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福州金雞山公園

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福州金雞山公園

  福州,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文明誕生了。在中國著名景點中福州又叫榕城,在歷史的長河中基本上都是福建的政治中心。今天呢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在福州市那帶有歷史氣息的金雞山公園,希望大家喜歡。

  金雞山位於福州市晉安區茶園街道、嶽峰鎮,東北西南走向,是北嶺山脈的支脈,為福州城名山。山麓周圍有福州火車站、福建省圖書館、溫泉公園、東二環泰禾廣場和登雲水庫等重要地標,二、三環路和溫福鐵路穿山而過。位於金雞山上的金雞山公園是福州城區少有的山野情趣濃郁的風景區。

  公園裡有魏傑故居、南天照天君宮、疊石飛瀑、梅花林、人大櫻花林、大成基金亭、望城亭、望景臺(觀晉臺)、飛虹橋、桃花坡、棲霞臺、虎眺臺、松林臺、銀杏廣場等人文和自然景觀,其中最為有名的景點當屬供奉著照天柱的南天照天君宮,一直香火興旺,人們祈求照天柱在天上繼續庇佑福州人民風調雨順,盛世太平,安居樂業。

  目前公園有南大門(金雞山路)和西大門(前岐路)兩個主要出入口以及雙溪庵(登雲路)、沁園支路、雙龍寺、水頭村等幾個次入口。

  金雞山開拓於秦代,傳說大仙李鐵柺路經福州東門城外時,看見有一座山冒出一股氣,鐵柺子覺得奇怪,便墜下雲頭,登山跟蹤尋找,只見山峰下面突出一塊又長又大的岩石,形似“狀元帽”,俗稱“金雞洞”。他還發現了山上有金雞(也就是雉雞)成群在這塊岩石附近飛翔,便把這個地方稱之為“金雞山”。

  金雞山的人文歷史可上溯到秦漢。古籍《閩中記》載:“秦始皇時,望氣者雲:此山有金雞之祥。遂屬斷山脊,目厭王氣。舊斷處為人行路,號雞公巷。”可見,此山因有“金雞之祥”,才命名為“金雞山”。“金雞之祥”指的是“王氣”,故秦始皇在閩中郡(今福州)的地方官就砍斷金雞的脊背,不讓金雞飛翔。又闢成“人行路”,踏上千萬只腳,叫金雞永世不得翻身。據山老說,雞公巷或雞公弄,就是今天金雞山路的前身。

  約2003年後,金雞山公園一度破敗,園容風貌差,遊人越來越少。公園裡的涼亭、石階、圍欄等基礎設施破損嚴重,多年無人維護,人工瀑布停止使用,公園內多處墓葬群未得到有效清理。同時,公園南大門西北角的地塊在2007年——2014年間被出租用於開設高檔餐廳性質的“映山紅”酒樓,遭市民詬病。當年南天照天君宮成了園內唯一值得一去的景點,因此多數福州市民去金雞山公園是為了拜祭照天君,鮮有去遊玩的遊客。

  2012年後,金雞山公園開始進行大規模改造提升,因此提升了旅遊價值。2013年,金雞山公園改造工程一期1500米長的木棧道建成,完成金雞山公園南大門及入口廣場改造、環山公路“白改黑”改造和建設觀景平臺。2014年,園內的“映山紅”酒樓被強制關閉。2015年春節,金雞山公園的人工瀑布(三層疊瀑)景觀改造完畢,公園內部多條棧道完工,透過連線棧道環、攬城觀景棧道環、山脊休閒棧道等串聯公園各處,走在環山木棧道上,市民在休閒散步之餘,還可以一覽福州美景。

  步入公園大門,一組大型的“金雞報曉”群雕呈現在眼前。群雕高達8米,19只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生動逼真的雞站立在假山上。有的翹首引吭長鳴,有的雄風抖擻競相爭鬥,有的母愛深深呵護著小雞……它們極好地體現了整座公園的主題和特色,成了公園的標誌。

  群雕的背後屏風是一座高3米、長15米的弧形青石浮雕照壁,題為“原野牧歌”。壁上展現出一片古樸、淡雅的田園風光:山莊的疏籬茅舍,淙淙流水,茂密的林木點綴其間。轉運的水車和勞作的農夫重現遠逝的故事。整座浮雕宛如一首優美的田園山水讚美詩,使人耳目一新,心胸開闊。

  金雞山是北嶺山脈的支脈,它像一顆碩無比的碧綠翡翠,縱臥在晉安河東岸,為福州城名山,是福州市唯一由環城山脈嵌入市區的山,歷史文化積澱極多,曾出土從漢代到清代的許多珍貴文物。古籍《閩中記》載:“秦始皇時,望氣者(風水先生)雲:此山有金雞之祥,”山形似雞,故名金雞山。金雞山一帶名勝古蹟很多,如山頂有始建於唐朝的雙龍寺,山下有建於唐代的地藏寺,2004年後又搬遷修建了魏傑故居、南天照天君宮,增加了金雞山的人文底蘊。

  【結束語】金雞山公園依然保留著大自然山林的原始風貌,是福州城區少有的山野情趣濃郁的風景區,負氧離子濃度高,空氣清新。2015年,公園進行提升改造,新建環山攬城棧道、飛虹橋,新種植大量花草樹木,人文景觀亮點日益增多,成為福州市景觀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

領略: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泉州開元寺

  記得唐朝詩人杜牧曾在詩中寫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可以想象當時佛寺是有多盛行。在中國著名景點中泉州就有一座從唐朝垂拱二年流傳到現在的寺院。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他的歷史吧。

  開元寺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大開元寺溯寺始建於唐垂拱二年,初名“蓮花寺”,後幾經易名,至唐開元26年唐玄宗下昭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遂改現名。元至元22年合120院為一禪剎,始稱大開元萬壽禪寺。

  開元寺寺址本是黃守恭的桑園,相傳“守恭夢僧欲化其地為寺,辭曰:待桑樹生蓮花乃可,不數日桑樹盡生蓮花,守恭神之,即舍為寺”,因此,開元寺得名“桑蓮法界”。它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象徵,也是全國佛教重鎮――福建的驕傲

  開元寺佈局,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有:紫雲屏、山門(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東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館(弘一法師紀念館)、準提禪院;西翼有安養院、功德堂、水陸寺;大雄寶殿前拜亭的東、西兩側分置鎮國塔、仁壽塔兩石塔,俗稱東西塔。

  拜庭兩旁古榕參天,大雄寶殿雕塑技術高超,尤其是粱槽間的24尊飛天樂伎,在中國國內古建築中罕見。殿前月臺須彌座的72幅獅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後廊的兩根古婆羅門教青石柱,同為明代修殿時從已毀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來。大殿內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撐殿堂,俗稱“百柱殿”,殿內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莊嚴,是漢地少有的密宗軌制。大雄寶殿之後的甘露戒壇,系中國現存三大戒壇之一,壇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鋪作間的24尊木雕飛天。

  主要建築

  天王殿

  開元寺的山門與天王殿合二為一,現存建築建於民國十四年。殿內石柱為梭柱,石柱上有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是朱熹所撰,由弘一法師所書。石柱上懸掛有一木製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該對聯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所寫。分坐在天王殿兩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規制所配置的密跡金剛與梵王。它們怒目挺胸,狀極威嚴,與一般寺廟所雕塑的四大金剛有較大差別,有人謔稱它們為“哼哈二將”。

  藏經閣

  藏經閣原來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僧錄劉鑑義建造的。元、明時期已經過多次重修,至民國十四年圓瑛和尚改建為水泥仿木結構的二層樓閣。樓下為寺僧唸經禮佛處,上層收藏各種版本經書3700多卷。

  大雄寶殿

  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又稱紫雲大殿,是開元寺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始建於唐朝垂拱二年,先後經過唐、南宋、元、明幾次受災與重建,現存建築物是明代崇禎十年遺物。大殿面闊九間,進深六間,建築面積1338平方米,重簷歇山頂,通高20米。前簷重簷下橫匾書“桑蓮法界”四字。殿內減柱造,共有86根大石柱,承託抬梁式木構架,號稱“百柱殿”。殿內鬥拱共76朵,分佈在周圈和前槽,其中明、次、梢間各有補間鋪作兩朵,盡間僅一朵。斗栱上雕有有“飛天樂伎”二十四尊,集佛教妙音鳥、基督教天使和中國飛天造型於一身,雕刻精美。

  甘露戒壇

  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後面的甘露戒壇,建在中軸線的第二臺階上。甘露戒壇始建於宋,明末重建,重簷八角攢尖頂,四周環廊,佔地645平方米。壇有五級,最高一層供奉明代盧舍那佛坐像木雕。開元寺甘露戒壇與北京戒臺寺、杭州昭慶寺並稱中國三大戒檀。

  東塔

  泉州開元寺東為“鎮國塔”,始建於唐鹹通六年,由倡建者文偁禪師建成五層木塔,前後經過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為磚,南宋寶慶三年改七級磚塔,今石塔為南宋嘉熙二年至淳佑十間重建,高48。24米。

  西塔

  西為“仁壽塔”,始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初為七級木塔,稱“無量壽塔”。北政和四年奏請賜名“仁壽塔”,前後經毀壞與重修多次,易木為磚,至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由自證法師易磚為石,先於東塔十年建成。今石塔為南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重建,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

人工開鑿的歷史景觀:福州西湖公園

  說到西湖公園,你們是不是以為他在杭州西湖邊上呢?其實西湖公園位於福州市區中心處,是福州保留最為完整的古典園林。福州西湖公園歷史悠久,是人工開鑿的歷史景觀。本期的福州文化帶你瞭解福州西湖公園。

  福州西湖公園位於福州市區中心區域,至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福州西湖為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所鑿,在唐末就已經是遊覽勝地;五代時,福州西湖成為閩王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的御花園;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則徐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闢為西湖公園。

  福州西湖公園至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被人稱為“福建園林明珠”,名列全國36個西湖前茅。現佔地面積為42.51公頃,其中陸地面積12.21公頃,水面面積30.3公頃。

  據史載,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築子城時鑿西湖,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農田,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故稱西湖。五代時,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西湖與南湖連線。

  其子延鈞稱帝,在湖濱闢池建水晶宮(在今水關閘附近),造亭、臺、樓、榭,在王府與西湖之間又挖設一條複道,便於攜後宮遊西湖。西湖成了閩王朝的御花園。此後漸成了遊覽區。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南宋宗室、福州知州兼福建撫使趙汝愚又在湖上建澄瀾閣,並品題“福州西湖八景”:仙橋柳色、大夢松聲、古堞斜陽、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禪曉鍾、湖心春雨、澄瀾曙鶯。

  歷代文人墨客對西湖美景讚歎不止,多留有佳篇。宋詞人辛棄疾《賀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詞中贊曰:“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明謝肇淛《西湖晚泛》贊:“十里柳如絲,湖光晚更奇”。民國3年(1914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闢西湖為公園,當時面積僅3.62公頃。

  解放後,西湖公園幾經擴大。集福州古典園林造園風格,利用自然山水形勝,並以鄉土樹種配置為主,講究詩情畫意,“小中見大”,使西湖景色愈見秀麗,遐邇聞名。修復及新增的景點有仙橋柳色、紫薇廳、開化寺、宛在堂、更衣亭、“西湖美”、詩廊、水榭亭廊、鑑湖亭、湖天競渡、湖心春雨、金鱗小苑、古堞斜陽、芳沁園、荷亭、桂齋、浚湖紀念碑、盆景園等。

  擴建改造

  福州西湖公園從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嚴高鑿西湖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在全國36個西湖中排名第六位,也是福州迄今為止儲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

  福州西湖公園幾經疏浚、修整,成為山水形勝、聲譽遠播的一座古典園林。歷代文人墨客對西湖美景讚歎不已,經常聚此吟詩作畫。宋代辛棄疾遊覽後寫道:“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1830年,林則徐重修西湖荷亭,留有詩句:“人行柳色花光裡,身在荷香水影中”。可見福州西湖公園魅力獨具。

  福州西湖公園管理處主任商世傑告訴記者,自西湖公園免費開放後,遊客從每年的60萬人次,迅速上升到每年的200多萬人次,每天的客流量達到數千人。他說,福州西湖公園不僅是遊覽勝地,還是人們休閒、健身的主要場所。然而,隨著城市化建設程序的加快,加上西湖公園周邊住戶的增加,西湖公園的原有規模已難以滿足人們的休閒需求。因此,福州西湖公園擴建改造呼之欲出。


感受歷史文化氣息:慈禧太后行宮

  相傳當年督辦衙門聽說慈禧太后要來避暑,便重金聘請高人設計太后行宮,但由於慈禧太后未成行而沒有開工。據說現在的慈禧太后行宮是根據當年的圖紙所建。傳說,慈禧太后的行宮的修建還與當時她的一個老情人有關。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本期鶴崗文化來為你解答。   慈禧太后行宮是清光緒年間,為迎接慈禧太后到觀都金廠“胭脂溝”視 ...

歷史老街,福州三坊七巷文化

  福州三坊七巷建於西晉末年,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其中包含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明清建築博物館”。想知道福州三坊七巷的具體細節嗎?一起隨小編來福州文化中看看。   三坊七巷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 ...

行走南園古村 感受歷史文化變遷

  凝結著祖先智慧與汗水的文化遺產,是歷史的重要見證,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根。也許你每天都從它身邊走過,卻一直忽略它的存在;也許它正在你面前慢慢消失,你卻聽不到它發出的無聲呼喊。   南園古村位於廣東省東源縣仙塘鎮紅光村,距河源市區僅12公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水路東江航道貫穿,陸路京九鐵路、205國道、粵贛高速 ...

米脂古城老街入選“中華歷史文化名街”

  榆林市米脂古城老街一角   榆林市米脂古城老街成功入選第四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這是陝西省首條“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為了推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經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批准,自2008年起“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已評選出40條歷史風貌保護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街區。第四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

歷史文化名山——封龍山

  封龍山又名飛龍山,位於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區西南約十五公里,距鹿泉市城南二十公里。西倚太行,東臨平原,主峰海拔812米,巍然崛起,雄偉壯觀。傳說封龍山是大禹治水時候的故事,大禹為了降服蛟龍的興風作浪,給黃河流域的人民造成災難,將蛟龍鎖封此山上,而得名“封龍山”。包括山上的黑龍洞等都與大禹治水的故事有關。封龍山 ...

中秋節的歷史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歷史文化

  中秋節的歷史 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歷史文化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約827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 ...

春節為什麼要給小孩壓歲錢 壓歲錢的含義和歷史文化

  春節為什麼要給小孩壓歲錢   壓歲錢在民俗文化裡的寓意是辟邪歲,保平安。大人們認為小孩容易被鬼祟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也表達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有祝福之意。   壓歲錢,又稱“押歲錢”、“守歲錢”等,是年俗的節物之一。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勝驅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