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人面魚紋盆的作用是作為生活中普通的器具使用。
半坡人面魚紋陶盆,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物,高16、5釐米、口徑39、8釐米,1955年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此件陶器人魚合一,人面呈圓形,嘴角兩邊各銜1條小魚,兩側耳部則簇擁著兩條小魚。高高束起的髮髻用魚紋裝飾。半坡人何以創造出人魚合一的圖紋成了千古之謎。人面魚紋陶盆是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唇,盆內壁用黑彩繪出兩組對稱的人面魚紋。它被譽為原始美術、原始文字和原始藝術的結晶。
半坡人面魚紋盆的作用是作為生活中普通的器具使用。
半坡人面魚紋陶盆,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物,高16、5釐米、口徑39、8釐米,1955年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此件陶器人魚合一,人面呈圓形,嘴角兩邊各銜1條小魚,兩側耳部則簇擁著兩條小魚。高高束起的髮髻用魚紋裝飾。半坡人何以創造出人魚合一的圖紋成了千古之謎。人面魚紋陶盆是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唇,盆內壁用黑彩繪出兩組對稱的人面魚紋。它被譽為原始美術、原始文字和原始藝術的結晶。
人面魚紋彩陶盆出自新石器時代。
人面魚紋彩陶盆於1955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為新石器時代前期陶器,多作為兒童甕棺的棺蓋來使用,是一種特製的葬具。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人面魚紋彩陶盆內壁以黑色顏料繪出兩組對稱的人面魚紋,構畫手法大膽誇張。人面為圓形,頭頂上有高聳的三角形,額頭左半部塗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彎鐮形,可能是當時的文面習俗。人物眼睛細長,雙眼眯成“一”字,鼻樑挺直,神態安詳,悠然自得。嘴旁分置兩個變形魚紋,大魚的魚身以斜方格為鱗,魚頭與人嘴外廊重合,配上兩耳旁相對的兩條小魚,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表現出製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陶器珍品,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唇,口沿處繪間斷黑綵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髮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鼻樑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另外,在人面雙耳部位也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從而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在兩個人面之間,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整個畫面構圖自由,極富動感,圖案簡潔並充滿奇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