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節人們在乞巧七姐,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乞巧,中國歲時風俗,是七姐誕(七月七)的一項習俗。農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據說,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婦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傳統民間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乞巧節是乞巧什麼 乞巧是什麼意思
“乞巧”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巧藝的意思。婦女們的心靈手巧,大都是透過做針線活體現出來的。七夕時穿針乞巧,自然和織女有著密切的關係。陶宗儀在《元氏掖庭記》(一卷)中記載,七夕宮女們登上高臺,各用五彩絲線穿“九尾針”,比賽看誰最先穿完九個針孑L,先穿好的人便是“得巧”,後穿好的人稱為“輸巧”。明清以後,似乎更流行“丟巧針”的遊戲。
方法是在七月七日這天上午,拿一碗水曝曬,待水面產生一層薄膜後,把平日繡花的針放入碗中,針便會浮在上面。放針的婦女全神貫注地看水底的針影,看針影的形狀,如是花朵鳥獸之形,或者直如針的,便是“乞得巧”,因為這些影子表示織女賜給她一根靈巧的繡花針,可以織出美麗的圖案。如果針影形狀像個槌的,或者彎曲不成形的,就表示放針者是“拙婦”。
乞巧節的乞巧習俗
舊時婦女在七月七日這天,還進行卜巧活動,卜巧是預卜自己是不是巧,能巧到什麼程度?這一活動,一般在白天進行。各地略有差異。
南方卜巧一般隔日取井水,需露宿庭院一夜,於此日在曝日下,投小針浮於水面,漸漸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絨,粗如椎,確定卜女之巧與拙。
北方卜巧,也有用水投針,還有用麥粒卜巧的。隔日取種麥於小瓦器內,放至庭院宿一夜,民間稱五生盆。到七夕這天,擺一大方桌於庭內,設香燭、果酒等,卜巧女先脆拜,祈禱,後在小瓦器中抓一把種麥撒於桌上,視其形確定卜女巧與拙。不管是用水投針,還是撒麥粒,每個女子在放針、撤麥粒時都異常虔誠,暗暗祈求織女保佑自己。精明能千的姑娘將針輕輕放於水面,針就浮起,盆底出現美麗的太陽射針的影子。笨手粗心的,放針不平,針就下沉水底。同樣,撒麥粒,心靈手巧的姑娘一把麥粒在手掌可掌握不同粉力點而撤出美麗、複雜的圖案,而笨手粗心的姑娘一把麥粒或用力撤,或輕輕撒,不是撒不出成一堆,就是散得滿案不成圖案。卜巧時,往往勝者拍手欣笑歡樂,敗者沉默不語,悄悄走開。
七月七日,婦女們向織女乞巧的風俗形成以後,幾千年來,上至宮廷,下至民家,一直傳承到清代末年。由於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接觸西洋文化,開始向封建文化衝擊,特別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和後來爆發的“五四”運動,婦女解放運動興起,把過去那種寄希望於幻想乞求的做法變為實際的改革行為,婦女們紛紛起來為爭取女權而鬥爭,乞巧、卜巧的風俗才逐漸走向消亡。解放後,中國婦女和男人一樣致力於祖國建設大業,婚姻自主和政治地位都有了法律保障,因此舊時的析拜織女的乞巧活動,已成為歷史的記載。而每至七月七日這天,人們用水投針或吃巧果,以及人們津津有味地向孩子們講述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只是作為一種娛樂享受,對美好傳說故事的緬懷而已。
乞巧節的傳說
牛郎是人間一個勤勞善良的小夥子,自幼失去父母,與哥嫂一起生活,哥哥雖愛弟弟,但惹不起狠心的嫂嫂。牛郎每天,放牛砍柴,忙個不停,卻餓一頓,飽一餐的,日子過得很不舒暢,眼看牛郎長大了,哥嫂的財產也豐厚了,人們都說豐厚的。財產是牛郎辛勤勞動的果實。嫂嫂怕牛郎提出成家平分家產。所以就早早提出分開過日子,誰知善良的牛郎一口管應,並說什麼也不要,只要那頭日夜陪伴他的老牛。
沒想到那頭老牛是條仙牛,一天忽然開口了,他說,天上的織女要到河裡洗澡,到時只要把她的衣服拿掉,織女就可以做牛郎的妻子。牛郎按照老牛的指點藏在河邊的葦叢中,認準了織女,忽然跑過去抱住她的錦繡衣裳,眾仙女嚇得披上衣服遠走高飛唯有織女羞答答不知如何是好。牛郎送上衣服並向織女求了婚。牛郎的舉動很象少數民族中的搶親,但織女見牛郎是個老實善良的後生,也就答應了。婚後,男耕女織,日子過得十分美滿,還生下一男一女。後來老牛生病了,臨死前它又一次說話了,它要牛郎把它的皮剝下,緊急時披在身上會有用處。老牛說完就死了,牛郎照老牛的話將皮剝下藏了起來。
織女原是天帝之女,怎可到人間與凡人成親?王母娘娘十分生氣,命天神天將下凡抓織女迴天宮。牛郎從地裡回來不見了織女,萬分焦急,他突然想起了老牛的矚咐,急忙用籮筐挑起一對兒女,披上牛皮出門。不覺頓時身輕如羽,飛上天空,眼看就要追上織女,孩子們高興地直喊媽媽。王母娘娘急了,連忙拔下頭上的金替橫空一劃,眼前立刻出現了一條波濤滾滾的大河。一對美滿的夫妻被拆散在天河兩岸。
織女氣得甩掉了王母娘娘讓她織布的梭子,以怠工與王母娘娘對抗,終於王母娘娘讓了步,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見一次。
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節”,也稱為“乞巧節”、“女兒節”、“少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是古代少女、閨婦最重視的節日。如今“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節”民間又稱為“中國情人節”。
七夕,原為乞巧節。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是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節俗是曬經書及衣裳,以向雙星乞願和穿針乞巧。“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對時間、對數字的崇拜。
農曆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織女七姐,虔誠地陳列花果、女紅。各地民俗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曬書、曬衣、為牛慶生、吃巧果等等。乞巧節,乞巧有一種是“卜巧”,用卜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
吳地民間在七月初七夜,向織女乞求智慧和技藝的“乞巧”習俗。先時,用茶杯盛井水與河水混合的“鴛鴦水”,置於庭院承接露水攪和,日照後水面生膜,姑娘們將小針投入,浮於水面,視水底針影。如針影呈雲龍花草狀即為“得巧”,而似椎杵狀者為“拙巧”。
七月初七,吳地有各色各樣巧果可買。
農曆七月初七,正是盛夏。晚上,天上繁星閃耀,一道銀河橫貫南北。銀河的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牛郎織女”傳說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
相傳,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女子在這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向她求賜美滿姻緣。傳說,七夕的夜晚,不僅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在瓜果架下可聽到兩人相會時的脈脈情話。也許,這就是七夕成了“中國情人節”的由來
每年在七月初七,蘇州會舉辦各種相親、聯誼活動,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乞巧節
七月七日,習稱七夕、七月七,相傳為牛郎、織女雙星相會之日,故亦稱雙星節、情人節。這個傳說雖在《詩經》中就已肇其端,但當時並無七夕渡河的記載,到漢代《淮南子》中始有“烏鵲填河而渡織女”之說,《風俗通》亦記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從東漢崔C85C的《四民月令》和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 ...
珠村乞巧節將於28日結束。資訊時報小編 巢曉 攝
“廣州乞巧文化節”正在爭取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小編昨日從廣州乞巧文化研討會上獲悉的。有專家建議,在乞巧文化節的舉辦地——天河珠村,打造傳統文化一條街,並建設乞巧文化博物館,吸引廣大市民前來參觀旅遊。
乞巧文化節於8月23日在天河珠村開 ...
中國農曆的7月初7,是中國民間的乞巧節,傳說這一天,也是天上牽牛星與織女星相會的日子。
上古的時候,天空碧蘭如洗,一點雲彩也沒有。天帝覺得太單調了,就吩咐他的7個女兒紡紗織布,給“天”做件衣服。7個女兒織出的布不是灰色就是白色,還是很單調。7姐妹中最小的妹妹是個有心的人,她在花園裡發現一種開著7種顏色 ...
每逢農曆二月初二,磁州附近山村有姑娘們過乞巧節的習俗。這一天,姑娘們可自由結伴,穿上好衣裳,帶好小米、白麵、油、鹽及鍋、碗、盆、勺等工具,一起上山野餐,這就是磁州古時流傳下來的"姑娘二月二吃乞巧飯"習俗。姑娘們上山後,找一野餐的合適地點,然後壘灶、安鍋、煮飯,燜小米飯、包水餃、熬米粥均可。 ...
過去7月7日晚,姑娘們歡聚在葡萄架下或者空場上擺上香蠟供果,坐在一起念唱:“7月7日呼兒咬,梧桐樹上花兒開。花兒開,花兒擺,我把七姐請下來。清清水,清清水,我和七姐同洗腿。桂花油,桂花油,我和七姐梳光頭。一碗茶,一碗茶,我和七姐把話拉。”傳說七姐臨凡,會給每個姑娘增添聰明和才藝。有的還當場表演剪紙、結線絛 ...
農曆七月的傳統民俗活動是初七的乞巧節,又稱女兒節、情人節、雙星節。今年的乞巧節是在公曆8月4日。
浙江自古種桑養蠶,繅絲織棉,是女都要當戶織,家家都有機杼聲。帝皇們要穿江浙的綾羅綢緞才顯華貴,隋煬帝把運河從北京挖到了杭州,宋高宗把皇宮建到了浙江,使浙江的絲織業更得發展,也使江浙婦女的經濟地位比其它地區 ...
七夕乞巧節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乞巧節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