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重陽節為何要祭祀呢
六盤水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重陽節為何要祭祀呢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從祭祀開始的,有祭天的、有祭祖的、還有拜神的,古人用祭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敬畏、感恩、思念之情,比如重陽節就是中國祭祀大節,而在六盤水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重陽節為何要祭祀?
六盤水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投料下藥釀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由於菊花酒的緣故,重陽又成了祭祀酒業神的酒神節。
在貴州,每年重陽,開始投料下藥釀酒,傳說是因九九重陽,陽氣旺盛才釀得出好酒。每當烤出初酒時,老闆在貼杜康先師之神位的地方點香燭,擺供品祈禱釀酒順利。
祭水
重陽節,貴州人有個獨特的習俗祭水。民間流傳有重陽下沙芳滿缸,重陽釀酒香滿江的民諺,寓意重陽節是最適宜取水下沙釀酒的好時機,因此這天也就成了貴州祭水的日子。
祭水儀式以茅臺民風民俗為基本格調,繼承了古老的祭祀文化,數千群眾聚集在赤水河畔,以鮮花雅樂之儀,表達對自然、對祖先的感恩和敬仰,同時展示酒鄉人民豐衣足食,幸福美滿的情景。
打糯米粑粑
黔東北的土家族較為重視重陽節,重陽節時要打糯米粑粑,磨豆腐,祭家虎,不少地方還流傳著重陽不打粑,老虎要咬媽;重陽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的民諺呢。
另外,貴州一些地方有將米花、黃豆、茶葉、炒米等一鍋煮,做成豆茶的習俗,聽說種類頗多,如清豆茶、紅豆茶、白豆茶等。
重陽節為何要祭祀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相傳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關於重陽習俗活動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季秋紀》:(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
可見當時已有在九月農作物秋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遠古時期,重陽節作為一種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的宴會發展來的。拜神祭祖及求長壽、飲宴等,構成了重陽節的基本內容。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插茱萸 重陽節為何要登高插茱萸
導語:人們常說的重陽節登高不是指爬山,而是登高望遠,求神拜佛。而且重陽節是重陽節要登高插茱萸,那麼,為什麼要登高插茱萸?重陽節為何要登高插茱萸?以下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插茱萸
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為了避難消災,古代人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這一習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
此外,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
現代重陽節仍然保留著吃重陽糕和喝菊花酒的習俗,“登高”尤其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其原因之一是“高”有高壽的意思,之二是登高的確可以鍛鍊身體,還能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1989年,國家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每到這一日,老年人們都喜歡登山秋遊,結伴賞菊,古老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與傳承精神。
茱萸是什麼
茱萸是一味中藥,分吳茱萸和山茱萸。《中國藥學大辭典》解釋,本品南北皆可,入藥以“吳地”為佳,所以又稱吳茱萸。以前有人認為“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是山茱萸,實為張冠李戴。山茱萸雖為傳統中藥,有滋補益精的功效。
六味地黃丸中便有一味是山茱萸,但它聞起來沒有氣味,顯然起不到驅趕邪佞避災的作用。而吳茱萸藥名為吳萸、氣辣子、越椒等,吳茱萸是芸香科吳茱萸屬植物,吳茱萸的乾燥未成熟果實,性熱、味辛、苦、有小毒。入肝、脾、胃,有溫中散寒,止痛燥溼,疏肝下氣,降逆止嘔之功效。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弱小的吳國每年都得按時向強鄰楚國進貢。有一年,吳國的使者將本國的特產“吳萸”藥材獻給楚王。貪婪無知的楚王愛的是珍珠瑪瑙金銀財寶,根本看不起這土生土長的中藥材,反認為是吳國在戲弄他,於是大發雷霆,不容吳國使者有半句解釋,就令人將其趕出宮去。
楚王身邊有位姓朱的大夫,與吳國使者交往甚密,忙將其接回家中,加以勸慰。吳國使者說,吳萸乃我國上等藥材,有溫中止痛、降逆止吐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瀉不止等症,因素聞楚王胃寒腹痛的痼疾,故而獻之,想不到楚王竟然不分青紅皂白……聽罷,朱大夫派人送吳國使者回國,並將他帶來的吳萸精心保管起來。
次年,楚王受寒舊病復發,腹痛如刀絞,群醫束手無策。朱大夫見時機已到,急忙將吳萸煎熬,獻給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賞朱大夫,並詢問這是什麼藥?朱大夫便將去年吳國使者獻藥之事敘述。楚王聽後,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攜帶禮品向吳王道歉,一面命人廣植吳萸。
幾年後,楚國瘟疫流行,腹痛的病人遍佈各地,全靠吳萸挽救成千上萬百姓的性命。楚國百姓為感謝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在吳萸的前面加上一個“朱”字,改稱吳茱萸。後世的醫學家又在朱字上加個草字頭,正式取名為吳茱萸,並一直沿用至今。
茱萸屬芸香科植物,分佈於長江流域和華南一帶。茱萸苦辛性溫,功在溫中、行氣、止痛。茱萸對嘔吐吞酸、腹痛瀉痢均有奇效。茱萸外用對高血壓、慢性消化不良、口腔潰瘍等病也有一定的療效。
所謂的“吳地”,即歷史上的吳國。這茱萸的名字也是來自於一個傳說。
重陽節老南京人要吃重陽糕 娃兒要玩重陽旗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2012年10月23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過去,重陽節的風俗很多,但最大眾化的要算是吃重陽糕、插重陽旗了。如今,重陽糕已經很難見到,重陽旗的故事也鮮為人知了……
公大祥的重陽糕最有名
過去,到了重陽節,南京人必吃重陽糕,這個習俗和登高相關,糕與高同音。重陽與“高”的關係的說法多種多樣:明人謝肇淛的《五雜俎》中說:“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祝曰‘願兒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吃糕之意。”這裡的糕是對兒女的良好祝福。清人《歲華憶語》中則說:“是日人家,以糕餌供祖”。這裡的糕是與祭祀祖先有關。
過去,城南升州路上的食品店“公大祥”生產的重陽糕最出名,看上去就特有食慾。南京諺語云:“吃了重陽糕,夏衣就打包。”標示著夏日已然遠去。
重陽糕上要插一面重陽旗。重陽旗的製作很有講究,一般剪成近似於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紅綠紙,切出牙邊,旗面刻出水浪雲絲等各色花樣,中央粘一圓形金紙片,以竹篾製作旗杆。一塊糕上插一杆小旗,一板幾十塊重陽糕插上幾十面小旗,招人眼目。小孩最喜歡,上街必纏著大人買,吃了糕,還留下一面小旗在手上玩。
當年,南京城南的紙店和香燭店也有做好的重陽旗賣,大小不等。小的是細竹竿上端貼著紙套,紙套上貼著六面小旗連綴成的大三角形,每邊三個小旗;也有每邊五面、七面小旗的,最正宗的是每邊九面小旗,共四十五個小旗糊成,每邊九個象徵九九重陽。這些旗子中間鑲一個令字,人家買回常常插在門楣。
據《金陵歲時記》說,此風起自唐代,重陽旗本來是皇家令旗。舊時,南京新婚第一年的女子孃家要送“重陽盒”,盒內盛的是秋令鮮果,盒上插一面大重陽旗。老人回憶,民國初年“蔣驢子”(指晚清南京富商蔣壽山,至今城南三條營還有他家的豪華宅第)家每年送重陽盒的場面最為排場,除了送時鮮水果之外,還有秋冬兩季女兒女婿的服飾。挑擔的家童、引路的女傭要走半條街,成為一次小小的出會。
重陽糕的做法有講究
筆者的記憶中,重陽糕平時沒有賣,只有重陽節才能吃到。兒時,我們家住在水西門附近,在止馬營巷口就有一家姓白的老夫妻,在重陽節前一天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忙著淘米、舂米粉。重陽節一早,老兩口的門前可熱鬧了,大人、小孩紛紛前來購買老兩口精心製做的“重陽糕”。
提起這賣重陽糕的老兩口,附近老南京人人皆知,手藝精堪,貨真價實。他們的重陽糕是用大米粉和少許糯米粉按二八配比調製做成的。做重陽糕很講究,就像做豆腐一樣,要使用一個四方形長約8O釐米左右,高約6釐米左右的木板條框子,框底是用毛竹片間隔一釐米左右釘起來的,然後在竹片上面放上紗布,紗布鋪平後,再放上一個小木條釘成的約8釐米x8釐米的小方塊木格子,每排大約8個,這樣,每次可蒸熟64塊重陽糕。
做糕時,先放一半米粉在各個小方格內,然後放糖和醃製過的甜桂花,接著再把米粉放滿各個小方木格子,米粉放滿後,用竹片一擀,把木格上面的多餘米粉擀平,最後各個木格上面再撒點紅綠絲,接著就搬到蒸鍋上去蒸了,大約一刻鐘左右,重陽糕蒸熟就做成了。
此時就見老兩口把鍋上木框架子抬下來,往準備好的地方一放,取走木框木格子,然後插上各色小三角旗子,就開始向群眾出售了。10年前,筆者拍了一張照片,瞧,圖片中的這位家住東止馬營附近的年過八旬的老奶奶,重陽節一早就買回重陽糕的情景。
重陽節的傳說及各地過重陽節風俗
茱萸
重陽節的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癒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 ...
九九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重陽節有哪些民間風俗
九九重陽節有什麼風俗
一、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二、吃重陽糕
...
重陽節幹什麼 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重陽節幹什麼 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1、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 ...
重陽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重陽節這天有什麼風俗
重陽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重陽節這天有什麼風俗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
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重陽節有哪些民俗習俗
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重陽節有哪些民俗習俗
重陽節風俗有吃重陽糕、登高、佩茱萸和賞菊。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登高節、敬老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 ...
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重陽節的習俗有賞菊、祭祖、飲酒、登高和放紙鳶。
1、賞菊: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從三國魏晉以 ...
重陽節風俗
1、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2、吃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