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北方怎麼過端午節+北方端午節都有哪些風俗

北方怎麼過端午節 北方端午節都有哪些風俗

  北方怎麼過端午節

  1、踏柳

  古時,河北趙縣的端午節,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而發展到現在,端午吟詩的習俗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到城外宴飲賦詩的雅興。

  2、佩戴五毒銅錢

  北方端午節有佩戴鍾馗祛五毒銅錢以辟邪的習俗,不過現在逐漸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的習俗替代。有的地方流行姑姑姨姨送,有的地方流行祖母或外祖母送。五毒肚兜顏色鮮紅,上面繡著蜈蚣、蠍子、蛤蟆、老鼠和蛇五種毒物,據說可以驅毒辟邪。五色絲線也是人們端午辟邪的一種方式。將紅黃藍綠等各色絲線編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腳腕上,美觀精緻。

  3、馳馬射柳

  馳馬射柳在端午節清晨舉行,先將柳樹幹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為靶心。然後參賽者依次馳馬拈弓射削白處。射斷柳幹後馳馬接斷柳在手者為優勝。這種節日競技相沿成習,直至清末。

  北方端午節吃什麼

  吃麵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麵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吃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裡,用長柄木棰打製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吃五毒餅

  端午節前後,不少食鋪會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實際上,五毒餅就是玫瑰餅,只不過其最外一層的酥皮兒上印有蠍子、蛤蟆、蜘蛛、蜈蚣、蛇這“五毒”的形象罷了。五毒餅是北方端午節特有的節令食品,初夏時節正是毒物滋生活躍的時候,因此古人會食用“五毒餅”祝願消病強身,祈求健康。

  南方端午節吃的食物

  1、福建

  福州端午節的家宴必在中午,餐席上必有粽子、雄黃酒、荷葉包、米粉肉等。家宴後,幼兒穿新衣、紅肚兜,佩戴用各色絲線織裹樟腦丸做成的諸如粽子、燈籠等形狀別緻、色澤鮮豔的香袋,還要洗莒蒲湯,有的孩子還要在口鼻之間貼一塊雄黃煙燻的肥肉,然後由大人帶著到江邊看龍舟競賽。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2、重慶

  重慶素有“巴渝大地”之稱,所謂“巴”就是蛇,古時重慶人崇拜蛇,以蛇為圖騰膜拜。以前蛇是不能吃的,但20世紀80年代起,重慶人選擇在一年之中的端午這天烹製蛇羹,吃下以求保佑自己。

  重慶人吃蛇有很大原因是生育文化的影響,蛇作為圖騰崇拜的象徵,婦女相信在吃下蛇後便會繁殖後代,類似“有邰氏之女姜嫄,踩了巨人的腳印生了后稷”的傳說。其他人也相信在吃了蛇之後,祖宗進入到身體裡便會與自己同在。但蛇可不能肆意濫殺,也不能在自己家裡烹煮,一般情況下是在打穀場上煮一鍋蛇羹,全村人分享。

  3、廣西

  廣西南部地區,比如寧明、崇左、龍州等地,過端午節都要包涼棕,叫做“灰水粽”。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諸如苦楠樹等樹木的枝葉,在陽光下曬到半乾時就堆放到平地裡燒,然後把得到的灰放到一個竹製容器裡用清水衝濾。最後用過濾得到的棕黃色的水來浸泡準備好的糯米。經過浸泡後的糯米會在原來的香氣中透出一股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後多呈淡黃色或者棕黃色。

北方端午節都有哪些風俗

  吃粽子、摺疊射柳、拴五色絲線、採茶、躲端午等。

  1、吃粽子:但粽子是紅棗糯米的,比較大。不像南方小,品種多。而吃涼糕的地方期初是來源於內幕古中西部。因為內蒙這地方以前沒有糯米,但有黃米,而且也有粘性,一樣清涼、香甜、軟,所以涼糕就代替了粽子。

  2、摺疊射柳:與南方的賽龍舟不同,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和打馬球。我國北方各民族從來沒有端午節競渡習俗,更不知道南國漢族還有一位愛國大詩人屈原。但是,在遼、金、清各朝歷史上都有端午節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後的八旗將士馳馬射柳、打馬球的競技遺俗。

  3、拴五色絲線: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

  4、採茶:北方一些地區,喜於端午採嫩樹葉、野菜葉蒸晾,製成茶葉。廣東潮州一帶,人們去郊外山野採草藥,熬涼茶喝。這對健康也有好處。

  5、躲端午:是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紀念端午節的故事都有哪些

  1、紀念屈原

  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

  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2、紀念孝女曹娥

  傳說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3、紀念伍子胥

  春秋時期的伍子胥因遭陷害,被吳王夫差賜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節的稱呼哪些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其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2009年5月,中國已啟動端午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 ...

端午節哪些風俗活動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 ...

了臘八就是年,那麼年前的習俗哪些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八節,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臘八節一到,意味著春節越來越近了。那你知道從臘八這天開始到大年三十,都有哪些習俗嗎?   春節前的習俗   臘月初八:臘八節   喝臘八粥是臘八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古代每到臘八這一天,朝廷、官府、寺院都要做臘八粥 ...

本命年的習俗哪些要詳細的

  1、扎紅腰帶:本命年時,北方各地的大人小孩將紅腰帶系在腰間,有趨吉避凶、消災免禍的寓意,俗稱扎紅。   2、穿紅色內衣褲:本命年穿紅色內衣褲的習俗,在各地都很流行。認為穿紅色內褲,可趨吉避凶。   3、佩戴貔貅:本命年佩戴開光貔貅,有將邪氣趕走、帶來歡樂及好運的祝願。   4、墊紅色鞋墊:本命年穿紅色鞋墊 ...

穀雨節氣這天生日 穀雨節氣哪些傳統習

  世界上每天都有不少新生兒來到世界上,父母都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而在節氣裡過生日的人,似乎更有儀式感,因為和大自然一起度過節日,算是意義非凡,那麼踩著春天小尾巴的穀雨生辰,又代表什麼寓意呢?不妨多多瞭解一下。   穀雨節氣這天過生日   在民間認為水是流動的東西,與財運息息相關,所以穀雨季節是多雨的,在這個 ...

請問古代重要節日哪些風俗

  古代重要節日的風俗:   1、春節,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2、元宵節,大街小巷張燈結綵,賞燈,猜燈謎,吃元宵等習俗。   3、清明節,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盪鞦韆、放風箏、拔河、鬥雞、戴柳、鬥草、打球等習俗。   4、端午節,家家戶戶吃粽子,南方各 ...

美國聖誕節哪些風俗

  1、第一點:聖誕樹。聖誕樹是美國人,尤其是對於小孩子來說過聖誕節必不可少的材料。一般每當聖誕節來臨,每家每戶的門外都會擺一個大大的聖誕樹。我想,這些聖誕樹應該就是為了創造節日氣氛的吧。當然,他們也是孩子們的禮物樹。不是所有的孩子床頭都會掛聖誕襪子的,有些父母喜歡在房子的大廳裡放一個聖誕樹,然後把寫著孩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