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行相遠+的意思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行相遠 的意思

  人出生之初,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出自《三字經》的第一段,啟示: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瞭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等特點,使其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合稱“三百千”。《三字經》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意思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翻譯:人出生之初,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

  2、出處:《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思想碎片:孔子說過“人之初,性本善”嗎?

  《三字經》開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的後半段是孔子說的,但是,“人之初,性本善”是誰說的呢?孔子沒說,孟子也沒說,荀子明白主張“性惡”,更不會說了。這句話其實是宋代人說的。我們不談哲學史上的複雜問題,單看這句話,立刻可以察覺“人性本善”的概念有兩大盲點:一是在經驗上缺乏佐證。試問每天電視及報紙的新聞中不是充斥著各種罪惡行徑嗎?有誰是本善的?如果“本善”是指出生時原本天性是善,一進入社會就被汙染了,那麼試問,組成社會的成人不也是本善的嗎?若把責任推到過去,那麼過去從第一個人出現以來,不也是本善的嗎?當然,我們同意人性非常複雜,而“本善”只是描述其主要特質,用以區別人與禽獸之別。但是,為了區別人與禽獸,不可說一邊本善,另一邊本惡,因為禽獸根本沒有善惡問題。只可以說“人有可能行善”,而禽獸與善惡無涉。既然如此,何必用“本善”來混淆視聽?第二個盲點是:善與惡都是價值上的概念,而任何價值之呈現,皆以“自由選擇”為前提。那麼試問:在一個人尚未有能力作自由選擇的年幼階段,怎樣判斷是“本善”?然後,一個人成長到可以自由選擇的時候,這種自由必然是同時向善與惡開放的,亦即任何自由的行動都可能導致善,也同樣可能導致惡。如此一來,說“本善”只是一句空話而已,無法透過邏輯的檢驗,亦即:善以自由為其前提,而自由這個前提又無法保證人一定會行善。因此,從邏輯角度來看,人性本善無法成立。向善而非本善批評“人性本善”的想法,是為了迴歸孔子的哲學立場。依我們對《論語》的研究,可以肯定孔子的觀點是“人性向善論”。以下試加以說明。首先,人的特色在於自由,自由是一種動力狀態。其形式是以“知、情、意”的結合為前提,譬如:我知道某事是對的,我喜歡做某事,以及我選擇做某事,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至今仍是一個無解的奧秘,而三者配合起來所提供的機會,就是自由得以運作的條件。我所說的“向”,就是指“自由”而言,它是由真誠所覺察的內在力量,要求我去實踐“應該”做的事。應該做的事,即稱為“善”,這一點稍後會再加以解釋。那麼,為何說“向善”?因為知道什麼事應該做,並不保證真的會去做,否則自由豈不是假的?不過,雖然人有自由,當他選擇不做該做的事,或者選擇做不該做的事時,內心仍會有“不安”或“不忍”的感受。這正是儒家思想的關鍵所在。自由加上不安或不忍,就是向善。如果進而質疑:是否每個人所不安、不忍的情況都一樣?答案是:“都不太一樣。”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從相近到相遠,就是不能說“相同”。既然如此,人性安在?事實上,“向”字就肯定了每個人的不安、不忍,必有程度強弱之異。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幸福家庭,看到別人的小災、小難很容易於心不忍;反之,一個人從小飽經憂患,就可能要碰到悲慘之極的人,才會於心不忍。就他們都“可能”不忍來說,可知都是屬於“人”的一類;就他們不忍的情況有差異來說,可說是“向善”而非“本善”。這裡的關鍵在於“真誠”。許多時候,我們看到人情險惡,人間猶如叢林,那是因為人們忽略了內心真情,再一路走偏,愈陷愈深,就像孟子所謂“牛山之木”(《孟子·告子上》)的比喻,一座草木盛美的山,如果“旦旦而伐之”,每天每天地去砍伐它,最後成了寸草不生的禿山。但是,每座山原本都有“可能”長出花草樹木的!換言之,對人而言,性即向,向即性,所向者就是善。


意思

  1、“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每個人生命剛開始的時候,也就是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2、出自《三字經》,《三字經》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   3、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 ...

是什麼意思

  1、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人出生之初,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2、三字經   【作者】王應麟 【朝代】南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 ...

的意義

  “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人生命開始,其本質都是善良、純真、溫厚的,沒有任何邪惡、虛假、欺詐。特別是中華民族歷來的優良傳統和美德就是和善,包括和諧、善良。而善良人皆有之,善良是人性的根與本,是一種智慧、遠見、自信、沉穩和精神力量的表現。人們頌之如生命的黃金、稀有的真珠、永恆的太陽。善良除以善為根與本外,必須有 ...

如何解釋

  人之初性本善可解釋為每個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   1、人之初性本善即說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出自王應麟所著《三字經》。   2、王應麟是南宋官員、經史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慶元府鄞縣人,理宗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 ...

意思是什麼

  1、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2、這句話出自《三字經》,作者是王應麟。   3、部分節選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 ...

全文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2、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3、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4、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5、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6、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8、為人子, ...

是誰說的

  人之初性本善是清代文學家詩人王應麟說的,出自他的《三字經》。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剛剛初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全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一本給小孩子啟蒙用的讀物。   這句話是與孟子的性善論相一致,都認為人在剛出生時,天性就是善良的,只是後天處的環境、受到的教育不同,於是人的性格就發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