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以弓箭結緣錫伯族男女青年

以弓箭結緣錫伯族男女青年

  錫伯族作為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有著奇異的婚俗,在我們身邊娶親一般都是找一位媒婆下聘後然後找個良辰吉日娶親。而錫伯族卻大大不同,他們從許親到結婚還有很多步驟需要完成。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錫伯族文化吧!

  娶媳婦自然少不了媒婆,錫伯族青年男女建立了愛情關係後,男方就會找一位能說會道的媒婆帶著禮物登門提親,這叫“登門禮”,如果女方家接受了“登門禮”,媒婆就開始頻繁與女方家父母說合兩人的親事,選定吉日正式許親。許親時男方要到女家舉辦一次宴會,宴請女方的親屬,這叫“認門宴”,從此兩家便結成秦晉,開始禮尚往來。

  錫伯族自許親到完婚,還有很多的程式和環節,其中最重要的是訂婚儀式,“行肯協仁”(叩頭禮)。由男方主持,按照女方的要求,在女方家舉行盛宴。這次宴請的客人更多,不僅是請直系親屬,還要請許多旁系親屬。

  宴會上男方的長輩按傳統要給女方送彩禮,一般要給未過門的媳婦兩套衣服或四季配套衣物,給其父母或老人各送一套衣料,有的還要給兄弟、姐妹或重要親屬各送一份禮,以及適當數額的現金。此後,未過門的媳婦還要給未來的丈夫回贈親自制作的鞋襪。叩頭禮標誌兩家已締結婚約,是不能隨便推翻的。叩頭禮上,就要確定婚禮的日期了,此後,男方就要積極做結婚的各項準備工作,給新娘置流行款式的裝飾品,如表、金戒指、金手鐲、金項鍊、金耳環等。

  錫伯族民間流行著一句諺語“春天的清風和煦,秋天的婚禮熱鬧”。錫伯族的婚禮,一般多在深秋或初冬舉行。地裡的莊稼收割完畢,糧倉裡堆滿了金黃的包穀,牛羊肥壯,這個季節是伊犁一年中天氣最好的時候,正是舉行婚禮的好時間。

  錫伯族的婚禮以熱鬧著稱,婚禮前後要進行三天,第一天要在女方家舉辦“阿吉協仁”,在女方家舉行出嫁儀式,舉辦以宴客為主的禮儀活動,喜宴上新郎在岳父的指導下,給長輩和德高望重的老人跪拜敬酒。第二天在男方家舉行成婚大典,即“安巴協仁”。

  錫伯族婚禮除了親戚朋友和街坊近鄰要來幫忙,婚禮前還要聘請奧得爾阿姆(奧父)和奧得爾額妮(奧母)作為迎親老人,在新郎的長輩中,選擇與女方父母輩份相同、年齡相近(講究的還要屬相相同),有一定聲望,善於辭令又能歌舞的男女各一人,作為娶親隊伍的代表,協調解決迎親過程中的各項事宜,6名“打把”的小夥子和幾名年輕姑娘,組成迎親的隊伍。在錫伯族古老傳統中有搶親的風俗,為了增加喜慶的氣氛,錫伯族迎親的隊伍都稱自己是去搶親的,秋天寧靜的鄉村小道上,迎親的隊伍是這場錫伯族盛典的拉幕人。

  您可能還喜歡:

  霸氣的桂西壯族飲酒文化

  獨特有趣的塔吉克族鷹舞

  極具特色的土族房屋建築

  塔吉克族鮮明特點的服飾:高原彩虹

“跳花會”布依族男女青年盛大社交活動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

  “跳花會”是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動,規模盛大,參加人數過千,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透過吹木葉、對歌訂終身。

  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二十一口舉行布依族的跳花會。每逢節日,小女娃們都穿著豔麗的花邊衣服,鎖著極好看的盤花紐扣,小夥子們穿著對襟衫,繫著留須的腰帶,吹著木葉、一個個滿面春風。熱心的阿妹們為小夥子們牽著馬,從五村八寨,從那看不見的半山腰,趕到跳花會地點,那是一個平坦的大草地,旁邊有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北面是滿含花苞的桐樹林。那裡到處是人喊馬嘶,笑語喧譁,少說也有幾千人。牛皮大鼓迅雷般地響震空谷,時快時慢,時抑時揚,加上鏘鏘的饒鈸聲,令人陶醉!場上,男女青年這時一群,那裡一堆,翩翩起舞,唱著古老的歌,歌聲美妙,舞步輕盈,坐在河岸邊吹“嘞友”、彈月琴,吹木葉,談情說愛的青年們,一雙雙河水般明亮深情的眼睛,向對方表示著熱烈的愛情,倒影搖搖,又是一番風味。緊靠著桐林邊,搭著一個臺子。那裡在表演精彩的布依戲,內豐富多彩,整個草坪上充滿著歡快、愉悅的氣氛。他們唱呀跳呀,不知不覺太陽就落到坡背了,晚霞撒在桐林的花苞上,人們依依不捨地騎上馬,陸陸續續地離開了草坪。

  跳花會又是年輕小夥子和姑娘們的搭橋會,他們在草壩上播種了愛情,到了節日的最後一天即二十一日(叫“結合”),宣佈一年一度的跳花會結束了。二十二日是“牽羊”日,意思是訂婚約,青年人把“羊”牽回家去(把姑娘帶回去相親),看看男方的家境,以決定自己的終身大事。這一天,許多小夥子都去草壩把未來的妻子帶到寨上去。可是,害羞的姑娘們哪裡肯跨進物件家的門坎?只不過在寨子後面山頭上,叢林裡,偷偷地看一看物件家坐落何方,二十二日過後,就要做活了,春耕開始了,人們投入繁忙的春耕生產,為奪取來年糧、棉、糖的豐收,為建設山區,進行新的戰鬥!

男女青年傳情示愛的媒介:葫蘆簫

  阿昌族文化在中國民族文化中佔據重要位子。古老而又賦有特色的阿昌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葫蘆蕭是阿昌族文化的顯著代表,別具一格的葫蘆簫雖然造型簡單,但吹奏起來卻是要有一定功夫的。它不僅是個樂器,更是阿昌族男女青年示愛的媒介。

  葫蘆簫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吹奏樂器,它是生活在中國西南部地區的傣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數民族最喜歡、最常用的樂器之一。葫蘆簫和其它簫類樂器一樣,音量比較小,但是,它的主管發出的音色柔潤而纖秀,在兩根副管持續音的襯托下,給人一種含蓄、朦朧的美感。由於它吹出的顫音有如抖動絲綢那樣飄逸輕柔,因此,有人又把它稱為“葫蘆絲”。

  阿昌族的樂器主要有葫蘆簫、三月簫、銅口弦、三絃、象腳鼓、鋩鑼等。葫蘆簫是用葫蘆連線三根竹管制成的,它有七個音,音量小,音調低緩圓潤,一般晚上用。三月簫用一根竹管制成,也有七個音,它的音量大,音色細亮,多在白天使用。葫蘆簫和三月簫不僅是阿昌族人民心愛的傳統樂器,還是男女青年傳情示愛的媒介。

  每年農閒季節或各種節日集會期間,以及平時的勞動之餘,都是阿昌族青年談情說愛、尋覓終身伴侶的大好時光。每當此時,男青年不管走到哪裡,都要把三月簫斜插在脖子後面的衣領裡,或者別在腰間。無論在村邊、寨旁,還是趕街的路上,只要遇到心愛的姑娘,便吹起動聽的樂曲,傳意請姑娘停一停,然後上前搭話逗趣,詢問姑娘的芳名貴姓。

  如果姑娘此時還情無所屬,又有意相識,便巧妙應答。小夥子心領神會,主動提出送姑娘回家,姑娘則以“要送就要送到寨子頭,不能送半路”相答,於是小夥子高高興興地吹起簫,唱起山歌,陪同姑娘回家,純真的愛情便由此開始。

  每當夕陽西下,年輕的小夥子吃罷晚飯,忙著洗飾一新,一個個悄悄來到自己心愛的姑娘家附近,吹起葫蘆簫,用優美的曲調逗引心上人出來相會。姑娘聽到這親切而熟悉的曲調,心慌意亂,趕緊回房梳妝打扮。

  然後藉故外出,與情人幽會。如果是初次拜訪,姑娘的嫂子或母親還會熱情開門相迎,請小夥子到屋裡火塘邊坐下,家人紛紛迴避。於是小夥子和姑娘就在火塘邊含情脈脈相對而坐,或對唱情歌,或竊竊私語、情話纏綿,待到雄雞報曉,才依依不捨地分手。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阿昌青年用這神奇的葫蘆簫引來美麗的姑娘,結為秦晉之好。

  您可能還會喜歡:

  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土族民間運動

  獨具特色的畲族飲食文化,畲族烏米飯

  仫佬族的民俗戲曲:彩調

  學習學習土家族喪葬文化


錫伯族弓箭文化

  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有一座中華弓箭文化博物館。館裡的“鎮館之寶”是一把長約3.4米,號稱射程最遠的“中華至尊弓”。   遠在祖國最西端錫伯族,為何能製作出如此精美的弓箭?這就要談談錫伯族的歷史與弓箭文化了!   “善騎善射”錫伯族   錫伯族素以“善騎善射”著稱,史書記載錫伯族的先民 ...

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會徽什麼形狀

  1、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會徽以漢字“山西”的書法形態為創作靈感。   2、在會徽設計中,包含了“山”,“西”兩字的含義。更運用靈動的線條,將跑道與泳道的形象特點與漢字融為一體,表達了運動拼搏的內涵。   2、吉祥物“青青”的創作原型為山西省省鳥褐馬雞,褐馬雞作為世界上最珍稀的鳥類,對棲息地自然生態要求極高 ...

青年突擊隊什麼為主體

  以創造為主體。   固定型青年突擊隊,是指獨立承擔生產任務的青年班、組、隊等。它又分清一色的青字號和以青年為主體,適當配備一些有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水平高的老工人、老技術人員當參謀兩種型別。   一般與行政編制序列相一致,人員、任務相對穩定,有健全的工作制度,便於組織和發揮作用,通常是完成急、難、新、險、重 ...

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志願者徽什麼為主體進行設計?

  1、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志願者徽以心形為主體進行設計。   2、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青年運動會(The 2nd Youth Gam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簡稱“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二青會”,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主辦、山西省人民政府 ...

沫宮抉是哪部小說的男女主角

  出自小說《重生霸寵:攝政王爺太兇猛》。   《重生霸寵:攝政王爺太兇猛》是鯨魚閱讀獨家原創古代穿越言情小說,作者是風與自然。2017年4月開始在鯨魚閱讀連載。女主宮以沫是一位公主,男主宮抉是攝政王。主要講述了一個倒黴女穿越重生回來後,與男主宮抉之間的愛情故事。 ...

你所不知道的錫伯族傳統弓箭文化

  錫伯族自古以來就是個能騎善射的民族,射箭活動在錫伯族文化中已經有著悠久的歷史了,被視為是錫伯族的民族象徵。傳統的弓箭文化體現了錫伯族人的民族文化特色。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錫伯族傳統的弓箭文化是怎樣形成的吧。   中國箭鄉——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這裡的錫伯族是1764年自東北屯墾戍邊而來的清朝錫伯八旗 ...

中華民族:錫伯族

  錫伯族世居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紀中葉西遷至新疆察布查爾等地,現多數居住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霍城、鞏留等縣,在東北的瀋陽、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扶余、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錫伯族人喜愛騎馬射箭。因而,錫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譽。他們能歌善舞,“東布林”是錫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