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俄羅斯的民風民俗特色

俄羅斯的民風民俗特色

  俄羅斯人重視文化教育,愛讀書,在汽車、地鐵裡隨處可見看報讀書的人,很多俄羅斯人家裡都有豐富的藏書;俄羅斯人見面一般行握手禮,見面或告別時,最好不要隔著門檻握手,俄羅斯人認為,門檻會把友誼隔斷,所以,見面或告別時,一定要走進屋門或走出門檻後再握手;初次見面稱呼俄羅斯人時要稱其名和父名,不能稱其姓。俄羅斯人非常看重社會地位,對有職務、學銜、軍銜的人,最好在姓名後加上其職務、學銜、軍銜;在迎接貴賓時,俄羅斯人通常會向對方獻上面包和鹽,這是給予對方的一種極高禮遇,來賓必須欣然接受。

藏族的民風民俗 藏族有什麼特色的風俗活動

  藏族的飲食風俗

  1、 藏族的農牧民把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作為主要食品。

  2、 糌耙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後磨製而成的炒麵,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攪拌在一起,用手捏成小團來食用。

  3、 酥油茶是把磚茶的茶葉倒入一米長的木質長筒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衝擊,使其均勻融合而成的。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日無酥油茶。

  4、 青稞酒是由當地出產的青稞釀製而成的一種低度美酒,是藏族男女老少皆宜的飲品。

  5、 藏族人民喜吃肉類食品和奶製品,很多人愛吃風乾的牛羊肉,肉類食品可以使藏族人民在嚴寒的環境下保持足夠的熱量。

  獨特的藏族服飾

  ①藏族服飾的基本結構為肥腰長袖大襟長袍。穿這種結構肥大的服裝夜間和衣而眠可以當被。袍袖寬敞,臂膀伸縮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於起居旅行。

  ②藏區晝夜溫差大,白天氣溫上升更可脫出一個臂膀,方便散熱,調節體溫。久而久之,脫一袖的裝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裝特有的風格。

  藏族男女都喜愛飾品。

  ①各地藏族男女特別講究飾物,有頭飾髮飾鬢飾耳環項鍊胸飾腰飾戒指等。造型美觀,多為自然形狀。

  ②婦女都喜歡戴珊瑚瑪瑙項鍊和銀質佛盒。

  ③男子普遍佩戴各種腰刀火鐮等飾物也有戴耳環戒指和手鐲的。

  藏族的民居

  1、 藏族民居,風格古樸粗獷。石頭砌成牆體,端莊穩固壯實,外牆和門窗都用彩繪精心裝飾渲染,氣度不凡,而木質的出挑卻顯得輕巧靈活,與厚重的牆體相得益彰。

  2、 門窗的簷下懸掛紅藍白三色布幔,屋頂牆的腳線及轉角部位則裝飾有紅白藍黃綠五色布條。五種顏色寓示火雲天土水,以此來表達吉祥的願望。

  3、 室內一般分三層,以柱子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臥室廚房,小間為儲藏室,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臺之用。

  藏族的禮儀

  1、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

  2、 藏族在迎接客人時除用手蘸酒彈三下外,還要在五穀鬥裡抓一點青稞,向空中拋撒三次。

  3、 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飲一口,然後一飲而盡,主人飲完頭杯酒後,大家才能自由飲用。

  4、 飲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飲用,否則認為失禮。

  5、 藏族講究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帶尾巴的一塊肉為貴,要敬給最尊敬的客人。製作時還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綹白毛,表示吉祥。

  藏族飲食禁忌

  1、各種肉食禁忌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較多。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絕不吃馬驢騾狗肉,有的人連雞肉豬肉和雞蛋也不食用。

  魚蝦蛇鱔以及海鮮類食品,除部分城鎮居民(大多為青年)少量食用外,廣大農區和特區的群眾一般不食。

  兔子肉部分地方可食,但孕婦不得食用,據說違禁食用生下的孩子會成豁嘴。

  即使是吃牛羊肉,也不能吃當天宰殺的鮮肉,必須要過一天才食。當天宰殺的肉稱為“寧夏”,人們認為牲畜雖已宰殺,但其靈魂尚存,必須過一天後靈魂才會離開軀體。

  對鳥類山雞藏族從不捕食,尤其如“拉恰貢姆”這樣的雪山雞藏族人視之為神鳥,忌諱捕獵。

  2、禁食魚肉

  忌食魚肉的情況較為複雜,忌食與否與地域密切相關。

  在藏東地區,人們幾乎不食魚,也不能觸控蛇蛙等動物,認為魚蛙這些水生動物是龍神的寵物,若傷害或觸控會染上疾病。人們一般認為藏族不食魚是受佛教不殺生觀念的影響所致,而藏東地區不食魚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傳統。

  西藏腹心地區雅魯藏布江流域廣闊範圍內的藏族先民曾從事漁獵生產活動,普遍存在食魚習俗。

  3、食蒜禁忌

  在飲食禁忌中,藏族人對吃大蒜有較多的禁忌。大蒜作為調味品平時人們亦食用,但如果要去轉經拜佛朝拜神聖之地則絕對不可食蒜,忌諱食蒜後的臭氣玷汙和燻髒了聖潔之地。有人說吃蒜的當天不能去佛堂廟宇,有人說需3天后才能去,還有的認為“吃大蒜之後,七天內不宜參拜廟宇寺院和其它聖潔的地方。因為為了清除大蒜的惡臭是需要時間的。”一些信仰虔誠的群眾幾乎不食蒜。

  4、火灶禁忌

  藏族對火灶有神聖的敬畏之情,認為火塘中有灶神。需小心伺候,絕不能褻瀆得罪灶神,否則會帶來災難。嚴禁跨越火灶,忌諱往火灶裡吐痰在灶中燒骨頭皮毛等物。火塘要保持乾淨,不能將不潔的東西放在火灶旁,坐在灶邊時,不得把腳擱到灶上,清掃垃圾不能將垃圾投入火灶內燒,也忌諱直接在火上烤肉。

  行人外出時,需祈禱灶神以求護佑。在野外用三塊灶石搭建的火灶,離開時也需清理乾淨,每塊灶石上置放少許茶葉或食物,以示對灶神的祭奉。忌諱在灶石旁大小便放屁,否則會激怒灶神導致違禁者生殖器上長瘡甚至絕後。

杭州的民風民俗及文化特色

  杭州的民風民俗及文化特色:

  1、吳山廟會是杭州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廟會之一。為紀念春秋戰國時吳國大夫伍子胥,建造第一座伍公廟以來,兩千多年間寺廟庵觀日益增多,幾乎遍及吳山境內的紫陽、雲居、七寶、峨嵋等十多個大小山頭和山麓,故有“吳山七十二廟”之稱。

  2、越劇是杭州的主要地方戲曲,七十年前流行在嵊縣一帶,現已成為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

  3、龍門古鎮為中國百個民俗文化村之一,是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村內除了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和名勝古蹟外,還保留著特色鮮明的傳統民俗文化。


思茅民風民俗指南

  思茅地區的布朗族、佤族、彝族、苗族等民族中過去流行著占卜雞卦的習俗,即以看雞頭、舌、嘴、骨、眼及雞蛋等推斷吉凶,仲裁有罪與否。各民族擇其不周部位問卜。布朗族、彝族以殺雞取出腿骨,以竹籤或蓍草插入骨孔,看雞卦是否相通以及相通的孔有多少,竹籤倒向何方來定吉凶,如不通,則不能出遠門,不能與某人相交。佤族是用預先 ...

哈薩克族的民風民俗

  住房:古代哈薩克族絕大多數人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牧民們住的是一種輕便而又易於支撐和拆的氈房。 氈房,哈薩克語稱“宇”,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住居舒適,並具有防寒、防雨、防震的特點。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千百年來一直為哈薩克牧民所喜愛,由於是用白色氈子做成,氈房裡又佈置得十分講究,人們稱之為 ...

藏族民風民俗 概述

  藏族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與漢族有很大的不同。在稱呼藏族朋友的時候,可以在後面加一個“啦”字,“啦”是敬稱,這樣顯得尊重他,特別是初次見面的朋友,切忌直呼其名,這是很不禮貌的。到藏民家做客時,在室內要盤腿端坐,腳底不要朝著人,不要東張西望。   藏族禁忌殺生,佛教徒在這方面更為嚴格。雖他們也吃牛羊肉,但不親 ...

瀋陽民風民俗

  1、瀋陽秧歌   秧歌是流傳於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的一種民間舞蹈。瀋陽秧歌屬東北大秧歌,分高蹺、地秧歌兩大類。瀋陽人酷愛秧歌,他們舞得熱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獷,令人振奮。如今早晚或節假日的瀋陽街頭,不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隊表演,還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燈官秧歌"、少 ...

中山民風民俗

  □慈善萬人行   始於1988年,每年農曆大年初七舉行。其目的是發揚孫中山先生的博愛精神,為紅十字基金募集捐款。   □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原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民間習俗,在中山水鄉地區這項活動十分普遍,並演變為一項群眾性的體育活動。   □沙溪龍獅鶴鳳舞   龍、獅、鶴、鳳舞早在6 ...

張家界的民風民俗

  張家界市是多民族聚居區,主要為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19個少數民族,共計111.84萬人,佔全市總人口155.2萬人的72.06%,其中土家族98萬人,白族10.8萬人,茵族2.96萬人。在漫長的繁衍、發展、承傳過程中,在原始險惡的生存環境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民族性格和風俗習慣。   土家族   土家 ...

保山民風民俗介紹

  居住在雲南保山地區騰衝、龍陵縣的傈僳族,性格粗獷豪爽,每到農曆二月初七便舉行驚險的刀杆節。此外,還有農曆正月十二的牛王節、農曆五月十三的忌蟲節等幾個較有特色的節日。   傈僳族刀杆節 農曆二月初七   傈僳族刀杆節的舉行,往往是夜幕降臨時分,人們先點燃篝火,唱歌跳舞,等到篝火燃盡,形成一個彤紅的火塘時,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