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冬至起九是什麼意思++九九消寒待春來

冬至起九是什麼意思 九九消寒待春來

  當我們閱讀歌謠或者詩篇時,透過字裡行間,都能與古人拉進距離,去了解當時的環境,尤其會注意裡面的氣候,也會感同身受,因為夏季和冬季是讓人體會較深的季節,本篇就來說說到了最寒冷的時候,大家是透過什麼習俗才度過的。

  冬至起九的含義

  其實就是指要開始數九的意思,因為古代的禦寒條件比較落後,大家就盼望著數日子可以熬過寒冷的季節,所有就有了這個習俗。通常是從冬至開始開始數九,從這一天開始,每過九天算一個九,連數九個九日,九九就過完了,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九九消寒”。古人用這種“連冬起九”的方式捱過漫長的冬季,九九過完已是寒消暖至,冬去春來之時,也就是俗稱的“九九豔陽天”了。很多時候農民也會根據其中的特點,來決定耕作的方式。冬天的數九要經過八十一天。數九天是全年中最冷的一段時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以九為極數,有最大、最多的意思在裡面,九個九就到了最大的期限,我們常常聽到“數九寒天”,也代表著這層含義。

  有哪些相關歌謠

  其一: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凍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其二:一九二九不算九,三九四九押門叫狗。五九六九開門大走,七九八九河開看柳,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其三:一九二九,懷中插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擔;八九七十二,貓狗臥陰地,九九八十一,莊稼老漢田中立。

  該時節創意文案推薦

  1.夜裡有不明的黑暗,也有未知的溫暖。

  2.風雪中,總有一盞燈火等你歸來。

  3.太陽從南半球迴歸,溫暖也在不遠之日。

  4.酒香縹緲,雪飛舞,幾多浪漫,幾多愁。

  5.只有堅持不懈的人,才能成為生活的“餃餃者”。

  6.熬過最長的黑夜,餘後皆是一天多過一天的光明!

  7.在冬日的盡頭,尋找春的碰面。

九九消寒圖是什麼

  消寒圖記載了冬至之後天氣的陰晴,可以說是一種日曆,繪製九九消寒圖是中國冬至期間的一個風俗,人們繪製消寒圖一是消遣時間,二是希望能預卜來年豐欠。

  古代曆法裡將五天作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所以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數九是從冬至到驚蟄之間,人們概括了這一階段的天氣變化。

  在數九的時候,人們有繪製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可以寫,也可以畫。“寫九”就是一幅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字,用繁體寫就是每個字九筆,在數九的時候,一天寫一筆,一九一個字,等到九個字寫完,冬天就過去了。一般在字的旁邊,還會附上《數九歌》。

  “畫九”就是在白紙上畫九枝梅花,一枝畫九朵,每天塗一朵,每天看好天氣,可以塗不同的顏色。在這幅寒梅圖兩側,經常會寫有“試看圖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的句子。

  九九消寒圖伴隨著“數九歌”一直在民間流傳,即是自然常識的概括,也表達人們對春季的期盼。寓教於樂,大人小孩都可以製作,圖畫和書寫都是高雅的活動,讓人們在熬冬的時候多了不少趣味和消遣。

冬至祭典和消寒會

  冬至,即“冬月長至”的意思。從這天開始,白天漸漸地長了。

  在古代歲時中,冬至被當作重大節日,有“冬至大於年”的說法。

  冬至這一天,皇帝要親自舉行郊祭(即祭天),百官要進表朝賀,所有禮儀一如年禧。

  清代,旗人為消災祈福也要在冬至日祭天並祭祖。

  是日拂曉,主人將犧牲品大豬一口綁於當院,由屠宰的師傅掌刀宰殺,一刀畢命方為“吉祥”,然後不加任何調料,將整塊豬肉在大鍋裡煮,謂之“白肉”。

  各家祭天規模不一,一般只是姑表近親來賀,盛大的才是任人來賀。由於賀客多騎馬而來,祭時要將所有馬鞭捆在一起,多者足有小吊桶般粗。賀客不論與主人相識與否,亦不用送禮,只須“道喜”就可參加祭典並分享“神餘”,即撤下來的白肉。

  祭天時,在矮桌上設“天地神碼”或牌位,用樺木大漆盤盛白肉為供,主人焚香上表,來賀者一一叩首隨禮。然後再祭“祖宗杆子”,其杆設於院中,高達10米。杆頂製成葫蘆形,稍下有一斗拱,謂之“刁斗”,鬥下懸一旗。祭後,將豬腸、豬尿泡等下水均扔在刁斗上,自會有鳥來啄食。

  祭罷,主人與賀客一起席地而坐,共享神餘。肉不能放在磁碗裡,而只能放在大紅朱漆的肉槽子裡,肉是整方的,並未切削成片,須要客人自己動手切削,再以樺木筷箸夾在小樺木碗裡。

  主人不預備任何調料,客人們就取出事前準備好的“油紙”(以極純淨的醬油提煉成的薄膜),假作擦試刀碗,經熱湯一噱立刻化為精品醬油,與湯汁混在一起。這是滿族人在關外形成的習俗,據說皇帝請群臣吃白肉時也是這種吃法。

  南人在京宦遊者,亦有設筵祭祀祖先的,同時也邀請同僚或摯友在一起聚餐、聚飲。燕俗則不重冬祭,但冬至“進九”之後,文人雅士每逢“九”日都有不同規模的雅聚,謂之“消寒會”,其與會人數必取“明九”與“暗九”(如十八、二十七等)之數。文人們坐爐旁吟詩作畫,以為娛樂。其詩詞字畫亦必應“九”之典,如以唐詩即席書畫,則取白居易《問劉十九》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畫12人於雪窗前對酌,童子地下扇火溫酒,這樣,恰與消寒雅聚的意境貼切。

  飲酒時,亦必以“九”或與“九”相關之事物為酒令。最後則以九盤九碗或“花九件”的便席為餐。此亦當年一大樂事。


冬至後的“節”

  冬至被古人視為重大節慶,這一天皇帝要親自舉行郊祭,百官要上朝進賀,在民間則有祭祀祖先、神明的習俗,所以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諺。而且冬至後,還有"消寒會".   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認為,冬至是陰消陽長轉化的關鍵節氣。冬至入九,數足九九,則春風送暖,寒意全消,所以俗話有&# ...

冬至祭典與

  冬至,即“冬月長至”的意思。從這天開始,白天漸漸地長了。   在古代歲時中,冬至被當作重大節日,有“冬至大於年”的說法。   冬至這一天,皇帝要親自舉行郊祭(即祭天),百官要進表朝賀,所有禮儀一如年禧。   清代,旗人為消災祈福也要在冬至日祭天並祭祖。   是日拂曉,主人將犧牲品大豬一口綁於當院,由屠宰的 ...

夏至入伏冬至是什麼意思

  夏天是個火熱的季節,但也劃分為幾個節氣,這樣可以清楚地感知到氣候的變化,也有不同的防暑降溫方法。古人也為我們總結了不少實用的俗語諺語,可以經常從長輩那裡聽到。本篇就透過其中一句,來看看如何理解裡面的意思。   夏至入伏的含義   入伏指的是初伏,完整的內容為“夏至三庚數伏”,也就是說夏至節氣後的三庚,才算 ...

霜重鼓聲不意思

  該句出自唐代李賀的《雁門太守行》,原文如下: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聲寒不起。   翻譯:低掩紅旗,進襲易水邊的敵營,此刻,天寒霜濃,連戰鼓也好似被凍得失去了往日的雷霆振撼之 ...

冬至是什麼意思

  每年數九的第一天都是從冬至開始的,每九天算一個“九”。第一個九天叫做“一九”,冬至是“一九”的頭一天。第二個九天叫做“二九”。照此類推,一共有九個“九”,九九八十一天過後,“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   在民間,還有一首歌謠形象地描述了冬至開始的天氣變化規律:“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凍死貓狗; ...

冬至是什麼意思

  數九,又稱冬九,是中國民間一種計算寒天與春暖花開日期的方法。數九是從二十四節氣冬至逢壬日開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當數到九個九天,便春深日暖、萬物生機盎然,是春耕的時候了。   數九方法在我國民間口口相傳,有歷史,乏記載,至於起源何時,沒有確切的資料。不過,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梁代宗懍的荊楚歲 ...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的含義是什麼意思古人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的含義是什麼意思古人   冬至的含義: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來臨。冬至時,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雲:吃了冬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