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五洩觀瀑節

五洩觀瀑節

  五洩是浙江省省級風景區,景區內主要景點有:五洩、五洩禪寺、七十二峰、三十六坪等。 五洩,即為上下相連的五道瀑布。五道瀑布或水流平緩、或水流飛濺、或排山倒海,各不相同,各有精彩。

  每年四、五月份,由於江南雨水充沛,五洩瀑布猶為壯觀。

  此間舉行的觀瀑節,讓遊客能強烈感受到五洩的美。

黃河小浪底觀瀑節

  是河南省又一新的獨具特色的"旅遊節慶產品",利用黃河小浪底水庫一年一度的調水調沙生產活動,連續"策劃組織黃河小浪底觀瀑節,並把這一節慶活動固定下來,辦成河南旅遊的一個新品牌",每年黃河小浪底"觀瀑節"定為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黃河小浪底風景區成立於2000年6月,是黃河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小浪底大壩落閘蓄水後形成的一個高峽平湖式的特大型風景區,也是河南"三點一線"精品線路上的"珍珠"。風景區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區域內形成了中國北方最大水面,其面積約為300平方公里。風景區共分4個片區(三門峽大壩片區、荊紫山片區、八里峽片區和小浪底大壩片區)、13個景區、113個景點,整個景區港灣交錯、山水交融、風光旖旎,構成了一幅山清水秀、北國風光--黃河小浪底的新畫卷。

  根據黃河防總的要求,2006年黃河調水調沙自6月10日起進行,預計7月5日左右結束。調水調沙期間,小浪底水庫下洩流量由2000m3/s逐漸增大至3500 m3/s,最大下洩流量達4000 m3/s,庫水位下降30m左右。由於水流速度快、庫區水位落差大,展現出滔滔黃河一瀉千里、驚濤拍岸的壯觀場面。

  在"觀瀑節"期間,"兩岸三市四方"準備了多種富於濃厚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紀念品展銷及旅行商業務洽談會等。

  

  黃河小浪底

文言文觀第五洩記

  從山門右折,得石徑。數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 疾趨,度石罅,瀑見。石青削,不容寸膚,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後注,水態愈偉,山行之極觀也。遊人坐欹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語。時夜已午,魈呼虎之聲,如在床幾間。彼此諦觀,鬚眉毛髮,種種皆豎,俱若鬼矣。 選自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記表達了什麼感情

  透過記夢來抒寫對亡妻真摯的愛情和深沉的思念。   觀第五洩記,選自《西湖記述》,即《武林掌故叢編》第二集,由明代袁宏道所作。詩人十九歲娶王弗為妻,二人恩愛和睦,感情篤厚。王弗隨蘇軾官居京師,不幸於宋英宗治平二年五月亡故,先葬於汴京西郊,次年歸葬故里四川眉州東北之彭山縣安鎮鄉。這首詞即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 ...

楊箕村賽龍舟鬥包粽

     有廣州人家廟之稱的五仙觀,越秀區舉辦了“‘粽’情端午幸福相約”的街坊聯歡活動,轄區內的“中國好人榜身邊好人”、第四屆廣州市道德模範、街坊遊客等200多人參加了活動。在現場,舉行了“包粽比賽”、“剪紙比賽”、“漢服情景劇”等活動。最熱鬧的當屬四個“家庭”的包粽比賽,比技藝、比速度、比重量。光塔街家庭在 ...

岳陽民俗文化:洞庭

  東洞庭湖是我國7處被列入溼地公約的國際重要溼地方一。每年10月到上3月,有217種鳥類共1000萬隻候鳥在這裡越冬。白鶴、白鸛、灰鶴、小天鵝、白鷺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在東洞庭湖隨處可見,很受國際關注,且很多已宣佈為瀕危的鳥類如白頭鶴、大鴇、鴻雁、小額雁、青頭潛鴨等在東洞庭湖也不難到。岳陽市東洞庭湖國家 ...

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觀鶴節是在城慶三百週年的基礎上創辦的,首屆始於1992年,至今已舉辦11屆。它是集招商引資、經貿洽談、產品展銷、文化活動、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大型國際性商旅文化節慶。觀鶴節以鶴為媒,以“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文體搭臺、經貿唱戲”和“團結、友誼、合作、發展”為宗旨,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為 ...

  觀湖節舊俗八月十八為潮神誕辰,人們多去鹽官觀海潮,現代更加興盛。辛亥革命前,地方官於是日備三牲香燭,在鎮海塔旁之大觀亭內祭潮神,朝廷有時亦派大員在海神廟致祭。 ...

農曆七月十是什麼節日 農曆七月十是中元

  農曆七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石鼓節、地關節或齋鼓節,是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區是七月十四日),每年有上元節、下三元節。它是中國文化圈和海外華僑區的一個傳統文化節日。祭祀死魂、掛河燈、燒紙錠的民俗,除夕、清明、重陽三個節日,都是祭祖的傳統節日。   在漢代,中元節是一 ...

七月半鬼的來歷 七月十為什麼是鬼

  七月半鬼節的來歷 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人稱鬼節。這個鬼節也是眾多的華人節日中規模最大,花錢最多的一個節日。中元節,也是佛家的“盂蘭節”。七月半起源於亡靈信仰和祖先崇拜和目蓮救母的故事。“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祀祖成為古代宗教生活的兩大要務。對於庶民百姓來說,祖先與自己相連,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