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傳統民俗話生肖

傳統民俗話生肖

  歲月的舞臺一年一啟一落幕。子鼠值歲,丑牛接班,寅虎繼任,卯兔候補……此生肖,彼屬相,十二年一登臺,十二歲一迴圈。十二生肖與我們每個人都有直接的關係。當今,在我國方興未艾的收藏熱中,十二生肖更是成了一些收藏愛好者特別喜歡的專題。

  民俗中的生肖文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人們對這些動物熟知能詳,所以不管是年畫、剪紙還是雕刻、刺繡都能把它們刻畫得栩栩如生、親切可愛。

  民間的十二生肖剪紙,很多是代代傳承,變化不大。在構圖形式上有“全家福”式的,有單幅的,也有兩種生肖雙雙入圖的,最常見的是“蛇盤兔”,民間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蛇盤兔自然富”。剪個“蛇盤兔”貼在窗欞或門上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而在一些地方,婚禮上剪個“騎雞娃娃”則是祝福新婚夫婦生活和諧,早生貴子。

  在年畫中,十二生肖也是傳統題材。河北武強清代年畫《蓮生貴子圖》,便繪有許多孩童與十二生肖的形象。寓意“連生貴子”的圖案與十二生肖圖案齊備,以祈多兒多女。

  十二生肖鼠為首,在傳統的民間美術中,這些其貌不揚的老鼠竟然成為人們喜聞樂見、寓意吉祥的形象,廣泛存在於年畫、剪紙、雕刻、刺繡之中。其中年畫、剪紙中的“老鼠嫁女”,那吹吹打打的熱鬧場面,更是膾炙人口。十二生肖中最勤勞最憨厚的就要數牛了。在以農耕聞名於世的古代,牛的地位更是不可小覷。在民間,立春之時農家都要奉春牛,山西新絳縣木版年畫《春牛圖》就是其中一種。

  民間工藝品裡的生肖藝術

  北京民間工藝品“兔兒爺”在清代《燕京歲時記》中就有記載:“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團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有衣冠而張蓋者,有騎馬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則尺餘。”對於騎虎兔兒爺,人們說是卯兔馭寅虎。成語“寅吃卯糧”形容入不敷出的窘境。而騎虎兔兒爺,讓卯兔馭寅虎為坐騎,寓含卯吃寅糧、生活綽綽有餘的意思。此後,兔兒爺的形象也是豐富多彩,有生活型、時裝化的兔兒爺,亦為長耳兔面,實已人化,俱作時裝,體態神情酷肖生活,如賣油的、賣菜的、剃頭的、算命的……社會群相應有盡有。

  山東高密聶家莊的泥塑,獨具一格。清朝嘉慶年間,聶家莊泥塑由靜態發展到會動、會叫、會逗趣的活玩意兒。這期間出現了叫虎、叫雞、叫猴等。

  在民間,小孩過週歲生日時要穿虎頭鞋戴虎頭帽枕虎頭枕,那是在祝小孩長得虎虎有生氣。老人做壽送上個“猴子捧桃”自是一番美意。十二生肖造型廣泛的使用在這一類喜慶的場合,人們欣賞著這些造型,盼望著一年更比一年好。

  生肖藝術上錢幣

  《古錢大辭典》引《稗史類編》:“命錢,面有十二生肖字。張端木曰:"此錢舊稱命錢,有地支十二字,又有生肖形。"生肖之說始於《淮南子》,則此錢不必出於近世也。今此錢有一字者、兩字者、四字者、十二辰全者,大小不等,品種尤繁。”因此,生肖幣又稱十二支錢、命錢,也是生肖造型中頗有趣味的一個品種。

  生肖錢幣在宋元時期即有鑄造。有一種是穿孔之上鑄一字,孔下鑄相應生肖,如“子”字幣鑄鼠,“亥”字幣鑄豬,圖案比較簡單。另有一種,正面鑄子、醜、寅、卯四字,背面鑄鼠、牛、虎、兔四生肖。還有一種形式,正面鑄“午生”,背面鑄人、馬圖案;正面鑄“酉生”,另一面鑄人和雞的圖案,這就突出表現了人與生肖的關係。

  有一種生肖錢,正面為兩重圓圈,內圈鑄十二支文字,外圈在同十二支字相應處鑄生肖;背面左右“敕令”字樣,右有託塔神祇,下為神獸。這類古幣,其圖形已超出了單純的地支配生肖的內容。此外,還有圖案採取連環珠形式的生肖錢等。

  發揮極致的《十二生肖噴水鍾》

  把十二生肖造型的工藝性發揮到極致的則是北京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水鍾》。圓明園海晏堂建成於18世紀50年代,噴水池由外國傳教士蔣友仁設計監造。十二生肖獸首人身,頭像皆採用紅銅手工打製,形象生動,做工精細。身軀石雕,中空連線噴水管。十二生肖兩側排開,一側為鼠虎龍馬猴狗,另一側為牛兔蛇羊雞豬。這十二生肖表示一天的十二個時辰,每隔兩小時便輪番從嘴中噴一回水。卯時兔像噴水,辰時龍像噴水。12點時,十二隻動物一齊噴水,如同報時的鐘。可惜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十二生肖的石雕下身被砸毀,銅頭像失散。

藏族傳統民俗節日藏曆年習俗

  藏曆年的確定,是與藏曆的使用有密切的關係的,藏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農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開始的。從此,藏曆的用法便沿襲下來。

  藏曆年是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藏曆正月一日開始,三至五天不等.藏曆十二月初,人們便開始準備年貨,家家戶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種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戶陸續用酥油和白麵炸油子餜(卡賽),油餜子的種類很多,有耳朵狀的“古過”,有長形的“那夏”,有圓形的、“布魯”等等。接近年關,每家都要準備一個畫有彩圖的長方體竹素琪瑪五穀鬥,鬥內裝滿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粒、人參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雞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並準備一個彩色酥油塑的羊頭。這一切都具有喜慶豐收,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的含意。除夕前兩天屋內外進行大掃除,擺新卡墊,貼新年畫。二十九晚飯前在灶房正中牆上,用乾麵粉撒上“八吉祥微”。在大門上用石灰粉畫上象徵永恆吉祥的“”字元號,表示人壽糧豐,歲歲平安。除夕晚上,各家在佛像前擺好各種食品,為了使節日期間有充足、豐富的食品,在這天晚上,全家人還忙碌到深夜。這天晚飯,各家要吃麵團突巴(古突)。在麵糰突巴中特意製作幾個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夾心不同的麵糰,每一種夾心都有一種說法,石子預示心腸硬,木炭預示心黑,辣椒預示嘴如刀,羊毛說明心腸軟。吃到這些夾心的人,均即席吐出引起鬨堂大笑,以助除夕之興。這是一種飲食娛樂活動,無論誰吃到什麼,都必須即席吐出,這往往引起鬨堂大笑,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歡樂氣氛。

  到初一這天,將青苗,油餜子、羊頭、五穀鬥等擺於佛龕茶几上,預祝新的一年人壽糧豐。大年初一天不亮,家庭主婦便從河裡揹回“吉祥水”,然後喚醒全家人,按輩排位坐定,長輩端來五穀鬥每人先抓幾粒,向天拋去,表示祭神,然後依次抓一點送進嘴裡。此後長輩按次序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後輩回賀“扎西德勒彭松措”(吉祥如意,功德圓滿)。儀式完畢後,便吃麥片土巴和酥油煮的人參果,接著互敬青稞酒。初一一般禁止掃地,不準說不吉利的話,互不走訪做客。

  初二親友之間相互登門拜年祝賀,互贈哈達。男女老少都穿上節目的盛裝,見面互道“扎西德勒”、“節日愉快”,此活動持續三五天。藏曆新年期間,在廣場或空曠的草地上,大家圍成圈兒跳鍋莊舞、弦子舞,在六絃琴、鈸、鑼等樂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為節、歡歌而和,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整個地區沉浸在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之中。在城鄉演唱藏戲,跳鍋莊和絃子舞。在牧區,牧民們點燃篝火,通宵達旦地盡情歌舞。民間還進行角力、投擲、拔河、賽馬、射箭等活動。

傳統民俗四月八浴佛節

  農曆四月初八是古代的浴佛節,亦稱洗佛節、佛誕節和龍華會。逢浴佛節,老北京的習俗很多,佛教寺廟要舉行紀念儀式,要浴佛、舉行齋會,民間也在這一天有放生和吃結緣豆的習俗。在浴佛節前後,還有民間的拜觀音求子,以及拜藥王活動。

  相傳佛教為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所創立。佛教自東漢時傳入中國後,北京及各地佛寺林立,其佛寺廟宇中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內均供奉著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佛像。

  四月初八浴佛節這天,老北京的各個佛寺在這一天要進行對釋迦牟尼的紀念活動——功德法會。法會後的一項重要儀式就是用香水浴佛。《荊楚歲時記》雲:“四月初八,諸寺各設齋,以五香水浴佛,共作龍華會,以為彌勒下生之徵也”。這是我國佛教史上關於浴佛節的記載。

  為什麼要浴佛?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呱呱落地之時就非常聰慧,會走路、會說話。他前、後、左、右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大地為他的出生而感動,並用九龍吐水為其沐浴。所以每到四月初八其誕生日,各佛寺的僧侶都要以甘草茶煮成“香湯”,在寺廟的浴亭裡對釋迦牟尼佛像勻水淋佛,對佛祖進行一次洗浴。浴佛時除紀念佛祖的誕辰外,也有洗滌人心的汙穢黑暗、潔淨眾生的心靈之意。這一天各佛教寺廟還會準備些素菜素飯,來招待信徒們的祭拜,也就是那時候的“齋會”。赴會的信徒在吃齋前要先念佛經,齋會後還要討一些洗佛水來飲用,或食些佛寺煮制的一種粥食——“烏米飯”,以示對佛祖的虔誠。

  老北京時大小佛寺廟宇很多,尤以西直門外的萬壽寺最為熱鬧。

   萬壽寺坐落在高梁河北岸,歷史上是集寺廟行宮園林為一體的廟宇,也是老北京著名的以柳林為特色的風景瀏覽區。舊時每年的四月初一至十五日有半個月的廟會,因此時正值踏青時節,屆時一心向佛的善男信女們紛紛奔赴萬壽寺去焚香拜佛。《燕京歲時記》中記載:“遊人甚多,綠女紅男,聯翩道路,柳風麥浪,滌盪襟懷,殊有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之致,誠郊西之勝地也”。這一天,幡幢鐃吹,蔽空震野,百戲畢集,有扒竿、筋斗、筋喇(彈撥說唱)、筒子(變戲法)、馬彈(馬戲)、解數、煙火、水嬉等節目,遊人乘車或騎馬、步行,四方來客,摩肩接踵,進香拜佛者,數以萬計。

  浴佛節時老北京流行放生。一些佛廟的僧侶和平民百姓常在這一天把自己養的或買來的小龜、小鳥、小魚帶到河邊或山野放生。

  在浴佛節這天,老北京還盛行舍豆結緣的習俗。何謂“舍豆結緣”?因佛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識是前世就已結下緣分,俗語就有“有緣千里來相會”之說。又因黃豆是圓的,圓與緣諧音所以以圓結緣。浴佛日就成了舍豆食豆日啦。這個習俗起於元代,最盛於清代。清宮內每到四月初八這一天,都要給大臣、太監以及宮女發放煮熟的五香黃豆。

  這個習俗在佛寺及民間流行更甚。四月初八開廟時,焚香拜佛後,還要將帶來的熟黃豆倒在寺廟的笸籮裡,以代表跟佛祖的結緣。在百姓家,這一天婦女早早用鹽水把黃豆煮好,然後在佛堂裡虔誠盤腿而坐,口唸“阿彌陀佛”,手中一顆顆捻豆不止,每捻一次都代表對佛的虔誠,用此法修身養性。在去廟會的路上,常有一些婦女挎著香袋,拿著香燭,挨家去索要“緣豆”,不管認不認識,信佛不信佛的人家都十分願意地給出一些黃豆,雙方不拘多少,只為結緣。那時的一些達官貴人之家,還常把煮好的黃豆,盛在器皿內放在家門口外,任路人取食,以示自己與四方鄰居百姓結識好緣,和諧相處,保一方平安。

  農曆四月初八雖為浴佛節,但是人們總是把自己的願望表現在節日的活動中,求子就是一個突出例子。各地拜觀音求子者也不勝列舉。老北京也不例外,四月初八這天老北京的幾處有名的觀音廟也是香火鼎盛。

  老北京的農曆四月是佛教活動比較集中的月份,到了四月初八這天更盛。除萬壽寺外,屆時妙峰山頂的天仙廟,以及玉泉山、碧雲寺、香山及崇文門外等佛廟均開廟,屆時也均有藝人表演各種節目。清末時,慈禧太后還常去妙峰山進香遊春,清宮內的由太監和侍衛組成的“槓箱會”也常在妙峰山上走會表演。位於京西的戒臺寺在每年的四月初八至十五,也舉行“趕秋坡”和“耍戒壇”。《宛署雜記》載:“戒壇是先年僧人奏建說法之處,自四月初八至十五止。天下游僧畢會,商賈幅輳,其旁有地,名秋坡,傾國妓女競往逐焉,俗雲趕秋坡”。屆時遊僧臨壇說法,全國的歌女舞女載歌載舞,比歌聲比舞姿,人聲笙歌,五彩繽紛,熱鬧非凡。

  此外,在浴佛節前後,還有一些其他宗教活動,如拜藥王風俗。

  以四月初八為核心的佛教文化活動是舊時老北京的一道民俗民情的風景。


傳統民俗再現中秋榕城 營造一派濃厚的節日氛圍

  楊柳拂岸,小橋流水,長長的石板路。俯身看河,只見橋下水流清澈,錦鯉暢遊。在璀璨的花燈映襯下,福建省福州市安泰河畔一路風景美不勝收。中秋佳節,燈會、擺塔、博餅等傳統民俗文化再現榕城,營造出一派濃厚的節日氛圍。   燈會祭月是中秋節福州古典民俗活動。時隔多年,今天的福州安泰河畔再現這一盛況。這裡舉行的中秋燈會 ...

傳統民俗七夕節掃描:不只是僅僅為愛情

     膠東七夕“擺七姐”   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日之一。相傳這天是牛郎織女鵲橋會的日子。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因為織女是個心靈手巧的天仙,所以在這天晚上,年輕的姑娘和少婦都要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一顆聰慧的心、一雙靈巧的手。於是,七夕便被賦予了“愛情美滿”和“心靈手巧”這兩種涵義,圍繞 ...

陰山腳下巴彥淖爾感受傳統民俗婚俗

  在陰山腳下的巴彥淖爾採訪,我們有幸看到烏拉特部族用傳統風俗迎娶新娘的熱鬧場面,嫂子給新娘梳頭,紮上兩個麻花辮,代表從此開始了二人生活。佩戴好首飾後,新人開始拜火、拜父母,表示對天、地、火及長輩的尊敬。取掉新娘的矇頭紗,新人向父母和來賓敬酒,這時父母會將勺子和鑰匙交給兒子兒媳,預示著家中有了新主人。而在婚禮 ...

春節傳統民俗掃塵

  春節馬上就到了,每年到臘月二十四這天為什麼每家每戶都要打掃衛生呢?如果您不知道那就隨我一起看看春節民俗之掃塵吧。   春節前夕“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 ...

中國傳統民俗放煙花

  每年過春節全國絕大部分地域都會燃放煙花爆竹。這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可是為什麼過春節必須要燃放煙花爆竹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中國傳統民俗放煙花。   中國人過春節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 ...

春節傳統民俗守歲

  記得小時候過春節父母總是在一年的最後一天,不讓我和弟弟睡覺,當時真的好睏好不理解。後來才知道這叫“守歲”,可是“守歲”的由來是什麼呢?如果您不知道就隨小編一起看看春節傳統民俗守歲吧。   春節傳統民俗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民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春節 ...

二十四節氣寒露的傳統民俗活動 寒露節氣有哪些習俗

  二十四節氣寒露的傳統民俗活動 寒露節氣有哪些習俗   寒露節氣的習俗1:吃花糕   由於天氣漸冷,樹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們謂此為“辭青”。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