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傳統八節是哪八節+中國8個傳統節日順序

傳統八節是哪八節 中國8個傳統節日順序

  導讀:傳統節日是自古就有的節日,傳至今日已經形成一定習俗,也有極好的寓意,所以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其存在的必要,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了解和傳承下去。那麼,傳統八節是哪八節?中國8個傳統節日順序是怎樣的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傳統八節是哪八節

  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中的八節按時間依次是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這八節裡面,有自然節氣,有儒家文化形成的節氣,還有道家和佛家的節氣,相互融合而成。

  中國8個傳統節日順序

  元宵節(上元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曆5月05-07日。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達45°。曆書:“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時至立夏,萬物繁茂。

  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因此又稱“春盡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夏時節,中國只有南嶺以南地區呈現“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有春天的氣息。

  端午節

  端午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中元節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冬至

  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除夕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中國8個傳統節日及風俗

  1、春節: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

  2、元宵:農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又稱為“上元節”。

  3、清明: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同時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

  4、端午:農曆五月初五。

  5、七夕:農曆七月初七,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也有人稱為 “乞巧節”或“女兒節”。

  6、中秋: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7、重陽:農曆九月初九。叫“登高節”,習俗有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現在我國又將九月初九定為敬老節。

  8、冬至: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國12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國12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一、春節

  正月初一為春節,為新的一年的開始,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節日活動主要有拜年、貼春聯、燃放爆竹、包餃子等。描寫春節的詩作有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二、元宵節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元夜,有觀燈、吃元宵(湯圓)的習俗。南方包湯圓北方滾元宵。描寫元宵節的詩作有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自唐朝起有觀燈鬧夜的民間風俗。北宋時從十四到十六三天,開宵禁,遊燈街花市,通宵歌舞,盛況空前,也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機會。

  三、寒食節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或一日,不得用火,吃冷食三日。傳說晉文公流亡時,介子推曾為他割股充飢,但晉文公歸國為君後,分封忘記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願誇功爭寵,於是攜母隱居,後來晉文公反覆請介子推出山,他不願為官,最後晉文公放火焚山,介子推抱著母親燒死在樹下。後人為紀念忠臣義士,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吃冷食。

  四、清明節

  清明節是每年的四月五日,主要活動是掃墓和踏青。清明也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描寫清明節的詩作有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五、端午節

  端午為農曆五月初五,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採艾葉、系紅線等。據說是為紀念屈原於此日投汨羅江而死。

  六、七夕節

  七夕為農曆七月初七,又叫乞巧節,傳說牛郎織女每年此夜透過天河相會,婦女們擺酒脯瓜果於庭前,用五色線對月穿七孔針,過者為巧,謂之乞巧。七夕節可以說是中國的情人節。描寫七夕的詩作有秦觀的《鵲橋仙》: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中元節

  中元為農曆七月十五日,舊時道觀於此日作齋醮以飼惡鬼,僧寺作盂蘭盆會以使親人脫離惡鬼道,後逐漸成鬼節,民間此日有祭祀亡故親人等活動。

  八、中秋節

  中秋為八月十五,處在秋季三個月的中央。此時為秋分前後,秋高氣爽,月亮圓時顯得更為明亮皎潔,為家人團聚之時。在這個節日家人團聚,賞月、祭月、吃月餅等。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 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

  九、重陽節

  重陽為九月九日,九為陽數之極,故名。此日有登高、賞菊、飲酒、佩帶茱萸的習慣。現定為老人節。描寫重陽節的詩作有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臘八節

  冬至日白晝最短,古人將其看做節氣的起點,要舉行慶祝祭祀活動。古代於歲末要舉行臘祭,該日稱臘日(日期不定),該月稱臘月。佛教傳說釋迦牟尼於十二月初八成道,故佛寺此日要煮粥敬佛,受此影響,民間將臘日定在此日(即臘八),並煮臘八粥。

  十一、小年

  小年為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現今為二十三日),又稱祭灶日,據說灶王爺是上帝派往民間的監護神,每年此日上天報告民間善惡,於是此日祭灶,期望向上帝說自己好話,形成了中國人過小年吃灶糖。這一天主要掃塵、祭灶等。

  十二、除夕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晚,舊歲至此夕而除,次日即新歲,故稱。習俗有避邪(燃爆竹)、守歲、吃團圓飯等。

  傳統節日詩句有哪些

  1、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李商隱《辛未七夕》

  2、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蘇軾《守歲》

  3、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4、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孟雲卿《寒食》

  5、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6、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7、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蘇軾《守歲》

  8、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9、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

  10、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來鵠《除夜》


盤點中國8傳統糕點

  1、山藥糕。原料就是山藥。味道香甜,健脾益腎。說起來小編還沒吃過,有機會想要嘗一嘗。   2、紅豆糕。江南地區盛行,有利尿調理,高血壓調理,水腫調理,便秘調理的功效。   3、綠豆糕。綠豆糕按口味有南、北之分,北即為京式,南分為蘇式和楊氏。綠豆糕有豆沙、玫瑰、棗泥各種口味。   4、桂花糕。清甜香酥、美味 ...

中國16傳統節日

  1、春節(一月一日)、春龍節(二月二日) 、上巳節(三月三日) 、端午節(五月五日)、曬黴節(五月五日)、七夕節(七月七) 、重陽節(九月九)。   2、月中: 元宵節(一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中秋節(八月十五)、下元節(十月十五)。   3、月首月尾:元日(一月一) 、送窮節(一月晦日)、寒衣節 ...

中國16傳統節日和民俗介紹 傳統節日時間順序查詢表

  中國有16個主要的傳統節日,分別是春節、元宵節、龍抬頭、花朝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寒衣節、冬至節、臘八節、小年、除夕。   中國16個傳統節日和民俗介紹   中國的傳統節日包括了歷史傳統節日和各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最為主要的節日可達到16種以上,這些節日大多起源 ...

中國24朝代先後順序

  1、中國的24個朝代依次為秦朝、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遼國、金國、西夏、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2、中國的朝代史總共分為兩部分,復興朝代史和亡國朝代史,前者被稱為上朝史,後者被稱為下朝史,如上下五千年。中國歷史按權 ...

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

  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都是中國法定節假日。春節在每年農曆的一月一日,當之無愧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春節的習俗包括:回家,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吃團圓飯,走親訪友等,有著濃濃的中國特色風味。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春分後第15日,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祭祀節日,這一天人們重要的活動就 ...

中國傳統節日有多少 中國一年中有多少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有多少個 中國一年中有多少個傳統節日   一年共有11個,分別是:春節、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乞巧(七夕)、中秋、重陽、臘日(臘八節)、小年、除夕。   【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曆紀元後。古代“春節” ...

四季八節

  八節是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開始。   在北半球,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地球赤道上,晝夜相等,從這以後,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晝長夜短;到了夏至,太陽直射在北迴歸線上,白天時間達到一年內最長,黑夜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