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傣族的節日

傣族節日

  潑水節是傣族新年,傣語稱“金比邁”,思茅地區的傣族每年傣曆元月即公曆4月中旬即過潑水節。傳說,從前有一個魔王霸佔了勐巴納西地方,給傣族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魔王掠得七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做他的老婆,七個姑娘都不願意,暗暗尋找著除去魔王的辦法。有一天晚上,七個姑娘中最小的一個姑娘用酒將魔王酒醉、誘使他說出自己的弱點。魔王終於洩露了天機,只要拔一根自己的頭髮勒自己的脖子,脖子就會斷掉,魔王就會死去。待魔王熟睡後,七姑娘拔下了魔王的頭髮,勒斷了魔王的脖子。可是魔頭滾到哪裡.哪裡就燃起熊熊大火,燒燬莊稼、房屋、人畜,七姑娘只好挺身而出將皮頭抱在懷裡,讓大火燒在自己身上,六個姑娘輪流用水來潑,終於將魔火撲滅。為了紀念為民除害的七個姑娘,每年傣歷新年,都要舉行潑水活動,“潑水節”就這樣流傳了下來。潑水節期間,景谷、孟連等地的傣族都要舉行浴佛、賧佛、堆沙、趕擺、丟包、放高升、放焰火、跳孔雀舞、白象舞、演唱黃釐和黃敢、演出令婉諾傣戲等活動,人們用清淨的水相互潑灑,表示祝福,祈求新的一年裡吉祥安康、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節日一般要持續三至五天,十分熱鬧。

  “採花節”在景谷縣永平鎮的傣族中較流行。每逢傣歷潑水節前夕,水平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採摘鮮花到佛寺中敬獻給佛祖帕照,祈求佛祖多多降福給百姓。這一傳統活動當地人稱之為“採花節”。採花節前,人們要稱浴淨身,換上新衣。節日一大早,男女老幼成群結隊來到寨子外的青山上、小河邊,懷著虔誠的心情采摘一朵朵飽含露珠的各種野花。殷勤的小夥子們將杜鵑花、慄花、墨水花、桃花、李花編成花環或者紮成把送給自己喜歡的姑娘。如果姑娘也喜歡小夥子,便含羞地接過小夥子手中的鮮花,這時夥伴們便會追逐著姑娘,發出一陣陣歡快的鬨笑聲。如果姑娘不喜歡小夥子,就不接花默默走開,小夥子只得拿著鮮花去另找意中人。太陽出來了,夥子們吹響竹瑟,姑娘們唱起山歌,悠揚的歌聲迴盪在山間。吃過午飯後,人們把採回的鮮花捆紮成束,或編成花環,或做成花房,然後敲鑼打鼓,舉著彩幡,帶著精美食品鮮果走向佛寺,人們捧著鮮花,載歌載舞繞佛寺走一圈,然後有秩序地走進佛寺,將花束、花房和食品鮮果獻於佛龕,並向佛像滴水叩頭,祈求保佑平安。

  “小姐擺”是孟連縣的傣族習俗,每年傣歷七月十五日,陽曆4月15日趕“小姐擺”。“趕小姐擺”即參加小姐節會。傣歷1010-1041年,即公元1648-1679年,孟連第十六代土司在位時期,生了一位聰明美麗的姑娘南賀菲。她16歲時愛上了一個外地來孟連做生意的年輕英俊商人,土司以“門不當戶不對,給官家丟面子”為理由拒絕了這門婚事。南賀菲約著小夥子就往勐弄方向私奔。土司下令迫捕,官員召根海在蚌丙發現了南賀菲和她的情人,先用火槍打死了小夥子,又逮住了南賀菲。她寧死不屈地說:“要殺便殺,不過,在殺我之前,先得讓我洗個澡,梳個頭。”她洗好澡,梳好頭又說:“我死以後,你們要在我死的這天敲鑼打鼓,熱熱鬧鬧的祭奠我。不然,我就要興災作難,使你們不得安生。”小姐說完,召根誨就下令把她殺了。召根海向土司覆命並轉達小姐遺言後,土司頓時癱倒在寶座上,暈了過去。從此,土司下達命令,每年七月十五日小姐忌日要在孟連壩子趕“小姐街”,以遵守小姐遺 言。據考,孟連趕“小姐擺”已有三百多年曆史了。趕“小姐 擺”這天,人們敲鑼打鼓從四面八方湧向孟連壩子南端南壘河 畔一塊大草坪上。趕街跳舞,放高升,祭白塔,賧仙人掌。白塔是土司為紀念小姐而修建的,傳說小姐死後變成了仙人掌。

  傣族群眾帶著祭品跟著佛寺和尚渡河到對岸白塔祭祀,唸經超度小姐亡靈,給仙人掌獻上鮮花食品,祈求小姐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傣族所有節日集錦

  傣族的重大節日有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均與佛教有關。關門節和開門節是全年最大的齋賧時期,各地都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和隆重的佛教典禮。大家都要按佛規向佛奉獻食物、鮮花、經書、衣物和錢幣,全社會活動帶有濃厚的宗教活動色彩。潑水節是傣族重大的傳統節日,是傣歷新年。在節日裡,傣族群眾要舉行潑水、賽龍舟、放高升等娛樂活動,期望從此驅走昔日的災難和病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兩旺。

  潑水節:傣族新年。時在傣歷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曆四月中旬),節期三、五天。節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賧佛,即給佛像灑清水洗塵,然後互相潑水,除疾消災。後演為以潑水為戲的節日。相傳,古有火魔無惡不作,搶走7個姑娘。最年輕的姑娘儂香,得知了殺死火魔的秘密:拔下它的頭髮把它勒死。魔頭成一團火球,落在哪裡,哪裡就起火。姑娘們即挑水相潑,滅了邪火。此傳說相沿成習,漸成潑水節。一說此俗源於印度,婆羅門教徒每年此時到河中沐浴,洗去罪惡;年邁者不能下河,子女便為其潑水洗罪。後傳入中國傣族地區。

  開門節:傣語叫“出窪”,意為佛主出寺。雲南傣族的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十二月十五日舉行。其活動內容與關門節一樣。傣歷十二月十五日,將進窪時擺在佛座後面的東西拿出燒掉,表示佛已出窪,十六日和尚出窪,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十七日舉行盛大的“趕朵”活動,因為這天佛到西天講經三個月後返回人間,所以各村各寨都要鳴鑼敲鼓,舉行盛會,迎接佛祖,同時還要在奘房內向佛懺悔一年來的罪過;和尚們趁此時向青年男女宣傳教義。

  開門節時,農忙已過,天氣漸冷,佛教活動也不太多,青年們便可談情說愛或結婚,成年人則出外辦事或串親訪友。這時節是傣族文化娛樂活動最多的時候。人們放火花、點火燈、放高升、環遊各村寨,十分熱鬧。

  關門節:傣語叫“進窪”,意為佛主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九年十五日(農曆七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三個月。相傳,每年傣歷九日,佛到西天去與其母講經,三月才能重返人間。有一次,正當佛到西天講經期內,佛徒數千人到鄉下去傳教,踏壞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人他們的生產,百姓怨聲聲載道,對佛徒十分不滿。佛得知此事後,內心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遇佛到西天講經時,便把佛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三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只能懺悔,以贖前罪。故人們秒之為“關門節”。

  進窪活動經歷代沿襲發展,形成了固定的幾項活動:每年傣歷九月十五日凌晨,奘房(佛寺)擊鼓為號,宣佈佛進奘房。教徒此時須立即起來,或在床坐一下,當老人把谷花、香、燭、錢紙包成一包,送到奘房佛的後座之後兩小時,奘房再次擊鼓,教徒才可重新睡覺,老人則在奘房守到天亮。十六日眾教徒進窪拜佛;第八天,家家送飯菜供佛,然後清和尚念平安經,講歷史故事,聽了受到感動,便當場捐功德。進窪活動的三個月中,逢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每家老人要進奘房拜佛一次,頭天晚上他們即睡在寺內特設的房屋裡,由年輕人送飯去給老人吃。這些活動相沿成俗,以後每到關門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盛大的賧佛(即齋僧獻佛)活動,以食物、鮮花、蠟條、貨幣等向佛奉獻。在這三個月內,每七天還要“小賧”一次。

  關門節開始後,也就進入農事繁忙季節,為了集中精力從事生產勞動,人們定下許多戒規:禁止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和嫁娶活動;和尚不得隨便外出;進奘拜佛的人不能遠離家庭或到別家去過夜;任何人不得進佛屋,上佛臺,拿佛的東西等。直到三個月後,即開門節時,人們才又恢復關門節前的一切天常活動。

  巡田壩節:雲南省綠春縣騎馬壩一帶的傣族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日舉行,節期一天。這是當地傣族獨特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十三日清晨,當朝陽映照在傣家水鄉時,能歌善舞的傣族男女穿上節日的盛裝,彙集到寨子中心的大青樹下,鑼聲震天響,歌手捧著噴香的米酒,亮開嗓子唱起迎春曲、四季歌;群眾踩著鼓點跳起傳統的對扭舞,整個壩子一片歡樂。直到太陽昇到高空,歌舞會才接近尾聲。這時,一位長者宣佈:“巡田壩開始!”一時,陶醉在歌舞中的人們馬上組成了一個很有秩序的隊伍:槓彩旗的八個年輕人領先,後面的人一路吹著喇叭;有的敲著鑼鼓,鳴放著鞭炮、火藥槍,徐徐向田壩走雲。按預定的路線走完後,人們便聚在一起制定春耕大忙時期的村規民約,以保證春耕能按節令完成。

  花街節:又叫“熱水塘花街節”。雲南省元江一帶傣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七舉行,節期一天。傣雅人也過花街節,活動內容和傣仂人基本相同,但節期是在農曆五月初六。花街節的主要目的是除舊迎新,節日早上,太陽初升之時,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紛紛彙集到元江東岸的熱水塘草坪,歡歌笑語慶賀節日。老人們世昔話今,青年們唱歌跳舞,小孩子追逐遊戲,盡情歡樂。人們還紛紛就熱水塘的溫泉沐浴,以除去舊年的汙穢,乾乾淨淨,清清爽爽地迎接的一年。這一天,未婚青年男女還舉行對歌,尋找伴侶。

勇士的節日 傣族男人節

  居住在雲南的拉祜族鄉的傣族人民,有個非常隆重的傳統節日,這就是專門為了傣族的男人而舉辦的傣族男人節。男人節是每年的正月二十九,全村人舂粑粑、殺豬宰雞,共同慶賀,熱鬧非常。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的傣族人民為了抵禦外敵的騷擾和侵犯,青壯年男子全部到前線戍邊抗敵。等他們打敗外敵,凱旋歸來的時候,村裡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大年已經過去了。家人和婦女們為了答謝英勇頑強禦敵歸來的勇士,全村男女老少在寨主的率領下,用傣族人民最高尚、最熱情的禮節迎接他們:用潔淨的家鄉水為勇士接風洗塵,婦女和姑娘們用淘米水為勇士們洗頭,用一種帶刺的枝條幫他們梳理蓬亂的頭髮,然後重新準備過年用品,給禦敵歸來的男子漢們補過年,稱為“小年”。因為是專為男人而過的,所以又稱做“男人節”。從此,者米鄉的傣族人家,在每年春節後的正月二十九這一天,都要過一次男人節。如今過“男人節”,首先要舉行禦敵勇士凱旋歸來的入寨儀式。村裡的青壯年男子,頭上包著一塊白布,身穿傣族傳統服裝,挎著長刀、扛著火藥槍,裝扮成當年從戰場上凱旋歸來的勇士,全村人在村邊敲鑼打鼓用傳統禮節迎接他們。入寨儀式結束後,開展對歌(男女分別在河兩岸對唱情歌)、游泳、划船、扳手跤、爬杆、拔河、打雞毛毽等傣族人民喜愛的傳統文體活動。男人們為了過好這個節日,節前要到河裡捕魚、上山打鳥,準備過節所需的美味佳餚。過節這一天,全村人集中在一起擺“街心宴”。男人和來賓們只管喝酒吃肉,婦女們十幾人一組身穿清一色的傣族女裝,排成一字隊站在宴席旁,手裡拿著一條裙帶,向正在吃飯喝酒的人們用傣語唱歌敬酒:第一首歌說男人節的起因,說男人們辛苦了,請接受她們敬的酒;第二首歌歡迎所有的朋友來過男人節;第三首歌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幸福、萬事如意。


傣族的民族節日:採花節和潑水節

  採花節   ??每逢傣歷"潑水節"前〈公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採來嬌嫩欲滴的鮮花到緬寺敬獻給佛,祈佛多多降福給百姓。這一傳統的活動當地人稱之為"採花節"。   ??採花節前,人們要沐浴淨身,換上最漂亮的衣裳。節日一大早,男女老幼成群結隊來到寨子外的青山上、小河 ...

傣族的傳統節日 傣族節日和風俗有哪些

  傣族的傳統節日   傣族重大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和潑水節。“關門節”在七月中旬,這時正是農忙季節,佛教節日也大多集中在這段時間,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產,同時還要舉行盛大的“賧佛”活動,以食物、鮮花、銀幣、紙幣等獻佛。“關門節”要持續三個月左右,到十月中旬的“開門節”為止。 傣族最盛大的節日是潑水節。 ...

傣族節日 傣族最重要的節日有哪些

  傣族的節日   傣族的傳統節日有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等等,潑水節相當於傣族的新年,是傣族最重要的節日,一般持續3-4天左右,而開門節和關門節和傣族的宗教有一定關係,前者是佛主入寺的日子,後者是佛主出寺的日子。   傣族是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它又被稱為泰族,主要聚居在雲南西雙版奶傣族自治州,以孔雀、大象 ...

傣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傣族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關門節,傣語毫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9月15日(公曆7月中旬)。開門節,傣語稱翁瓦薩,時間固定在傣歷12月15日(公曆10月中旬)。潑水節,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時間在傣歷6月下旬或7月初(公曆4月中旬)。 ...

傣族有什麼節日

  1、傣族的傳統節日還是非常多的,主要有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等等。潑水節相當於傣族的新年佳節,也是傣族最重要的節日,在每年陰曆四月的時候舉行,一般持續3-4天左右。而開門節和關門節,和宗教有很大的關係。   2、關門節在傣語裡面的意思是佛主入寺,在傣歷九年十五日時舉行,一共三個月,相傳這三個月是佛徒集中懺 ...

傣族的傳統節日

  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巡田壩節、花街節、入夏節、出夏節等。   花街節:又叫“熱水塘花街節”。雲南省元江一帶傣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七舉行,節期一天。傣雅人也過花街節,活動內容和傣仂人基本相同,但節期是在農曆五月初六。花街節的主要目的是除舊迎新,節日早上,太陽初升之時,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紛 ...

傣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節

  傣族節日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巡田壩節、花街節、窩巴節等。   1、關門節。傣語叫進窪,意為佛主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九年十五日(農曆七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三個月。   2、開門節:傣語叫出窪,意為佛主出寺。雲南傣族的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十二月十五日舉行。其活動內容與關門節一樣。傣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