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長期的歷史程序和積澱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文化、民族習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等共同特質,是指民族傳統文化中維繫、協調、指導、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
基本特徵:民族性、時代性、歷史傳承性、自覺能動性、開放性。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長期的歷史程序和積澱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文化、民族習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等共同特質,是指民族傳統文化中維繫、協調、指導、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
基本特徵:民族性、時代性、歷史傳承性、自覺能動性、開放性。
緙絲藝人王玉祥指導王浩然製作緙絲作品 王浩然,江蘇南通人,緙絲工藝傳承人王玉祥之孫,傳統紡織研究者。
離開北京已經幾個月了,像大多數傳統文化傳承人一樣,27歲的王浩然也在糾結與矛盾中。
一方面,他們需要成功的市場運作,讓更多人認可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能進一步提高技藝,將傳統的燦爛更充分地釋放出來。
但,你只能選擇其中之一。這意味著,你將拋棄也許是更好的那個選擇。
這不是一個能十年磨一劍的時代,各方面的壓力與誘惑,讓你難以靜下心去,滿懷敬意地沉入創作中。
於是,王浩然回了南通,為了一片天空,那是數千年的輝煌與堅持,是多少代巨匠們尊嚴的凝聚,他們曾一生坐在織布機前,聽著單調的軋軋聲,他們將魂魄與精神也織進了纖緯中,無論時光怎樣流逝,無論滄桑如何變換,他們留下的作品卻依然能感動我們,依然能讓我們熱淚盈眶。
緙(音刻)絲,太多的人已經忘掉了它的讀音,然而,那其中所蘊含的,卻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工藝精神。難道,在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上,我們真的要徹底遺忘它嗎?真的要徹底抹去這段記憶?一個失去靈魂的現代化,又該如何安放我們的精神家園?
王浩然堅持著,在這份堅持中,有蒼涼與悲壯。
緙絲並不神秘
所謂緙絲,是一種傳統的蠶絲紡織技術,呈現出雕琢鏤刻般的效果,雙面皆有立體感。
緙絲並不神秘,它用“通經回緯”技術,即梭子在經線中穿梭,在有圖案的地方,不貫通全幅,而是用小梭子挖織,使織物的色與色之間呈現斷痕,類似雕刻,也叫“通經斷緯”,但說“斷緯”不科學,因為緯線並沒斷,應是“回緯”。
回緯的作用在於:老式織布正面乾淨,但背面凌亂,而回緯法讓正反面都一樣。
緙這個技術很早就有,在古希臘,緙毛技術7000年前就已存在,新疆出土過戰國時期的緙毛織品,從理論上講,此時緙絲也應出現了,但絲織品很難保護,所以在考古中尚未發現相關證據。
中國人獨有的合花線
在緙絲中,“合花線”技術是中國獨有的,什麼是合花線?比如織一朵牡丹花瓣,從大紅到白之間,要逐步過渡,一般紡織是用過渡色塊來逐級褪暈,而合花線技術可以做成漸變。它用不同顏色的絲線絞捻在一起,彷彿繪畫中調色,所以明代畫家董其昌稱緙絲為“以梭代筆”。
為什麼只有緙絲才有這種技術?因為古代西方紡織用羊毛,印度用棉花,它們都沒蠶絲纖維長,一根絲線是由數毛蠶絲絞捻成的,用合花線技術可以配出各種顏色來。
緙絲在唐代還沒有合花線技術,只能織幾何圖案,多用來做腰帶。到北宋,隨著院體畫派的發展,緙絲開始採用國畫來做底稿,合花線技術能逼真地表現出筆意的濃淡,一下從紋樣製作躍升為藝術欣賞品。故明代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將緙絲與刺繡歸入書畫類,不再當成紡織品。
清晚期宮廷藏品非常差
但到了明清,合花線技術卻很少被使用,因皇家對緙絲需求加大,而傳統緙絲工藝成本太高,一幅製作認真的30×30釐米幅面的作品,熟練工人要忙一個月,故供不應求,當時許多緙絲作品是用筆墨直接畫在織品上,只有特別正式的場合才使用真正的緙絲,比如養心殿、中和殿的殿銘,都用緙絲。
緙絲是藝術品,前人對此頗有共識,比如張大千、於非闇、陳之佛等近代知名畫家,他們在臨摹古人畫作之外,也都曾臨摹過緙絲作品。
清末緙絲技術已有滑坡,到民國時則迅速衰落。一是西方時尚文化衝擊下,江南富有家庭對緙絲的認可度下降,二是藝人生活艱難,為了餬口,便粗製濫造,清晚期皇宮中收藏的緙絲就很差了,民國時緙絲作品質量更差,經常是一個月的活,一星期不到就幹完了。
任何工藝的發展,一定要在社會的繁榮期,藝人無憂無慮,好東西能得到社會的認可,這樣才能進入良性迴圈,否則就成了惡性迴圈,越做越差。
張謇把緙絲帶到南通
緙絲技藝能傳承下來,張謇功不可沒。他當時辦女工傳習所,朋友告訴他清宮當年的緙絲藝人生活艱難,靠拉洋車過活。張謇說如果是女的,可以在傳習所中安排一個職位。可找了兩三個,都是男的。
1914年8月,張謇在南通開了貧民工場,請緙絲、竹編、雕漆等藝人來南通帶流民學手藝,成品以張謇名義做展銷,讓當地鄉紳購買。這樣,緙絲手藝在南通傳承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南通成立了工藝美術研究所,我爺爺王玉祥當年考入了這個所,掌握了緙絲手藝。合花線手藝在宋緙絲技藝中有,在明緙絲技藝中則少用。
上世紀70年代末,一直到1992年,緙絲行業迅猛發展,因為當時日本需求量很大,傳統和服、和服腰帶需用緙絲,那是日本婚服,家家必備。然而,隨著日本經濟滑坡,一般家庭年輕人結婚多租賃和服,緙絲行業遭遇重創。
藝人把織布機當柴燒
緙絲行業有過10多年好日子,最頂峰時,從業人員超過萬人,但產業形態一直不健康。
最主要的問題,是價格體系扭曲。在當時,一根緙絲腰帶出廠價才300元,但日本的銷售價是1萬元,2011年,一套緙絲袈裟國內價格10萬元左右,在日本是150萬元,所以早年的緙絲藝人多成了商人,基本移民去了日本。
銷售緙絲比製作利潤高太多,作坊賺不到錢,缺乏開拓國內市場的能力,所以,日本商人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國內企業之間只好大打價格戰,為進一步降低成本,日本企業開始鼓勵越南生產緙絲,他們人工更便宜,只是目前對一些精妙技法還不掌握,但對中國已形成衝擊。
2007年起,國學熱、“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以下同)保護等,人們對緙絲的關注更多了,媒體也大力扶持,但杯水車薪,市場反響平平。
2005年是緙絲行業最受傷的一年,工人大規模轉行,有的把織機劈了當柴燒。
漂在北京感慨多
2006年,我來到北京,在當今緙絲藝人中,我可能是少有近距離看過唐宋元明清歷代作品的人,而且我一直在研究古代紡織行業,這5年,感觸頗多。
北京有許多拍賣會,瓷器、鼻菸壺也是傳統手工藝,一拍就是幾十萬,可民國緙絲只能賣1000元,拍賣行根本不要。
為什麼?因為活兒太糙。
一是畫稿不行,很多藝人連字都不識,來自農村,他們的審美品位不高,比如“金地牡丹”,藝人做了一代又一代,可那麼豔俗的東西,怎麼可能打動當代人?
二是製作太粗糙,傳統緙絲是皇家專享,是奢侈品,怎麼能按民間土布的方式去做呢?現在一說創新就胡來,用緙絲做比基尼,還搞展示,緙絲原來是做龍袍的,是做這個的嗎?
如果緙絲這樣飛入尋常百姓家,那它就失去收藏價值了,就是垃圾貨,拍賣公司不認很正常。
要想讓人們接受緙絲,就要拿出真正的精品來。所以我決定暫離北京,因為在這裡對做出真正的作品沒幫助。
傳統不能靠口號弘揚
這些年,保護“非遺”的宣傳很多,但具體到南通緙絲上,目前還沒見到什麼實際的幫助,在傳統保護上,我認為應避免三個誤區。
首先,對傳統應有甄別,不能為傳統而傳統,結果搞出許多假傳統。我看過一次牙雕展覽,說實話,還不如不雕,不雕至少不浪費材料。現在一說傳統,就是模仿《清明上河圖》,牙雕、景泰藍、鼻菸壺、玉雕都在做,這兩年又一窩蜂搞《剩山圖》。
第二,應該建立品牌,現在到處評大師,可大師死後怎麼辦?歷史上葡萄常、烤肉季不都是按品牌傳承的嗎?我們亟須一個能更好保護文化創意產業的機制,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個性,日本民藝理論家柳宗悅說過,沒有個性的民族是很容易被遺忘的,過去都說神秘的東方,現在東方為什麼不神秘了?因為個性漸漸消褪了。
第三,傳統不應隨便創新,香奈兒的包至今都在採用東方的絎縫技術,雖然每年都有新款,但經典款永遠不變,現在我們時尚沒做好,經典也沒保證,自然很難。
總之,緙絲不能靠政府養,不能一年做一個,參加個展覽,賣給國家就行了,這是沒出路的,應該找到它的市場。80後並不是不喜歡傳統文化,只要是好東西,什麼時代的人都會喜歡。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0提高到1,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製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員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使用者至上的服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