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五月份,雖然還沒到最熱的時候,但已經有夏天的氣息了,街上的人們紛紛換上夏裝,吃起冰涼的冷飲。在以前老百姓會將每個季節分得很細,以便判斷具體到了哪個時令,這一點在節氣裡也有所展現,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立夏和夏至的區別是什麼
首先是含義的不同,立夏代表著春天的結束,即將進入夏天,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而夏至意味著炎熱夏季的正式到來。其次它們的日期也不一樣,立夏大約為每年的5月5日至7日中的範圍,夏至則是在每年的6月20日、21日或22日中的一天。還有一點是氣候方面的區別,立夏到來時,氣溫雖然已經升高,但還沒到達頂峰,平均會在20℃左右,而夏至就的最高氣溫在35℃以上,此時也有酷暑之稱。
分別有什麼習俗
立夏常見的風俗有祭祀迎夏、吃雞蛋鬥蛋、稱體重、吃五色飯等,主要寓意是希望風調雨順和五穀豐登,祈禱身體健康,保持一個強壯的體魄。到了夏至,風俗習慣則為“夏祭”,即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以祈求消災年豐。還有吃餅的習俗,其做法是將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被稱作“夏至餅”,會和親人朋友們一同分享。
關於夏季的諺語俗語
1.立夏日刮北風,佔乾旱。
2.小滿不下,乾斷塘壩。
3.小滿不下,梅雨較少。
4.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
5.移苗要保活,必須帶泥坨。
6.芒種雨漣漣,夏至火燒天。
7.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
8.芒種下雨火燒溪,夏至下雨路泥濘。
9.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生蟲。
10.麥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幾。
11.春茶苦,夏茶澀,秋茶好喝捨不得摘。
導讀:現在的人們對月份名稱還是不甚瞭解,正月是指幾月,元月又是什麼月份,或許這兩個名詞是同一個意思,也可能是同一個月份,那麼正月和元月是一個意思嗎?若不是一個意思,那麼元月和正月有什麼區別呢?想知道元月和正月的不同,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
元月和正月有什麼區別
元月和正月的區別是元月是指陽曆的一月,而正月一般指陰曆的一月,一月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元”即是“始,第一”的意思,因此用“元月”指一年的開始。
正月即為“建正”之月,在觀象授時時代,斗柄回寅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在大眾口語裡,正月通常指“陰曆正月”,大眾習慣重視初一十五等陰曆內容。
正月和元月是一個意思嗎
正月和元月不是一個意思。
元月是什麼意思
1、元月即是一月,“元”有開始的意思,一月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所以陽曆一月稱為元月。
元月
2、農曆正月是中國傳統節日較多的個月份。如正月初一春節,正月初二回孃家,正月初五,過破五,接財神,正月十五元宵節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
3、正月於北方的農閒季節,也是慶祝新年到來的一個月,在習俗中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稱節。
正月是什麼意思
1、正月,即為“建正”之月,在觀象授時時代,斗柄回寅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曆法建正,原是攝提紀論十二月建的概念。後經演變,亦用來指其它曆法的首月。現通常指農曆的第一個月。
2、夏曆以春一月為正月,相當於在干支歷建寅之月;商曆以冬十二月為正月,相當於在干支歷建醜之月;周曆以冬十一月為正月,相當於在干支歷建子之月;秦歷以冬十月為正月,相當於在干支歷建亥之月。這便是夏曆建寅、商曆建醜、周曆建子、秦歷建亥說法的由來,其實它們分屬不同的歷法,是對應關係。
為什麼說正月出生不好
通常來說,正月出生的人大多是比較敏感多疑的,容易玻璃心,常常會因為別人的隻言片語而暗自傷心,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正因為如此敏感,所以在生活當中很容易受到傷害。另外正月出生的人想法偏激,考慮事情片面,不懂得變通,尤其在與人發生分歧或者爭執的時候,從來不肯做出讓步和妥協。因此人際關係較差,生活當中朋友不多,很多事情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無法得到他人的幫助。
正月出生的人家庭氛圍不是很幸福,父母之間的關係緊張,無法給予他們足夠的關心與愛護,由於在缺愛的家庭環境裝中成長,所以會導致他們的性格變得自卑敏感,也給以後的人生之路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最重要的是,正月出生的人做事沒有耐心,對於自己所選擇的事情總是很容易放棄,尤其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無法堅持到最後,總是會被困難和現實嚇倒。所以正月出生的人命格是非常不好的,一生當中多災多難,坎坷不斷,再加上自身能力較差,所以即便是一些小小的風雨,也會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困難。
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新春時節,人們總是倍加重視,總是有很多的講究與忌諱,那正月有什麼講究和忌諱?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正月的講究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儲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傢俱,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闆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
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佔書》中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初八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農曆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臺灣新竹不少信眾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曆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繫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孃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
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湯圓。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燬。
二、正月的忌諱
1、忌打碎器物
正月裡打碎東西,往往不是個好兆頭。有些地方甚至覺得是種凶兆,譬如打碎了的瓷器,一點不能丟,要全部撿起來,用紅布包好,放在自家的神龕前祈求消災避禍。而一般來說,即便不做到這個份上,至少也會說一句碎碎(歲歲)平安之類的吉祥話,來化解打碎東西的不祥之兆。
2、忌路遇喪葬
正月裡若非自家有喪,在路上遇到別家的喪葬也被視為不祥,而且是年大有災的大凶之兆。但這條禁忌並不絕對,有的地區反其道而行之,反而相信路遇別家的喪事是非常吉利的事。因為棺與官同音,而材與財同音,可以討到好口彩,來年升官發財,財運亨通。
3、忌吵架爭執
萬事和為貴,這種觀念即便不是過年,就是在平時也是民間傳統觀念。所以在一年伊始就鬧不和,甚至大打出手,絕對是不好的禁忌,要盡力避免。和氣生財,過年當然是要放下爭端,開開心心最重要。
4、忌去有喪之戶拜年
過年串門給親朋鄰里拜年,本是習俗。但若是別人家正在服喪,就成了禁忌。古代有喪之家,直系子嗣要守孝三年,所以過年期間的一切喜慶習俗都得取消。若是不得不在正月去串門,講究的地區也不會進門,就在門口問好說話即可。
5、忌剃頭
這條禁忌在部分地區適用,譬如黑龍江、河南、山東等地,有俗語流傳:正月不剃頭,剃頭死己舅。如俗語所言,這條禁忌是因為會給自己的舅舅帶來不祥而設下的,但據地方誌記載,也許是以訛傳訛所致。
清朝建國後,下令全民剃頭,否則會被視作叛國,而這道皇詔正是在順治四年正月實行的。不少人緬懷前明,在剃頭時思及舊君、舊國、舊土,於是有了剃頭思舊一說。思舊一詞流傳開去,漸漸變成了死舅的諧音。
6、忌求醫問藥
正月裡生病被視作不吉利,所以求醫問藥也成禁忌,預示著一整年都會病痛不斷。古代,正月裡,有的醫生會避諱,甚至會在正月裡暫時歇業。
7、新婚妻子忌在孃家過夜
古代,新婚的妻子不能在正月裡留宿孃家,哪怕是回孃家拜年,當天夜裡也必須趕回夫家,否則不利於夫婦和諧,婚姻圓滿。
8、忌搬新家
民俗是沒有正月搬新家的,由於正月是祭拜月,有很多關鍵的生活。正月注重的是往家中各種各樣旺運。這時搬新家,會認為不吉利,有正月搬新家窮一說。最重要的一點是,農村過年,正月裡的眾神,例如灶神臘月二十三辭灶老天爺個人述職,年三十再重返世間,也有老地老孃(老祖先),你忽然在正月搬了家,她們回家找不著新房子,會惹不高興。免不了有性子,那這一年就不容易太順。
9、忌罵髒話
在年終,諸神要來臨世間。因而,過去大家不容易在正月裡隨意起誓,更不容易在這個月裡隨意咒人罵髒話,全部正月都會認真細緻慎微中渡過,以祈禱明年的平安順利。
10、忌掃地、忌往外潑水
正月初一這一天忌掃地、忌往外潑水,取其財運不隨水流逝的兆頭。而且這天要把刀藏起來,所以正月裡食物必須預先準備,因為菜刀、剪刀屬於兇器,春節動之則不吉利。
11、忌洗衣服
在有些地方正月初一、初二這兩天有不能去洗衣服的講究,據說這兩天是水神的生日,在正月初一、初二用水洗衣服,容易把財氣都流走了。
12、忌向人討債
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楣,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小暑和大暑的區別 小暑和大暑節氣有什麼不同
1、時間不同
小暑時間是在每年7月7日前後(7月6日-8日)。大暑的時間是在7月23日前後(7月22日-24日)
2、太陽位置不同
小暑時,太陽到達黃經105°。大暑時,太陽到達黃經120°。
3、氣候特點不同
小暑時節,氣候特點是氣溫升 ...
夏至和立夏的區別 立夏和夏至有什麼不同
一、時間跨度、太陽執行角度不同
1、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每年5月5日或6日迎來立夏。
2、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 ...
小年和小年夜的區別 小年和小年夜有什麼區別
小年是北方的節日。北方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二十四。
小年夜是南方的節日。南方臘月二十三是官家送灶、二十四是百姓送灶,小年夜是除夕前一天。
什麼是小年夜
小年夜,中國傳統節日,即傳統的祀灶日。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 ...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
清明與寒食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兩者來源的歷史故事不同。第二,兩者的名稱不同。第三,兩者所祝願的事情不同,清明是節氣,而寒食則是一個民俗,寒食主要體現的是一個歷史典故的紀念意義。
清明節和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清明節和寒食節的區別:原本是兩個不同含義的節日
寒食節亦 ...
小年和大年的區別 小年和大年有什麼不同
小年大年的日期、習俗均不相同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 ...
我國的地域廣闊,有時候北方已經飄雪,南方依舊豔陽高照,呈現不一樣的景象,但到了深冬時節,相信都阻止不了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南下,而且寒冷的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還區分了不同的時令,下面就來看看其中各有什麼特點。
冬至和立冬的區別
首先是節氣到來的順序不一樣,冬季的全部時令排序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
我國的地域廣闊,有時候北方已經飄雪,南方依舊豔陽高照,呈現不一樣的景象,但到了深冬時節,相信都阻止不了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南下,而且寒冷的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還區分了不同的時令,下面就來看看其中各有什麼特點。
冬至和立冬的區別
首先是節氣到來的順序不一樣,冬季的全部時令排序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