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及其統一是文學創造的審美價值追求。文學作為認識活動,以內在尺度創造藝術真實,要點是求“真”,體現為“歷史理性”。作為審美活動,文學創作情感的評價物件,核心是尚“善”,體現為“人文關懷”。最終,文學創造還要按照美的規律進行形式創造,為情感評價所把握的藝術真實“造形”,使之成為藝術文字,境界是呈“美”,體現為“文學昇華”。質而言之,真、善、美及文學創造的價值追求。
“真、善、美”及其統一是文學創造的審美價值追求。文學作為認識活動,以內在尺度創造藝術真實,要點是求“真”,體現為“歷史理性”。作為審美活動,文學創作情感的評價物件,核心是尚“善”,體現為“人文關懷”。最終,文學創造還要按照美的規律進行形式創造,為情感評價所把握的藝術真實“造形”,使之成為藝術文字,境界是呈“美”,體現為“文學昇華”。質而言之,真、善、美及文學創造的價值追求。
安貧樂道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處世的態度,它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後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即人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實現,寧願處於貧困惡劣環境。這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普遍價值追求。
孔子所倡導的安貧,更多是一種自我約束的修行J孔子有弟子3000,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顏回又是這72人中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之一。顏回的一舉一動,在孔子看來,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顏回的事例來教育其他學生。
有一次,孔子對學生們說 賢哉,回也!一革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思是 賢德啊,顏回吃的是一小革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孔子十分讚賞顏回的這種品德,這就是安於貧而樂於道。道就是中國士人所堅守的信念和準貝11,是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咬定青山. 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大凡胸懷大志者,都要經過苦讀苦學的漫長階段,若不是生於富貴之家,就要忍受很長時間的貧窮。而士階層撰文或進行學術研究,既無稿酬,也無科研經費,並且若不為官,便無傣祿,即使是取得很大的成就,也未必就能靠此致富。安貧,是他們所必須具備的品德,也是實現理想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曾在《滕王閣序》中抒發胸中抱負 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王勃的安貧偏重於樂天知命,無拘無束,不為外物所累。但他們的去向所在則是樂道,是堅守自己的信念而不斷努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中央政治局圍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進行集體學習。中辦下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有力部署,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指明瞭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立、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