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佛教超度儀式,佛教常見禮儀

佛教超度儀式,佛教常見禮儀

  超度,指凌駕、超越;佛教或道教指藉由誦經或作法事,幫助死者脫離三惡道的苦難。只有逝者脫離困難,走向天堂,這才是我們做超度的最重要的目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佛教禮儀中瞭解超度儀式吧。

  超度儀式:

  一、設壇(亡者、床、房間、骨灰、遺照安放于吉位,擺放莊嚴)

  二、設供(將花香燈茶果等供品依次擺放待諸尊降臨接引受供)

  三、持大悲咒7遍用咒水灑淨、結界(令舍宅清淨,汙穢去除,佛菩薩歡喜)

  四、用七金紙過火持咒(使亡靈溫暖並給予力量,並再次清淨結界)

  五、招請佛、菩薩、金剛護法降臨。

  六、大禮拜、大供養(將供物供與諸尊並乞請加持亡者)

  七、四皈依、披甲護身(發心去淨土並乞請護法保佑去除障礙)

  八、念(高王觀世音真經)此經法力無比,消亡者累劫罪業

  九、念阿彌陀佛往生咒及名號,蓋往生被(保護亡者順利往生)

  十、發心懺悔(消除亡者生前所作之不當行為所引發的惡果)

  十一、念導引文,百字明咒(防護、增力、補缺、圓滿之作用)

  十二、附亡者耳邊或在壇前誦導引文(告之亡者如何選擇所現的境界,確使無誤)

  十三、持佛頂尊勝佛母咒21遍(佛母與中土眾生有緣,誓願為亡眾做依靠、將咒土灑在亡者身上,可引導亡者入淨土。

  十四、誦經、迴向(將儀軌一切功德給予亡靈及眷屬)

  十五、圓滿咒、吉祥誦(結束、祈禱並感恩諸尊)

佛教十供養,供養的禮儀和功德

  佛教有十供養之說,即指對佛陀的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十物供養。供養開始以身體行為為主,後來也包含純粹的精神供養,所以有身份供養、心分供養之分。那麼,佛教十供養都有什麼樣的禮儀和功德呢?一起到佛教禮儀中瞭解吧。

  一、香供養(象徵意義:戒香)

  獻香:心神安寧、身體潔淨、三業清淨、多聞妙法。

  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弟子虔誠,爇在金爐放,頃刻氤氳,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香能通氣養神,傳達境界,在理方面說,檀香為了將己香傳給他人,忘卻自己,所以燃香時,香自滅而留香與人,這就是佛教中捨己為人的精神。

  又香即佛教中所說的五分香,五分香就是:

  (1)戒香:守戒者眾人欽仰,美名遍處,人如守戒心自然有定力,故戒屬香。

  (2)定香:由戒行而生禪定,修禪定者,眾人敬羨讚歎,故定亦屬香。

  (3)智慧香:慧由定發,儒家有句話說:「萬物靜觀皆自得」用靜的心地去用功,才能啟發智慧,一個人做任何事,絕不可操之過急,得冷靜去深思,用智慧去分析判斷,凡事方能有所成就。

  (4)解脫香:人若有解脫性,對任何事都能看得開放得下,無所執著,所以人能解脫也是一種香。

  (5)知見香:有智慧的人必有先見之明,能行則行,可止則止,有思想見解,所做所為正確,就是知見,這也是一種香。

  還有一種沒物質沒氣味的香,便是聲名,如要令名聲香,則須依佛陀所指示的去走,去修持,將佛心當己心,以慈悲、喜舍、原諒的心去待人,這就是五行香的真義。

頂禮膜拜!敬師拜佛儀式,佛教的禮節

  佛教的禮儀規矩有很多,禁忌也有不少。因此就有了佛門重地的稱呼。而佛教拜不同的佛有不同的禮儀,近視拜佛也有儀式,那麼本期的佛教禮儀帶你去了解敬師拜佛儀式是什麼樣的,讓你大致瞭解佛教的禮節。

  還想要了解》》誦經後正確的迴向方法

  敬師拜佛儀式

  佛教徒拜見長老高僧,禮敬諸佛菩薩,在不同的場合,為表示自己尊敬與虔誠的程度,有各種不同的行禮方式。這裡包括了從簡單的合掌到複雜的行十方禮。

  合掌:以兩掌相合,十指相併,平胸端直,以表恭敬之態。若指掌不合,乃是心慢禮散所致,必須糾正。唸佛、繞佛、唱贊、唸咒時,均應合掌。

  問訊:以兩手相屈,彎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來,兩手拱舉齊眉叫做問訊。《地持論》說:“當安慰舒額,先語平視,和色正念,在前問訊。”

  長跪:以兩膝著地,先下右膝為禮。《神足無極經》說:“月天子即從座起,更整衣服,前下右膝,叉手長跪。”尼女體弱,佛叫長跪。

  禮拜:即是五體投地,《長阿含經》說:“二肘、二膝、頭頂,謂之五體。”禮拜時,必須並足(前距八寸,後跟距二寸)正身,合掌俯首,手牽袈裟,先以右膝著地,次下左膝,以二肘著地,舒二掌,過額承空以示接足之敬,以頭在地良久,方成一拜。

  頂禮三拜:即禮拜三次,表示尊敬。俗家兩拜,是法於陰陽;佛家三拜,以表三業歸敬。《智度論》說:內式禮拜,大約身口二業;佛法以心為本,以身口為末,故以三拜為禮數。

  禮拜還有兩種禁忌:一是拜僧,若這位僧人正在禮佛、說法、誦經、寫經、飲食、漱口、剃頭、裸身、大小便時不得禮拜。二是拜佛,若在大殿拜佛,不能見蒲團就用。因中間所設的蒲團,有的備上香之用,有的為主法者專用。一般人拜佛,可用靠邊的蒲團,或不用蒲團就地而拜,這樣更能表示對佛的恭敬。

  行十方禮:多在普佛、蒙山施食等法事中行之,是將問訊和禮拜相結合,形成一組連續的動作,向各個方位行禮的方法。

  展具禮拜:禮拜前先敷展臥具於地,全展開的稱為“大具”。展開一半的稱為“半具”,展開回摺的稱為“田字具”。展成四招的稱為“四摺具”,不展開的稱為“一字具”,又叫隨具。其中展大具是最隆重、最虔誠的禮節,展半具為大和尚禮佛所專用。

  拈香禮拜:拈香的方法是:在香案前把香點燃後,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杆,大拇指頂著香的尾部,執於胸前。再舉香齊眉,放回胸前。先插右面,默唸“誓斷一切惡”;再插左面,默唸“誓修一切善”;後插中間,默唸“誓度一切眾生”。插完後,合掌再默唸:“願此香花雲,直達三寶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若是燃檀香,即先用左手拈起一瓣,雙手拇指和食指拿著香的兩頭,其餘手指張開伸直,高舉齊眉,右手將檀香放進香爐。再用右手拈起第二瓣,如此交替,拈香三瓣。其觀想默唸與上長香相同。

  佛教最尊敬的禮儀

  佛家禮拜中最突出的特點是五體投地,即兩肘、兩膝及頂部共五個部位都觸到地上,以示恭敬。《阿含經》說:“二肘、二膝及頂,名為五輪,輪謂圓相,五處皆圓,能令上下回轉,生福轉多,名為輪也。”即是說,這樣禮拜佛菩薩。可以使眾生得到很大的福報。因此在佛家,五體投地一般只用於禮拜佛菩薩或高僧,對其他鬼神、仙靈乃至自己的父母等,都不用這種禮拜法。

  五體投地中最尊敬的禮拜是用頭觸佛足,稱之為“頂札”或“稽首”、“頭面作禮”等,這是因為頭是人身上最尊貴的部位,足是身上最卑下的部位,這就是古人說的“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禮之極也”。

  據說,這原是印度的一種禮節,時至今日,印度仍有卑下者頂禮乃至親吻高貴者足部的習俗。佛教誕生於古印度,“頂禮”這一儀式也算是“入鄉隨俗”的表現吧。

  隨著佛教東傳,這。禮儀也傳入中國。不過。“頂禮”儀式在漢傳佛教中似乎只留下個名稱,並沒有多少人去實踐。“五體投地”一詞在漢語中也有了世俗上的意義。表示對某人心悅誠服、佩服之至,人們常說“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等等,就是證明。其實這個詞是來源於佛家的。


佛教象徵物佛教蓮花圖片大全

  蓮花在佛教被尊為“聖物”,它和佛教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的象徵物。不僅在蓮花的形象上,它的寓意也是佛教中的主要思想內容之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佛教文化中欣賞佛教蓮花的圖片吧。   蓮花,又稱荷花。它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經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徵物。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 ...

佛教早課和晚課的內容早晚課禮儀

  在佛教禮儀中,早晚課是佛家一種醒覺,反省自己的活動。是行者個人專注用功、抒發宗教情操的時機,也是對眾生、社會的關懷與祝福。那麼,早晚課都有什麼樣的內容呢?接下來,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早課:   早課是全寺僧眾於每日清晨(約在寅醜之間)齊集大殿,唸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各一 ...

佛教中不得不知的六大禮儀你知道哪些?

  去過寺廟中的人應該都會知道,佛教禮儀的重要性,對於門外漢來說,佛教禮儀都是一樣的,而對於真正瞭解或是有研究佛學的人來說,禮儀是有不同的,本期的佛教禮儀就帶你瞭解佛教中的六大禮儀,我們一起來學習下。   還想要了解》》合十問訊的學問   1、合十   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禮,以示 ...

佛教皈依儀式皈依需要做什麼

  皈依,是一個學佛的過程,一個“回家、迴歸”的過程,而皈依儀式只是皈依這一過程的一個開始。當你想皈依佛門,要做的儀式肯定是不可少的。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到佛教禮儀中瞭解一下吧。   一、請聖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一般三清三拜)   二、懺悔   往昔所 ...

佛教節日也講禮儀佛教禮儀節日

  只要是信徒,都會知道,佛教其實有很多的節日,不亞於傳統節日,不同的佛教型別也有不同的佛教禮儀,而在佛教節日中也有不同的佛教禮儀。本期的佛教禮儀帶你去了解佛教的禮儀節日。一起來了解一下佛教的文化。   還想要了解》》藏傳佛教拜佛禮儀正解   (一)主要宗教活動   1、日常活動   僧團內部的宗教活動主要是 ...

功課每天都要做佛教做早課的禮儀

  唸佛之人對於早課與晚課是很重視的,基本上每天都要上早課,風雨無阻,在寺廟中,做早課是要很早的時候做的,在每天的清晨在大殿上。你見識過佛教做早課的禮儀嗎?本期的佛教禮儀帶你瞭解佛教做早課的禮儀。   早課是全寺僧眾於每日清晨(約在寅醜之間)齊集大殿,唸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各一遍,在唸 ...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 ... 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 ... 。朝廷春秋大宴皇帝面前要設茶 ... 文人以茶為聚會儀式或朝廷親自主持文士 ... 。   宋代以前茶文化幾乎是上層人物 ... 友誼社會交際的手段它的興起把茶文化 ... 和上層社會推向民間成為茶風俗的重要 ... 民俗有人遷往新居左鄰右舍要彼此“獻茶 ... 請喝茶叫“支茶”孟元老《東京夢華 ... 敬茶”之風遍及全國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