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節的風俗有哪些 乞巧節的民間習俗
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在月光下襬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裡,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參加拜織女的少婦、少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辦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禮拜後,大家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唸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君,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
食巧果
食巧果是七夕節的習俗.在民間,七月也被稱為巧月,七夕也被稱為巧夕。南宋詩人劉克莊有詩道:“粵人重巧夕,燈火到天明。”明代文學家何景明也有詩寫道:“楚客羈魂驚巧夕,燕京風俗門穿針。”七夕這一天大概沒有什麼是不寓意於巧的,因而也有巧果,即用麵粉條做成花式的油炸食品。《北京歲華記》記載:“七夕宮中最重,市上賣巧果,人家設宴,兒女對銀河拜。”大概就是取合於巧夕的意思。江蘇崇明一帶,七月七這一天吃餃餌,用面裹餡油炸後食用,名叫吃巧。武進士及大夫之家留下的傳統習慣,在這一天也必吃巧果,以標誌時令。在吳地,七夕之前,市場上就已經有巧果出售了,是用麵粉和糖在油中煎炸而成的,吃起來脆香可口。
穿針乞巧
穿針乞巧這種節日習俗始於漢代,盛行於南朝期間,是最早的乞巧方式。穿針分為兩種,一種是七夕當晚,姑娘們聚在月光下面,藉著月光穿針引線,哪位姑娘可以穿過去,便是得巧了。 另一種是在七夕那天的中午,姑娘們將針投在水面上,觀察針在水中的影子,來看自己是否得巧,這被稱之為浮針或投針。
最早的穿針、浮針以及投針都是在月下進行,乞巧活動都在七夕當晚舉行。隨著習俗的不斷髮展,當中有些習俗發展為在七夕中午進行,以觀測太陽投射的影子。早先的月下穿針,是伴隨著穿五孔針、七孔針、九孔針的傳說,乞巧活動將女紅才藝與遊戲化的競賽結合在一起,充滿了競技的意味,在比賽過程中得到巧,也有實至名歸之感。而後代的浮針、投針,則更似占卜,是否得巧更多取決於運氣,這使得許多小姑娘都產生了患得患失的感覺。
蜘蛛乞巧
蜘蛛與七夕乞巧關係頗深。究其原因,大致有三點:一是秋初,蜘蛛正活躍,要它織網,一般不會令姑娘們失望。二是蜘蛛織網,織女織布,同是巧手。女子們看不到織女織的布,那麼就看看蛛網,希望能得到某種啟示,某種靈感,或感受到蜘蛛織網的靈妙之氣,使自己的織布之技,有所提高。三是古有“蜘蛛集而百事喜”之說,民俗中有蜘蛛預兆喜事的說法,乞巧時用蜘蛛,也可增加喜慶氣氛。用蜘蛛驗乞巧結果,也有諸多不同。
拜魁星
舊時讀書人有拜魁星的習俗。拜魁星和拜織女一樣,都是在月光下進行。祭拜時常玩一種“取功名”的遊戲助興,用桂圓、榛子、花生三種乾果,分別代表狀元、榜眼、探花三甲,其中一個人手拿三種乾果各一顆,往桌上投,隨它自己滾動,看哪一種乾果滾到某人面前停下來,那麼那個人就代表那一種鼎甲,一直到大家都有功名為止。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爺就是魁鬥星,廿八宿中的奎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因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運,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讀書人都鄭重地祭拜。
1、庭院設供。每逢乞巧來臨,人們都要將庭院灑掃乾淨,院中張掛錦彩,陳設香案,獻供花果飲食。
2、穿針乞巧。七夕之夜,婦女們對著新月穿針,展示技藝,乞巧求福,順利穿過者為得巧。當然所穿之針並非通常的縫紉用針,而是專門製作的多孔之針,或用名貴的金、銀、鍮石(黃銅)等材料製成。魏晉以前多為五孔針和七孔針,盛唐以來皆用九孔針。
3、拜月祈願。七夕之夜,人們均可在月下祀拜祈願。相傳是夜牛郎、織女銀河相會時天門開啟,於此時祈願是最為靈驗的。七夕祈願最有名的例子應是唐明皇與楊貴妃之事。
1、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稱為“得巧”。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還有說法為中午捕蜘蛛)
2、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3、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4、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節”,也稱為“乞巧節”、“女兒節”、“少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是古代少女、閨婦最重視的節日。如今“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夕節”民間又稱為“中國情人節”。
七夕,原為乞巧節。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 ...
☆乞巧節
七月七日,習稱七夕、七月七,相傳為牛郎、織女雙星相會之日,故亦稱雙星節、情人節。這個傳說雖在《詩經》中就已肇其端,但當時並無七夕渡河的記載,到漢代《淮南子》中始有“烏鵲填河而渡織女”之說,《風俗通》亦記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從東漢崔C85C的《四民月令》和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 ...
珠村乞巧節將於28日結束。資訊時報小編 巢曉 攝
“廣州乞巧文化節”正在爭取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小編昨日從廣州乞巧文化研討會上獲悉的。有專家建議,在乞巧文化節的舉辦地——天河珠村,打造傳統文化一條街,並建設乞巧文化博物館,吸引廣大市民前來參觀旅遊。
乞巧文化節於8月23日在天河珠村開 ...
中國農曆的7月初7,是中國民間的乞巧節,傳說這一天,也是天上牽牛星與織女星相會的日子。
上古的時候,天空碧蘭如洗,一點雲彩也沒有。天帝覺得太單調了,就吩咐他的7個女兒紡紗織布,給“天”做件衣服。7個女兒織出的布不是灰色就是白色,還是很單調。7姐妹中最小的妹妹是個有心的人,她在花園裡發現一種開著7種顏色 ...
每逢農曆二月初二,磁州附近山村有姑娘們過乞巧節的習俗。這一天,姑娘們可自由結伴,穿上好衣裳,帶好小米、白麵、油、鹽及鍋、碗、盆、勺等工具,一起上山野餐,這就是磁州古時流傳下來的"姑娘二月二吃乞巧飯"習俗。姑娘們上山後,找一野餐的合適地點,然後壘灶、安鍋、煮飯,燜小米飯、包水餃、熬米粥均可。 ...
過去7月7日晚,姑娘們歡聚在葡萄架下或者空場上擺上香蠟供果,坐在一起念唱:“7月7日呼兒咬,梧桐樹上花兒開。花兒開,花兒擺,我把七姐請下來。清清水,清清水,我和七姐同洗腿。桂花油,桂花油,我和七姐梳光頭。一碗茶,一碗茶,我和七姐把話拉。”傳說七姐臨凡,會給每個姑娘增添聰明和才藝。有的還當場表演剪紙、結線絛 ...
農曆七月的傳統民俗活動是初七的乞巧節,又稱女兒節、情人節、雙星節。今年的乞巧節是在公曆8月4日。
浙江自古種桑養蠶,繅絲織棉,是女都要當戶織,家家都有機杼聲。帝皇們要穿江浙的綾羅綢緞才顯華貴,隋煬帝把運河從北京挖到了杭州,宋高宗把皇宮建到了浙江,使浙江的絲織業更得發展,也使江浙婦女的經濟地位比其它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