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忍卒讀,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rěn zú dú,意思是指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出自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
2、不忍: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 不忍耐;不忍受。 不收斂。 不能忍受;不願意。 捨不得。卒讀:盡讀;讀完。
1、身先士卒的卒釋義:士兵。
2、身先士卒,漢語成語,讀音為shēn xiān shì zú,指作戰時將領親自帶頭,衝在士兵前面。現也指領導帶頭,走在群眾前面。出自《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資治通鑑·隋紀煬帝大業九年》:“玄感每戰,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1、意思是:每天努力一點,像卒子一樣一直前進,付出的努力都不會白白付出的,終歸會有回報的。
2、1932年6月27日,北大畢業典禮上,胡適先生在演講的結尾說:“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實際上,“功不唐捐”一詞原文出自《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功:工夫;唐:枉然,空;捐:捨棄。所以功不唐捐,可以解釋為全國上的掃數功德與竭力,都是不會白白付出的,必定是有回報的。
3、人間永珍,都深受因果的支配和驅動。興亡榮枯,強弱盛衰,都不是偶然,都不能逃避因果的法則。人們今天所受的苦難,都只是種種惡因結出的惡果。人們要收將來的善果,必須努力培種現在的善因。種善因時,要認清成功不必一定在我,但努力必不唐捐。你無心插柳,有意栽花,福報遲早會一一兌現,只是時機未至而已。
4、原文如下:“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覌世音菩薩名號”。後常用為:天道酬勤,功不唐捐;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1、卒:意為去世,古代對於生者逝世的表達;
2、及豫章太守顧邵卒:意為等到豫章太守顧邵去世,其中“及”意為等到、達到;
3、出自: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三國志·呂蒙傳》中“及豫章太守顧邵卒,權問所用,蒙因薦遺奉職佳吏”。 ...
1、卒(拼音:zú、cù)是漢語常用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認為像縫好了線的衣服。本義指完成、終結,由此引申為死亡。後假借指隸役,特指服役士兵,古時多指步兵。
2、卒又做副詞用,表示終於。一說“卒”的古字形為有特殊標記的衣服,本義指差役。以上義讀zú。卒又有急迫、倉促的意思,讀作cù,與“ ...
卒逢暴雨的卒的意思:突然。卒逢暴雨出自“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見於《列子·湯問》。在人們的用典實踐中,這一典故逐漸發展出七十餘個典形和樂曲高妙、相知可貴、知音難覓、痛失知音、閒適情趣等典義,還存在典故反用現象。
典故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diǎn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 ...
卒獲有所聞的聞是:學識。卒獲有所聞一句出自《送東陽馬生序》,是明代文學家宋濂創作的一篇贈序。在這篇贈序裡。全文結構嚴謹,詳略有致,用對比說理,在敘事中穿插細節描繪,讀來生動感人。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 ...
1、卒中即腦血管意外,俗稱中風,由不同原因造成腦部血液迴圈障礙性疾病。
2、中風是中醫病名,分為外風和內風。其中外風起因為感受外邪(風邪)所致,在《傷寒論》名曰中風(亦稱桂枝湯症);內風屬於內傷病症,又稱腦卒中,卒中等。
3、卒中是神經系統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和高複發率等特點,發 ...
“罷弊”同“罷敝”,指疲勞困乏,罷,通“疲”,疲憊不堪的樣子,弊,病,萎靡不振的樣子,“率罷弊之卒”選自《左傳昭公三年》中的“國亡太子,內空,而宮室滋侈,率罷弊之卒”,是率領疲憊無力計程車兵的意思。 ...
1、泰山崩於前而不瞬,卒然臨之而不驚的意思是:泰山崩塌在你眼前都不眨眼,突然出現在你面前都不受驚嚇。形容指處事不驚,鎮定自若。
2、泰山崩於前而不瞬卒然臨之而不驚是出蘇洵的《權書·心術》。
3、原文:“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