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冬至前一天為什麼叫絕日?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冬至的來源和意義 吃餃子不凍耳朵

  冬至是我國傳統節日,流傳已久。但是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冬至的來歷和它的含義,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我們一定要了解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這裡我將會詳細介紹一下關於冬至的來歷與其意義。

  冬至的來源

  冬至的歷史十分久遠,更是獨具民間色彩。冬至起源於漢代,興於唐宋,延續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的冬至名為“冬節”,在冬至這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皇帝也需宴請百官,與民同樂。可以說冬至節的存在也是為中華傳統文化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節日存在的意義

  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古人認為從冬至的那一天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古人講: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一個迴圈開始了,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為“大吉之日”。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亞歲等,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更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多得的智慧結晶。

  “過冬”的習俗

  “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是古代的一句古話,在現代裡今天冬至吃餃子雖然是為了治凍耳朵,不過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餃子成為了一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

  湯圓有著“團圓”的意思。南方不少城市冬至到來都吃湯圓,意味著一家和和美美,等待來年的到來。

冬至前一天為什麼叫絕日?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冬至前一天為什麼叫絕日?冬至吃餃子的來歷,寒冬臘月指的是年前最冷的三個月,寒月是十月,冬月是十一月,臘月是十二月。這個冬天小編陪你一起過2021年農曆十一月。

  冬至前一天為什麼叫絕日?

  冬至前一天是離日。

  所謂絕日: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

  按陰陽五行學說,立春後木旺而水則絕;立夏後火旺則木就絕;立秋後金旺則火就絕;立冬後水旺則金就絕。所以把四立前一天就稱為絕日。

  所謂離日:是指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前的一天。

  陰陽五行學認為:十一月冬至為建子,陰氣降陽氣升;五月夏至為建午,陽氣降陰氣升;二月春分為建卯,陽氣出陰氣入;八月秋分為建酉,陰氣出陽氣入,所以把兩分兩至前一天叫離日。

  離日忌出行;忌征伐。

  民間把絕日離日都稱為不吉之日。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冬至吃餃子相傳與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有關。張仲景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

  相傳張仲景老年還鄉時,正逢大雪紛飛的冬天。街頭很多因戰亂流離失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體,不少人耳朵都被凍爛了。張仲景看到這個情況,內心不忍,於是令人在南陽關東邊搭起了一個醫棚。讓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做餡,然後包成餃子。施捨給百姓。這頓餃子把不少鄉親的凍耳朵給治好了。

  此後,每逢冬至進九,大家都紛紛爭食餃子,有諺語冬至的餃子不凍耳。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冬至北方吃餃子的由來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冬至北方吃餃子的由來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

  寓意1: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諺語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風俗,據說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所以,在中國北方,一到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就成為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寓意2:冬至到 吃餃子 團團圓圓。

  在一些地方,一到冬至這天,一家人就會忙忙碌碌,準備各種餃子皮、餃子餡,然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團團圓圓過冬至。

  除了北方吃餃子,南方還有吃湯圓的習俗,寓意,圓圓滿滿、團團圓圓。

  冬至吃什麼餡餃子好

  1、胡蘿蔔羊肉餡

  胡蘿蔔性溫,歷來就有“小人參”之稱。而羊肉補氣養血,溫中暖腎。這款水餃適合氣血不足、腰膝痠軟、尿頻的老年人;對於脾胃虛冷的人,以及女孩子經寒痛經的更適合。

  2、胡蘿蔔素餡餃子

  將胡蘿蔔切成丁,用水焯一下,配適量蔥、姜、鹽、香油調餡。胡蘿蔔又稱“小人參”,富含胡蘿蔔素,營養豐富,具有消食、化積、通腹的功效,調製成餡不油膩、易吸收,適合老年人食用。

  3、蝦仁餡

  蝦仁、火腿、青菜末配適量鮮肉調製成餡,中醫認為,蝦具有補腎壯陽、通下乳汁的作用,其中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以及不飽和脂肪酸,易消化,有利於促進孩子生長髮育。適合兒童以及年齡偏大、血脂異常的人群。

  4、洋蔥牛肉餡

  “冬日抑鬱”這個說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另外,在冬季還有不少女性常常感覺手腳冰涼,臉上也多了些不紅不腫的小痘痘。如果您有出現這些情況,可以快來試試洋蔥牛肉餡水餃。因為洋蔥可以健胃消食、平肝、潤腸、利尿、發汗。牛肉性溫,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可以使人精神振奮。

  5、羊肉白菜餡

  白菜剁碎後將汁擠出,菜汁可與調料混合後放入剁好的'羊肉內,然後將白菜倒入肉內調勻即可。羊肉屬於溫陽之物,寒冷的冬日食用,有助於增強人體的禦寒能力,白菜屬於時令菜,富含膳食纖維。此餡適合陽虛人群食用,陰虛人群、胃腸功能不佳者不宜食用。

  6、蓮藕板栗餡

  這是一款“另類水餃”,因為餡是甜的。熟藕性溫,有補心生血、滋養強壯、健運脾胃的功效,而板栗可以健脾胃、補肝腎、強筋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先將板栗蒸熟碾碎,再和碎蓮藕調勻,如果喜歡甜食的人還可以加些蜂蜜或糖。


冬至為何總要餃子 冬至餃子來歷50字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50字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冬至是嚴冬季節,人們以食取暖,以食治病,經過數千年發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節令美食傳統,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狗肉羊肉等都作為冬至節令食品。而伴 ...

冬至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冬至餃子來歷介紹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介紹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 ...

冬至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過冬至餃子來歷介紹

  過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過冬至吃餃子的來歷介紹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 ...

冬至前一天為啥叫絕

  冬至的前一天並不是絕日,而是被稱之為離日。   絕日的意思介紹:   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   按陰陽五行學說,立春後木旺而水則絕;立夏後火旺則木就絕;立秋後金旺則火就絕;立冬後水旺則金就絕。所以把“四立”前一天就稱為“絕日”。   離日的意思介紹:   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 ...

冬至餃子來歷是什麼嗎

  1、冬至時節吃餃子,有一種是神話傳說。在懷川地區,還有一個冬至吃餃子的來歷傳說。   2、上古時期,女媧在神農山摶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凍,女媧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紛紛被凍掉,女媧十分著急。於是,女媧就用針線把泥人的耳朵重新一個個縫上。一天,女媧縫好一個泥人的耳朵,把餘下的線讓這個泥人用嘴咬住,轉身去找剪刀 ...

冬至餃子來歷

  1、傳說,東漢末年,時任長沙太守的醫聖張仲景,有一年冬天回南陽故里探親,走到白河岸邊,看見很多窮苦的老百姓衣不蔽體,凍得手腳生了凍瘡,有的甚至耳朵也凍爛了。看到鄉親們這種情形,張仲景心裡特別難過,身懷高超醫術的張仲景感嘆在這個時局動盪、民不聊生的時期老百姓的日子太難過了。於是希望用自己的醫術為鄉親們做點什 ...

立冬餃子還是冬至

  立冬、冬至這兩個節氣都有吃餃子的習慣,不過有一種說法是隻有部分地區的人才習慣在立冬時吃餃子。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是人們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傳下來的,這是因為他曾在冬至時製作祛寒嬌耳湯搭棚施藥治療人們的凍耳。   吃餃子的節氣是立冬還是冬至   其實在立冬、冬至這兩個節氣都有吃餃子的習慣,只不過有一種說法是隻有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