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列舉全部,河南地方戲曲大全

列舉全部,河南地方戲曲大全

  在河南,光輝燦爛的戲劇文化,豐富多采的戲劇種類,被人們稱為“戲曲之鄉”。那麼,在河南的地方戲曲中,都有哪些戲種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那些著名的戲曲劇種你肯定很喜歡。

  豫劇

  豫劇起源於中原(河南),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近幾年,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臺灣豫劇團等演出團體走過了世界諸多國家,如到澳大利亞、義大利、法國、加拿大、委內瑞拉、紐西蘭、德國、英國、美國、泰國、巴基斯坦等國家演出,被西方人稱讚是“東方詠歎調”,“中國歌劇”等。

  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於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藉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越調

  越調是河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河南全境、湖北西北部、陝西東南部、安徽西北部、山西東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等省市。越調的主奏樂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後來一般用墜胡。

  越調除戲曲形式外還有曲藝和木偶兩支分支。1942年河南發生大旱,期間許多越調藝人(如張桂蘭)等都曾轉入過地攤說唱,等災荒過後,再重新回到舞臺來演唱戲曲。木偶的越調分支在南陽一帶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間職業木偶藝人至今仍十分活躍。

  曲劇

  河南曲劇是一種地方戲曲劇種,又名河南曲子戲、高臺曲。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雜牌小調與民間歌舞踩高蹺相結合的河南曲劇,於1926年經臨汝縣(今汝州市)農民同樂社在登封縣首次搬上舞臺,發展為戲曲劇種。由於曲調易學,用本嗓演唱,表演接近生活,傳播極快。

  唱調柔和、宛轉、輕快,具有明顯的民歌特點。主要伴奏樂器有曲子弦、三絃、四弦、板胡、二胡、琵琶、箏等。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個。

  宛梆

  宛梆是一個河南省稀有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它生長並流布在河南西南部的南陽及周邊廣大地區。早期人們稱它為唧唧梆、老梆子、南陽梆子等,因南陽古稱為“宛”,故1956年南陽行署正式將其命名為“宛梆”。

  宛梆是明末清初陝西的東路秦腔(同州梆子)傳入南陽後,與南陽當地的民歌小調、民間說唱融合後,演變形成的一個戲曲劇種,它的興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1998年,《三院禁約碑》參加河南省第七屆戲劇大賽獲金獎。宛梆漸趨衰落,至目前只剩下內鄉縣一家國有宛梆專業劇團還在艱難地傳承著這一古老的民族藝術火種,有必要及時加以搶救和維護。

齊魯之地的藝術展現,山東地方戲曲大全

  齊魯文化在山東大地上盛開,是山東文化的名片之一。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山東的地方戲曲,看看在這齊魯之地,都有哪些戲曲文化,又都有什麼樣的藝術特色。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呂劇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大部和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其音樂屬於板腔體,兼唱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揚琴、三絃、琵琶,稱“呂劇四大件”。它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彙而深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1900年前後,呂劇被搬上舞臺;1917年以後,呂劇班社進入濟南、大連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個呂劇專業院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濟南市呂劇院)成立;1953年,第一個省級院團山東省呂劇團(山東省呂劇院)成立,這一時期出現了郎鹹芬、林建華、李岱江等著名藝術家,以及《姊妹易嫁》《借年》《李二嫂改嫁》等著名劇目。

  棗梆

  棗梆是山東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古曹州(今菏澤),在山東又稱本地,人山西)讀如找(zhǎo),系由“山西人”三字拼成的一個新造字,是指山西上黨梆子傳入山東後,受到當地語言的影響,發生變化,學唱者又多為本地人,所以傳出了這個名稱,意即“本地的山西梆子”故一稱“zhao梆”,其源出自山西東南部的“上黨梆子”,因而又名“澤州調”。

  棗梆的唱腔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潑,用真嗓吐詞,假嗓託腔,而且真假嗓音截然分開,由真嗓突然翻高而假嗓,這個假嗓用“咿、呀”託腔,腔韻悠長,給觀眾餘音繚繞之感。這是棗梆特有的韻律。

  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是流行於山東省魯西南及魯中地區的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又名“高調梆子”,簡稱“高調”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點,被人稱為“捨命梆子腔”。

  主要流行於山東西南部的菏澤、濟寧、泰安等地的大部分縣市,以及聊城、臨沂等地區的廣大城鎮鄉村。因流行區域的不同,群眾對其稱呼亦有別。如以菏澤為中心的,習稱“曹州梆子”;以濟寧、汶上為中心的,稱為“汶上梆子”或“下路調”,總稱“高調”,以區別於流行在魯西南、冀南的“平調”。1952年,定名統稱為“山東梆子”。

  萊蕪梆子

  “萊蕪梆子”,又名“萊蕪謳”,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劇種,已有二百多年曆史,是中國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中的奇葩。

  山東萊蕪梆子的音樂具有鮮明的特色,其唱腔高亢雄壯、高昂粗獷、剛勁挺拔、激烈奔放,氣氛熱烈,旋律平實、行腔流暢,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它是中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之一,是萊蕪文化滋養而成的極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奇葩。以萊蕪為中心的魯中腹地,少有其他民間戲曲流傳,百餘年來,萊蕪梆子曾是當地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是群眾親切的鄉音,具有很強的心理凝聚力。長於體現正劇,特別是喜劇氣氛。從這點講,它代表了爽直粗壯的泰沂山區人民的性格特點。因此深受山東省萊蕪及周邊地區群眾的喜愛和歡迎,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家鄉戲”。

  高密茂腔

  高密茂腔是山東省高密市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以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氣息濃郁,通俗易懂,委婉動聽,頗有“一聲直入青雲去,多少悲歡起此時”之妙,深受群眾喜愛,被譽為“膠東之花”,俗稱“拴老婆橛子戲”,在廣大農村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由高密茂腔劇團演出的現代戲《盼兒記》曾於1990年應邀晉京演出,頗受好評。2006年5月,高密茂腔被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曰,又被評為“和諧高密十個亮點”之一。

愛好者都知道,安徽地方戲曲大全

  我國的戲曲文化百花齊放,於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戲曲特色文化,這些戲曲一般表現生活和愛情,是社會真實的一種體現。那麼,你知道在安徽的地方戲曲中,都有哪些戲曲劇種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看看吧。

  徽劇

  徽劇,中國安徽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徽劇原名“徽調”、“二黃調”,淵源於明代,1949年後定名徽劇。徽劇傳統劇目有1404個,儲存檔案有753個。其內容從列國紛爭、宮遷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間生活故事。

  徽劇的音樂、唱腔優美、完整。主要分青陽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撥子、二黃、西皮、花腔小調共九類。而以吹腔、撥子、皮簧為主要聲腔。吹腔輕柔委婉,撥子高亢激昂,皮簧則比較通俗流暢,徽劇的表演藝術豐富多彩,技藝精湛。文戲以載歌載舞、委婉細膩其特點,武戲以粗獷、熾熱、功夫精深、善於高臺跌撲而震驚觀眾。生活小戲以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風趣、詼諧和語言吸引著觀眾。舞臺畫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黃梅戲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臺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泗州戲

  泗州戲,原名拉魂腔,1952年正式定名為泗州戲,流行於安徽淮河兩岸,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它與山東、河南的柳琴戲、江蘇的淮海戲同是由“拉魂腔”發展而來,彼此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血緣關係。泗州戲是與徽劇、黃梅戲、廬劇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優美的唱腔,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大江南北,劇1953年統計,泗州戲的傳統劇目有300多出。

  泗州戲與皖北人民的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聯絡,顯示出強烈的地域文化特徵。但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飛躍發展,觀眾逐步減少,演出虧損,傳統技藝瀕臨失傳,泗州戲的生存出現了危機,迫切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扶持。

  池州儺戲

  池州儺戲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被譽為戲曲活化石。以其古樸淳厚的魅力打動人心。池州儺面具吸收和融匯了儒、釋、道、巫的宗教意識和民俗、雕、繪畫等內容,是漢族民間藝術的精華,也是研究古代漢族文化、地域風情、民俗工藝的文物。

  池州儺戲,被譽為“戲曲活化石”,池州儺,屬《論語》中所載“鄉人儺”。它起於明代、盛於清朝,主要流佈在九華山麓方圓百里的貴池、青陽、石臺等地,尤其集中於貴池區梅街、棠溪、墩上等山鄉的姚、劉、章、唐、姜、杜、汪等數十個大姓家族,當地素有“無儺不成村”之說。


湖南地方戲曲大全不負歷史盛名

  湖南歷史文化傳統悠久,其中,湖南地方戲曲更是以其奇異的風姿,高聳於中華藝林。多種戲劇劇種在我國戲曲劇壇中齊放,展現了更好的湖南文化。那麼,湖南地方戲曲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湘劇   湖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主要流行於“長沙府十二屬”,即長沙、善化、湘陰,醴 ...

戲曲文化:歷史悠久的山西地方戲曲大全

  山西戲曲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我國戲曲舞臺上佔有重要地位。山西戲曲代表著漢族戲曲藝術的歷史文化價值,也反映出流傳區域的漢族民風民俗。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關於山西的地方戲曲吧。   晉劇   中國地方戲曲,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中國傳統戲曲。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 ...

河南曲劇發源地在什麼地方河南戲曲之一

  曲劇在2006年5月20日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種民間生活小戲非常接近生活,因此傳播速度非常快,是我們民間很好的一種生活娛樂方式。今天,要介紹的正是河南曲劇的發源地,一起去河南戲曲大全中看看吧。   河南曲劇的發源地——汝州   河南曲劇是一種漢族戲曲劇種,又名河南曲子戲、高臺曲。 ...

地方戲曲文化高甲戲特點都有哪些

  這期來了解了解高甲戲特點的相關知識,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和臺灣、金門及東南亞各國華僑、華人聚居地。音樂曲牌屬南音系統。那麼,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讓你漲知識哦!   可能感興趣》》遍佈廣泛的戲劇:梆子腔產生於哪個省   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 ...

河南戲曲有哪些河南三大劇種介紹

  連城女子《風月連城》:我明白了。你是一個時刻在改變的女子,生活豐烈,比戲曲還戲曲,比羅曼蒂克還羅曼蒂克。戲曲是中國的文化瑰寶,傳承久遠,具有非常深厚的歷史底蘊,不僅是一齣戲更多的是一部歷史,本期戲曲大全為你解析。   豫劇   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近幾年,豫劇跟隨河南衛視,河南豫劇院 ...

甘肅地方戲曲

  甘肅的民間藝術內容豐富精采,引人入勝,具有很強的地域特徵。   秦劇。是甘肅起源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地方戲曲。秦劇源於古秦州天水,並因此而得名,它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隋,完整於唐,廣傳於明,盛行於清,今已流傳至西北廣大地區。秦腔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基本腔調的基礎上,吸收了青陽腔的特長,形成了 ...

運城地方戲曲

  -|蒲劇|-   俗稱亂彈,又稱蒲州梆子、山陝梆子,今統稱蒲劇,因起源於古蒲州(今永濟市)而得名。據諸多出土的戲劇文物和有關資料記載,蒲劇起源於宋,由山、陝地區的民歌和說唱開聲,先演變為民間小戲,後又在民間小戲的基礎上,接受了古老劇種的藝術成就,逐步發展成為大戲。迄明中葉演變為“亂彈”、“梆子腔”,成為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