開始接觸漢服,直到兩年前,遇到一些漢服同袍,因緣際會,想吸引漢服愛好者的關注,整合志同道合人們的凝聚力,故想到辦漢服文化周活動。

  方文山表示漢服因朝代更迭的歷史因素斷層了三百多年,中華禮儀文化的傳承,更需要直接有力的宣傳及提倡。這樣才能獲致最大能見度與影響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屬於兩岸同胞,更屬於全球華人和炎黃子孫,期待對中華民族服飾禮儀文化有著傳承熱血與使命的人們,推動“中國風”,共築“中國夢”。

  舉辦地: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西塘

  方文山表示,之所以選擇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西塘作為漢服文化周的舉辦地,是因為中華傳統服飾與古鎮西塘結合後,能迸發出獨特的魅力。西塘有詩意的自然風光,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這些元素完全符合人們對於漢服文化的想象和期待,因此,西塘是最適宜的舉辦地。

火鍋文化簡介,火鍋的歷史和由來

  冬天圍在一個暖和的爐子旁邊,上面一口鍋再放著牛肉、羊肉、菇類、青菜等等,這才是過冬的正確方式嘛!如今的商場上大多數火鍋店的骨湯都被爆出全是化學新增劑,也是讓人不僅心酸,火鍋還是自己家吃得好。

  那麼,本期火鍋文化一起了解火鍋的歷史和由來。

  在眾多的飲食詞語中,“火鍋”屬於少於有的一詞多義之類。它既是食品。又是炊具名稱,還是傳統飲食方法,可謂身兼數職。作為食品名稱,古代的“拔霞供”、“暖鍋”、“僕僧”指的是它;現在的毛肚火鍋、清湯火鍋、紅湯火鍋、鴛鴦火鍋、四季火鍋、蔥花鍋、涮肉火鍋、涮羊肉、野意火鍋、白肉火鍋、什錦火鍋等等,指的還是它。

  作為一種炊具,火鍋兼有炊餐二具的職能。食物原料在火鍋中燙涮成熟,它是炊具;火鍋可以直接上餐桌,它又早餐具,通常,火鍋可以用鐵、銅、陶、鋁等材料製成。大小均有。有的有耳,有的鍋與爐相連,式樣繁多。

  大約一萬年前,我國最早的容器——陶製的鼎就是作鍋使用。把以肉類為主的食物通通都丟入鼎內,然後在底部生火將食物煮熟。成為一鍋燴,當時叫做“羹”,這是最早的火鍋。只是那時還沒有現在所謂的鹽,調味料,更沒有醬,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體積龐大的鼎,不能移動,只能固定在一個地方,不方便隨時享用。

  西周時代,不但發明了銅與鐵,且各種陶器品也改良製作成較為小型的器皿,適合一般人使用。銅與鐵的產生,不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時也與近代的鍋子非常相近,銅製的鍋子與陶製的砂鍋,到現在還是最實用、最普遍的火鍋器皿。而從前的鼎,則延伸為權力的象徵了。

  火鍋的發展,如同餐飲一樣,是漸進式的發展。依據當時的器皿、社會的需求與原材料的發現,在三國時代,魏文帝所提到的“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比較健康),和現今的“鴛鴦鍋”,可說是異曲同工之妙。到了南北朝,“銅鼎”成了最普遍的器皿,也就是現今的火鍋。演變至唐朝,火鍋又稱為“暖鍋”。

  今日火鍋的容器、製法和調味等,雖然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但一個共同點未變,就是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這種烹調方法早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可以說是火鍋的雛形。《韓詩外傳》中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鐘列鼎”而食,即眾人圍在鼎的周邊,將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這就是火鍋的萌芽。歷經秦、漢、唐代的演變,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鍋的記載。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鍋之事,即其所稱的“撥霞供”。他談到在遊五夷山、訪師道時,在雪地裡得一兔子,無廚師烹製。“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桌上,用水半銚,候湯響一杯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熟,啖之,乃隨意各以汁供隨意沾食。”從吃法上看,它類似現在的“涮兔肉火鍋”。

  鍋是人們冬天最喜愛的美食之一,但是吃火鍋也有許多飲食禁忌,稍微不當,就很有可能出現腸胃不適甚至中毒事項。第一,吃涮羊肉,不宜單純講究肉“嫩”。很多人吃火鍋認為七八分熟的羊肉片吃起來才有味,但是這樣做容易感染上旋毛蟲病。

  第二,吃炭火火鍋的時間不宜過長。因為,吃鍋時往往是人多房間小,室內溫度高、空氣不流通,室內缺氧,木炭燃燒不透,就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

  火鍋的配料多是肉類、海鮮和青菜等,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煮後所形成的濃湯汁中,含有一種濃度極高的叫“卟啉”的物質,經肝臟代謝生成尿酸,可使腎功能減退,排洩受阻,致使過多的尿酸沉積在血液和組織中,而引發痛風病。

  【結束語】冬天吃火鍋如今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家家戶戶一般在家庭條件可以的情況下,都是經常自己在家中吃火鍋的,火鍋的盛行沒有較長的時間,但距離起始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媽祖文化簡介 媽祖廟在哪裡

  在說起媽祖的時候,人們可能會有些陌生,人們對媽祖的瞭解都是來自於電視劇以及一些祭祀活動等等,那麼媽祖文化簡介是什麼呢?媽祖廟在哪裡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宗教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媽祖文化簡介   媽祖文化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尊崇、信仰媽祖過程中遺留和傳承下來的物質及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重要文化瑰寶之 ...

巴蜀文化的繁榮發源巴蜀文化交流

  巴蜀文化,指的是四川省、重慶市的文化。自古以來,巴蜀文化在歷史的發展中不斷產生、演變了諸多文化形式,也有了更多的文化交流。那麼,其文化交流都有什麼體現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武侯祠   三國蜀漢文化的中心遺蹟是成都武侯祠。武侯祠本是劉備墓、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和諸葛武鄉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 ...

三星堆文化的形成發展三星堆文化簡介

  三星堆文化是三星堆遺址的相關文化遺產文化,對於現代的文化研究有著廣泛的影響作用。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巴蜀文化中去了解看看關於三星堆文化的內容簡介,瞭解關於三星堆文化的形成發展吧。   三星堆文化簡介:   三星堆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考古學界把三星堆遺址第二期起連續幾期文化遺存稱為三星堆文化,其年代 ...

文化內容簡介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徵

  這期龍文化帶我們去了解了解龍文化內容簡介,龍是中華民族(即大多數華人)的圖騰象徵。龍文化上下八千年,源遠而流長,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符號。中國曆代正史記載的龍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其它型別的文獻更是龐大。   龍文化   龍是中華民族(即大多數華人)的圖騰、象徵。龍文化上下八千年,源遠而流長,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符 ...

重要文化瑰寶媽祖文化文化內涵

  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瑰寶之一,對我國的海洋文化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無論是民間信仰還是官方的信仰引導,無疑都是媽祖文化積極影響的體現。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媽祖文化的文化內涵。   媽祖文化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尊崇、信仰媽祖過程中遺留和傳承下來的物質及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重要文 ...

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簡介

  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自成立以來成功舉辦了多屆。關於媽祖信仰文化的發展,國家政府十分重視,這不僅僅是一種信仰文化,更是聯結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媽祖文化旅遊節吧。   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於1994年由莆田市人民政府創辦,2007年開始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擔任支援 ...

媽祖信仰研究媽祖文化的外延

  自古以來,媽祖文化在社會中就有十分廣泛的積極影響。直至現今,媽祖文化仍然作為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瑰寶,成為我國文化研究中重要的學術文化課題之一。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媽祖文化的外延,看看都有哪些相關課題。   媽祖文化的外延指的是媽祖信仰持續一千年來形成許多值得我們深入研討和借鑑的相關學術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