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華孝道之目連救母的故事

中華孝道之目連救母的故事

  目連救母的故事一直在中國的佛教文化中深受民間歡迎。它所強調的佛力救度和對地獄、餓鬼、動物道的慘狀的描述,也表達了民間信仰對佛教接受的程度和風貌。這個故事中衍生出的盂蘭盆節、鬼節、亡人節、中元節等名目流傳至今。

  這個佛教故事能從西晉流傳到現在,而且是口口相傳,殊為不易,關鍵在於故事勸人向善,勸子行孝,更有“天下無不是者父母”的隱喻。據文獻記載,目連戲在宋朝時便有演唱的,而且越唱越盛。《東京夢華錄》記述:“勾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即要七日方演完這出戏。明、清兩代不僅仍演唱此戲,還增加了些人物,節外又生枝,戲文、曲牌、唱腔都更多而且複雜了。官家還通常為“還願”而命梨園上演此戲。

  民間演唱目連戲,由來久且場面大。搭上戲臺,上場者幾十人,跌打相撲,也要鬧上幾天幾夜。這出戏似與民俗中的祭祀還願有關聯,漸漸地演成了鬼戲,天神地只、牛頭馬面、夜叉羅剎,鋸磨刀山鼎鑊不一而足。記載最著名的是魯迅先生的《無常》和《女吊》。鍾敬文先生曾調查過浙江地區的民間戲曲,認為目連戲是為了追悼和超度橫死的人而演的,也有的地方演此戲是為了防止瘟疫、驅除鬼邪。武打加鬼神,老百姓看的就是熱鬧。

  也正由於這數百年間唱神做鬼的鬧劇頻繁演出,佛教教義的一些基本思想得以在中國民間廣泛傳播。目連救母的故事感動了許多善良百姓,目連因而成為舊時中國孝子的楷模。佛教中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的思想,戒貪婪、戒殺生,積德行善的思想透過目連救母的故事更擴大了其影響。在中國流傳甚廣,曾經是無數圖畫及戲曲的題材。故事敘述佛陀的大弟子目連拯救亡母出地獄的事。‘目連’原名為‘大目犍連’(Maha^-mo-ggalla^na),‘目連’為其略稱。

  《盂蘭盆經》為西晉·竺法護譯。經中敘述目連始得六通後,想要度化父母以報哺育之恩,卻發現亡母生於餓鬼道中。目連盛飯奉母,但食物尚未入口便化成火炭,其母不能得食。目連哀痛,於是乞求佛陀。佛陀告訴目連,其母罪根深結,非一人之力所能拯救,應仗十方眾僧之力方能救度。於是教他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為父母供養十方大德眾僧,以此大功德解脫其母餓鬼之苦。

  此經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供僧的功德救度已亡故之父母。由於本經強調孝道思想,所以頗受國人重視。梁武帝於大同四年(538(戊午年))七月十五日,在同泰寺舉辦第一次盂蘭盆會。到唐代,盂蘭盆會便廣泛地在民間流行。直至今日,盂蘭盆會已成為中國民俗的一部分。

  隨著盂蘭盆會的盛行,目連救母的故事便廣泛的在民間流傳。代表這種流行的,便是變相(佛經故事圖畫)和變文的流行。唐人畫目連變相者不只一家;而在變文方面,敦煌發現的目連救母變文就有十六則。稱為《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大目犍連變文》或《大目連緣起》、《大目連變文》等。其中倫敦不列顛博物館藏編號S。2614的《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首尾完整,被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這些變文是唐人所作,是歷代目連戲曲中時代最早的,但這時的故事已有一些演變,添加了許多情節和描述。先是目連遍歷地獄尋母不獲,後憑藉佛陀的錫杖才得入阿鼻地獄見母。然後又承佛陀親臨地獄,放光動地,大破地獄,於是目連母轉成餓鬼。目連又依佛喻廣造盂蘭盆,出其母於餓鬼道而成為黑狗。目連引黑狗七日七夜誦經懺悔,才又得轉人身。於是目連乃勸其母求生西方佛國。

  在這個引申的故事裡,佛陀的威神之力被極力強調,這是與原經不同的。此外,變文中讓目連之母歷經地獄、餓鬼、動物三惡道。對三惡道中的種種苦處極盡描繪之能事。這也是變文的一大特色。

  宋真宗時(998(戊戌年)~1022(壬戌年))曾明令禁止講唱變文。但目連救母的故事並沒有隨之銷聲匿跡。現在可知的資料有元末明初的《目連救母出離地獄昇天寶卷》;明·鄭之珍有《目連救母行孝戲文》三卷(一百出),為元明最弘偉的傳奇之一;清人又擴大而成為十本的《勸善金科》。

  總的來說,目連救母的故事一再成為俗文學的題材。它所強調的佛力救度和對地獄、餓鬼、畜生道的慘狀的描述,也表達了民間信仰對佛教接受的程度和風貌。

籤文中目連救母是什麼意思

  籤文中目連救母的意思是以供僧的功德救度已亡故之父母。

  《盂蘭盆經》為西晉竺法護譯。經中敘述目連始得六通後,想要度化父母以報哺育之恩,卻發現亡母生於餓鬼道中。目連盛飯奉母,但食物尚未入口便化成火炭,其母不能得食。目連哀痛,於是乞求佛陀。佛陀告訴目連,其母罪根深結,非一人之力所能拯救,應仗十方眾僧之力方能救度。於是教他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為父母供養十方大德眾僧,以此大功德解脫其母餓鬼之苦。

閔損蘆衣救母故事

  閔子,名閔損,字子騫,尊稱閔子,世以字行。魯國青州宿國(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曹村鎮閔祠村)人。[1] 孔子高徒,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回並稱,為七十二賢之一。

  蘆衣救母:周朝的魯國,有個姓閔名損,字子騫的人。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不幸過世了。父親娶了後妻,後妻又連續 生了兩個弟弟。人都有私心,因為不是自己親生的,所以後母對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別。後母平時對子騫很不好。嚴冬,後母給自己親生的兩個孩子穿著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兩個小孩子就算是在戶外玩耍小臉也是紅撲撲的。可憐的子騫卻裹在件單薄的蘆花做成的衣服裡。數九寒天,寒風刺骨,子騫經常被凍得四肢僵硬、臉色發紫。就是在這種極大的差別中,子騫也從來沒有一點怨言。他父親發現後要把後母趕走,閔損含淚抱著父親說:“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寒冷,可是如果母親不在的時候,家裡的三個孩子就都要受涼捱餓了” 他父親非常地感動,於是就不再趕他的後母了。


京劇目的唱詞?

  1、京劇目連救母的唱詞: 劉清提唱 [二黃導板] 劉清提站都城渾身顫抖, [回龍] 叫一聲羅卜兒你細聽從頭, [慢板] 兒本是陽世人相隔山後, 卻緣何你來至在這酆都城樓, 我的兒到酆都將娘搭救, 我就看不見小嬌兒我兩淚交流. 娘說道吃長齋惜老憐幼, 金奴道那鐵樹開花就不能保留。   2、佛教故事,最早見於 ...

中華文化神筆馬良的故事

  “神筆馬良”是由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洪汛濤於20世紀50年代創作,並被譯成多國語言,享譽世界。它也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影響最大的兒童文學作品,馬良已經成為中國兒童智慧、勇敢和正義的化身。一起來看看這個民間故事。   一年一年地過去,馬良學畫從沒有一天間斷過。他的窯洞四壁,畫上疊畫,麻麻花花全是 ...

中華孝道故事孝女曹娥

  我國是一個非常注重孝道的國家,在中國有一句諺語:“百善孝為先”,自古以來不孝就是最大的侮辱了,也是一個非常壞的名聲,所以在中國普遍都是非常的有孝心,做人不能忘本這個理念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心中,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解析。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鳳凰山下,有個不知名的小漁村。村裡有個姓曹的漁夫,他一年三百 ...

中華孝道故事恣蚊飽血的故事

  每當到了夏天的時候蚊子總是特別的多,生育能力也是非常強大,被蚊子咬了一口之後總是特別心煩焦躁,可卻有的人為了孝心甘願去喂蚊子,本期民間故事帶你瞭解恣蚊飽血是怎樣的一則故事,你有聽過麼?!   二十四孝之一,晉朝人吳猛,幼年母親早逝,與父親相依為命。由於家貧買不起蚊帳,每到夏夜,吳父常常因蚊蟲叮咬而睡不好覺 ...

沉香故事

  沉香救母:   內容:   華山聖母與凡人劉彥昌成婚產子,觸犯天條,被兄長二郎神壓在華山之下,聖母侍俾靈芝留下陪伴她。數月後,聖母誕下麟兒,取名沉香。她恐二郎神會加害兒子,遂託芝把香交昌撫養。沉香長大後與昌繼室王夫人所生的弟弟秋兒,因閃避太師之子秦官保的襲擊而令他撞牆而死。太師誓拿沉香填命。王夫人為了沉香 ...

沉香劈山故事

  1、從前有個書生叫劉彥昌(也有叫劉向,字彥昌),上京趕考時,順道登華山一遊。華山上有一座神廟,廟神三聖母(也叫華嶽三娘) 是玉帝的外甥女,妹妹。她美麗善良多情,自從被王母派遣到華山後,一直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這天,她正在廟中吟歌漫舞,消磨時光,突然發現一個書生跨進了廟門。她急忙登上蓮花寶座,化為一尊塑像。 ...

沉香劈山是哪個朝代的故事

  沉香劈山救母最早見於失傳的元明雜劇《沉香太子劈華山》,大團圓結局反映出大眾的期盼,皮黃戲《寶蓮燈》定形於小說《西遊記》廣為流傳之後的清代,至今可見的還有清朝無垢道人的《八仙得道傳》,三聖母被壓的是泰山,幫沉香的是八仙,但書中並沒出現寶蓮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