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二十三過小年歌謠+二十三糖瓜粘的童謠

二十三過小年歌謠 二十三糖瓜粘的童謠

  二十三過小年歌謠 二十三糖瓜粘的童謠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過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打發灶王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到了三十掛門神。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割大肉,二十七殺小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對聯貼門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二十三,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

  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打酒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貼門旗兒(春聯);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

  其他關於過年的童謠

  貼門神的童謠

  門神門神騎紅馬,貼在門上守住家。門神門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

  過年回孃家的童謠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前唱大戲,傻閨女請女婿,小外孫也跟去。笑呀笑,唱呀唱,鬧呀鬧,跳呀跳,新年要來到。閨女要花戴,男孩要放炮,小閨女嚇一跳,快快逃,炮傷人不得了。老奶奶說:女孩可愛手頭巧,男孩上房愛爬高,老爺爺過年要戴皮氈帽,老奶奶過年要穿花棉襖,小閨女過年戴紅花好,小男孩手揚香火去放炮。過年平安要走順道,老老少少歡樂度逍遙。

  大年初一拜年的童謠

  大年初一就是好,老老少少起得早。穿新衣,戴新帽,烘年火,放鞭炮。烤罷年火往家跑,拜罷年來興致高。一拜爺爺福壽高,二拜奶奶永不老,三拜爹爹身體好。全家老少都拜了,歡歡喜喜吃年糕

  小孩過年的童謠

  初一初二磕頭兒,初三初四耍球兒,初五初六跳猴兒。

  開年童謠

  正月初一拜新年,腰裡裝滿長歲錢。二月初二龍抬頭,一家閨女百家求。三月初三蟠桃會,壽桃壽麵慶百歲。四月初四娘娘花,天后廟裡把香插。五月初五端陽節,雄黃藥酒避蛇蠍。六月初六曬穀秀,春打六九頭,防蟲多放衛生球。七月初七天上牛郎會織女,無情隔斷好夫妻。八月初八是金秋。

  小年對聯

  舊時用以祭灶的聯語,最常見的就是印在灶神畫像兩旁的五言短聯,句為:

  上天言好事;

  回宮降吉祥。

  常見的聯語還有:

  灶祀黃羊,早辭殘歲;

  禪浮緣蟻,以待來年。

  焦達峰,原名大鵬,湖南瀏陽人。1911年武昌起義後,和陳作新於10月22日率領新軍攻佔長沙,次日成立湖南軍政府,被推為都督。同月31日與陳作新同時被害。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烈士。他生於清光緒十二年臘月二十三日(1887.1.16),改名達峰時,撰嵌名聯釋義並述志,聯雲:

  達向九霄雲路近;

  峰高五嶽眾山低。

  另有自題聯雲:

  一點心思,做出千年事業;

  兩個目的,看破萬里乾衝。

  老舍是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其代表作為《駱駝祥子〉、《龍鬚溝》、〈茶館〉、《四世同堂〉等。他生於清光緒二十四年臘月二十三日(1899.2.3)。早年有自題聯雲:

  報國丈章尊李杜;

  攘夷大義著春秋。

  老舍先生的書齋名“古硯書房”。曾自題一聯激勵自己為學認真,創作嚴謹。聯雲:

  付出九牛二虎力;

  不作七拼八湊文。

  國畫家李國維生於民國三十四年臘月二十三日(1945.2.5),六十壽辰時有賀聯雲:

  木子生辰,小年前五逢大寒,寒梅風節勁,勁吟國重驚翰苑,祭灶金樽融厚誼;花甲壽誕,盛賓後三值立春,春暉雲情暖,暖繪維新耀畫壇,祝嘏玉版留返庥。

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順口溜 春節歌謠二十三過小年

  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順口溜 春節歌謠二十三過小年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你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順口溜是民間流行的一種口頭韻文,句子長短不齊,純用口語,念起來很順口。”我們以為把當代流行的這種語言現象稱作“民謠”可能更為貼切一些。所謂“民謠”,即“民間歌謠,多與時事政治有關”。如此稱說,有如下理由:

  一是它來自民間,又在民間廣為流傳,實乃“民”之家族成員;

  二是現今的這些“順口溜”主要是反映諷刺社會的諸多不良現象,多與時事有關,在褒貶意義上有鮮明的傾向性,與“民謠”定義相吻合。

  所不同之處突出在一“新”字上。由於這類民謠主要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出現的現象,是伴著中國改革開放而興起,是新時期的“語言產物”,且方式上有其獨特性——人們只是口頭說講,而不以音樂的形式唱誦——因此,我們冠以一“新”字,謂之“新民謠”,以示區別傳統民謠。

  當代中國“新民謠”所以如此“發達”,除了深刻的社會原因之外,其載體——語言——形式的特點也是“功”不可沒的。從上述所舉的眾多例證來看,新民謠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易於上口,悅耳響亮,好念好記,且幽默詼諧,生動形象。

  正因為如此,新民謠傳播起來快速、廣泛。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來看,新民謠從語音、語法到修辭都表現出一套完善的系統特色。

  小年風俗有哪些

  祭灶王

  祭灶,是小年這一天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掃塵土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從二十四開始一直到除夕,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這天都要打掃環境,清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過了小年,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

  吃灶糖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過小年時,人們會買糖瓜、關東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爺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吃餃子

  小年那天除了要祭灶,民間還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麵。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

  做米餅

  農曆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二十三過小年

  二十三過小年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附:掃塵

  到了臘月,家家戶戶都準備過年了。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在北京,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

  掃塵主要是將家裡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裡的床鋪傢俱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新貼的春聯,鮮豔奪目,顯示著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靈活現的門神,抬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著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小年十三還是十四 十三小年十四小年有什麼講究

  過小年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   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小年的習俗,稱作小歲。到了宋代才提出真正意義上的小年,並且時間很明確地定在臘月二十四。而在清代乾隆之後,皇家在臘月二十三舉行臘祭大典,順帶祭祀灶神,後民間也仿效皇家習慣在臘月二十三祭灶。從此,就形成了小年在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並存的局面,但都是小年。   二十 ...

為什麼有的地方十三小年

  有的地方二十三過小年的原因是不同的地方習俗不同,任何風俗的流行都有一個過程,由於這個變化是從北方的皇宮開始,北方小年多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多在臘月二十四。   小年的主要習俗活動有兩項:祭灶和掃年。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等。 ...

臘月二十三糖瓜童謠 十三糖瓜下一句是什麼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童謠 二十三糖瓜粘下一句是什麼   過年的老北京首童謠: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   臘月二十五,炸豆腐;   臘月二十六,煮白肉;   臘月二十七,殺公雞;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臘月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

十三糖瓜歌謠全篇 兒童過年歌謠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歌謠全篇 兒童過年歌謠二十三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過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打發灶王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到了三十掛門神。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二十五掃塵土, ...

十三糖瓜歌謠 十三糖瓜中的糖瓜指的是

  二十三糖瓜粘歌謠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過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打發灶王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到了三十掛門神。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割大肉,二十七殺小 ...

十三糖瓜歌謠

  1、二十三糖瓜粘的歌謠是: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2、二十三又稱小年,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中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民謠中“二 ...

十三糖瓜指的是臘月二十三這天的什麼習俗 十三糖瓜是什麼意思

  二十三糖瓜粘指的是臘月二十三這天的什麼習俗 二十三糖瓜粘是什麼意思   吃灶糖。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過小年時,人們會買糖瓜、關東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爺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灶糖是古老的傳統名點,既是春節年節食品又是祭祀用品。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三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小年,這一天的習俗是“送爺”,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