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唐玄奘的法器,九環錫杖的意義
傳說中唐玄奘的法器,九環錫杖的意義
錫杖在佛教歷史文化中一直是作為地位的代表,以及功名的代表,並且在現實的生活中還有著許多實際的用處可以說是萬能錫杖也不為過。在古代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的唐僧更是有著一根和尚們都羨慕的九環錫杖。
那麼,本期佛學入門一起了解九環錫杖的意義。
九環錫杖,《西遊記》中的寶物。如來佛祖命觀音菩薩去東土尋找取經人,臨行時交給觀音五件寶貝,分別是:錦襴袈裟,九環錫杖,金、緊、禁三個箍,佛祖吩咐金、緊、禁三個箍用來降伏神通廣大的妖魔,袈裟與錫杖則送與取經人使用;這錫杖,上有九環,持在手中,不遭毒害。
如來道:“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許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雲半霧: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叮嚀那取經人。但恐善信難行,我與你五件寶貝。”即命阿儺、迦葉,取出錦蝠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齋,對菩薩言曰:“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
錫杖:僧人攜帶的道具,比丘乞食時,只能用此杖擊地出聲,請人出來,故又名聲杖。此杖原有三個目的。1、為驅逐野獸害蟲用。2、為年老人用。3、為保衛自己。此杖頭部用錫,中部用木,下部用牙或角製成。
僧人持杖往外雲遊時叫做‘飛錫’,住下某處叫做‘留錫’或‘掛錫’,外出佈教時叫做‘巡錫’。佛教舉行宗教儀式時,有時也用短錫杖,一面揮動此杖,一面口唱梵唄。在錫杖上以後又加添各種裝飾,變得更莊嚴了。
禪杖:為可“持”之物,“九環”則是“九轉還丹”(丹經學說)之簡稱(只能是九環,不能是三環四環)。“佛衣禪杖”,代表的是“信解受持”,依於佛為信解,行不倦為受持。
“禪杖”是禪門之中,在坐禪時用以警睡之具。釋氏要覽中說:“禪杖竹葦為之,用物包一頭。令下座墊行;坐禪昏睡,以軟頭點之”。用這種“禪杖”觸擊禪者,不會感受痛楚,但能甦醒精神,防止座中入睡。禪杖:以竹葦作之。以物包一頭,坐禪有昏睡者。
則以軟頭突之。十誦律曰:“若故睡不止。佛言:聽用禪杖。取禪杖時應生敬心。云何生敬心?言:以兩手捉杖,戴頂上,應起看餘睡者以禪杖築。”資持記下二之三曰:“禪杖竹葦為之,長八肘。下座手執巡行,有睡者點起付之。”以泛稱僧所用之杖也。
【結束語】對於佛教的瞭解可能許多人是從小被家裡的長輩帶去寺廟祭拜,除此之外的大多數人都是受《西遊記》的影響才對這些有所瞭解,賜予的人不同九環錫杖也可以說是一種非凡的代表。
傳說中唐玄奘的法器,九環錫杖的意義
說道佛學入門那就不得不說一下佛門七寶了?在《稱讚淨土經》中有提到佛門中有七寶分別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渠、瑪瑙的材料做成寶器,那麼說到這我們就要說一下佛門法器錫杖,不知道大家對於他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錫杖中九環錫杖的意義,希望大家喜歡。
九環錫杖,《西遊記》中的寶物。如來佛祖命觀音菩薩去東土尋找取經人,臨行時交給觀音五件寶貝,分別是:錦襴袈裟,九環錫杖,金、緊、禁三個箍,佛祖吩咐金、緊、禁三個箍用來降伏神通廣大的妖魔,袈裟與錫杖則送與取經人使用。這錫杖,上有九環,持在手中,不遭毒害。
如來道:“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許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雲半霧: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叮嚀那取經人。但恐善信難行,我與你五件寶貝。”即命阿儺、迦葉,取出錦蝠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齋,對菩薩言曰:“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
禪杖:為可“持”之物,“九環”則是“九轉還丹”(丹經學說)之簡稱(只能是九環,不能是三環四環)。“佛衣禪杖”,代表的是“信解受持”,依於佛為信解,行不倦為受持。
“禪杖”是禪門之中,在坐禪時用以警睡之具。釋氏要覽中說:“禪杖竹葦為之,用物包一頭。令下座墊行。坐禪昏睡,以軟頭點之”。用這種“禪杖”觸擊禪者,不會感受痛楚,但能甦醒精神,防止座中入睡。禪杖:以竹葦作之。以物包一頭,坐禪有昏睡者。則以軟頭突之。十誦律曰:“若故睡不止。佛言:聽用禪杖,取禪杖時應生敬心。云何生敬心?言:以兩手捉杖,戴頂上,應起看餘睡者以禪杖築。”資持記下二之三曰:“禪杖竹葦為之,長八肘。下座手執巡行,有睡者點起付之。”以泛稱僧所用之杖也。
錫杖:僧人攜帶的道具,比丘乞食時,只能用此杖擊地出聲,請人出來,故又名聲杖。此杖原有三個目的。1、為驅逐野獸害蟲用。2、為年老人用。3、為保衛自己。此杖頭部用錫,中部用木,下部用牙或角製成。僧人持杖往外雲遊時叫做飛錫,住下某處叫做留錫或掛錫,外出佈教時叫做巡錫。佛教舉行宗教儀式時,有時也用短錫杖,一面揮動此杖,一面口唱梵唄。在錫杖上以後又加添各種裝飾,變得更莊嚴了。
在《唐高僧傳·僧稠傳》中記載說:“僧稠前往詣見懷州西王屋山修法的途中,聽聞兩虎交鬥,咆哮聲響震動山嶽,僧稠即以錫杖途中調解,於是兩隻老虎便各散而去。”在《傳燈錄》中也記載鄧隱峰禪師的故事,鄧隱峰禪師冬季居住於衡嶽,夏日居止於清涼山。
在唐元和年間,禪師登五臺山,出淮西時,恰巧遇到吳元濟阻兵違拒王命,官軍與賊人交鋒,打得不可開交,未決勝負。禪師心想:“我當去解除其患。”於是禪師就擲錫於空中,飛身於兩軍上空,兩方將士看到禪師飛於空中,無不驚訝得張大了口,一時忘了打杖,各自散去。
【結束語】在禪門的戒律中,除了瘋行者之外,一般的禪行者是不準顯現神通的,以免惑亂眾人。鄧隱峰禪師示現神通之後,即入五臺山,於金剛窟前示現入滅地藏菩薩左持明珠,右執錫杖,拯救眾生,故有“明珠照亮天堂路,錫杖振開地獄門”之說。
唐玄奘西遊取經歸來帶回怎樣的佛學瑰寶?
唐玄奘西遊取經歸來帶回了怎樣的佛學瑰寶?《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師徒原型究竟是什麼樣的?上述問題或可在“西安大雁塔國寶文物特展”中找到答案。由西安大雁塔題名書畫研究會主辦的“中國夢·夢迴盛唐——西安大雁塔國寶文物特展”暨大雁塔建塔1360週年紀念名家書畫展將從4月29日起在蘿崗雅居樂富春山居舉行。
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展覽部主任萬廣輝介紹,此次展出的文物珍品包括貝葉梵文真經。該部經文至今已有2500多年,存留真跡不足20片。唐僧西域取經之前,古印度人尚未掌握造紙術,他們只能將文字刻在經過特殊加工處理的貝多羅樹葉上。由於佛教經典無一例外的全被刻寫在貝多羅樹葉上得以儲存和傳誦,因此稱為貝葉經。據稱,貝葉經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唐僧取經時所帶回的657部經卷全為貝葉經文。據文獻考證,目前存留下來的貝葉真經不足20片,每片都價值連城。
石盤陀是唐僧在取經路上收的第一個弟子,被認為是孫悟空的原型之一。唐僧停留瓜洲時相識,相傳胡人石盤陀聽了玄奘的講經後自願擔當他的嚮導,幫助玄奘偷逃出瓜洲,之後又幫助玄奘順利渡過了一條河。過河之後的晚上,石盤陀表現異常,當晚他拔刀準備砍向玄奘,但走了十步後停了下來,第二天他以種種藉口離開了玄奘的隊伍。
此外,“佛祖足跡”也將參展。萬廣輝介紹,據佛經記載,在佛祖涅槃後二百年之內是沒有佛像的,那時佛弟子們都是瞻拜佛祖留下來的足跡印,拜佛足即為拜佛祖。唐僧赴西域取經時將古印度廣為朝拜的佛足跡印圖帶回大唐,呈獻給了唐太宗李世民,並接受太宗敕令,將佛足跡印圖刻製成足跡印石,供廣大信眾瞻拜。
水滸傳中九天玄女給宋江的四句天言是什麼意思
1、《水滸傳》中九天玄女給宋江的四句天言的意思如下:
遇宿重重喜:在揭陽市遇見宿太尉,此人清廉,忠心為國。
逢高不是兇:大概是遇到高球並不是是件壞事。
北幽南至睦:當時北方和南方草寇雄起,主要是田虎,方臘。
兩處見奇功:為國征討兩處成功。
這四句預言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的發展軌跡。
...
介紹一下唐玄奘
玄奘,生於602年卒於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俗家姓名“陳禕”,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 ...
大唐玄奘故事是真的嗎
玄奘,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俗家姓名“陳禕”,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 ...
大唐玄奘的演員
1、《大唐玄奘》是由霍建起導演,黃曉明、徐崢、趙文瑄、羅晉、譚凱、樓佳悅等主演的歷史片;
2、該片講述的是唐朝高僧玄奘歷時19年,不畏艱難險阻,前往天竺取經的傳奇故事;
3、影片於2016年4月29日在中國上映。 ...
唐玄奘是哪個朝代的
1、唐玄奘是唐朝的僧人,玄奘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人,玄奘是其法名,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
2、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 ...
如何評價電影大唐玄奘代表中國衝擊奧斯卡
此部電影,開啟了華語電影真正的大片時代,一股計劃經濟時代舉全民之力攻堅的味道撲面而來,2003年開始的五年,中國電影界鑽牛角尖般地申奧,然而並無一成功,此部電影不會讓觀看者懷疑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光碟,該片是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出品的紀錄片,講述了以中國國家體育場的設計競賽,評選及建造過程為結構線索, ...
唐玄奘取經之路是從哪裡到哪裡
唐玄奘取經在真正的歷史上是從長安(西安)出發,由絲綢之路經過西域(西藏),再到西天(中亞),最後再到達天竺(印度)。
《唐僧取經》講述:唐僧,唐朝的玄奘法師。他是1300年前我國偉大的旅行家、思想家、翻譯家。為了深入研究佛學,他冒著生命危險,西行取經,一路上克服了種種艱難險阻,才到達佛教發源地印度。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