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1、家暴橫行的家庭:有很多父母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是他們的口頭禪,表面上看這樣的教育似乎效果顯著,孩子確實很聽話,但這種聽話僅僅維持在表面上,維持於父母的暴力、高壓之下。家暴橫行的家庭,只會讓孩子感到痛苦,逐漸產生逆反心理,和家人的關係也會很差;另一方面,父母如果經常打孩子,也會導致孩子自尊心受傷,難以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2、父母經常貶低孩子的家庭:有的父母倒是不捨得打孩子,但很捨得罵孩子、貶低孩子,把孩子的成就說得一文不值,總是用一些很優秀的例子來教育孩子,還自以為是給孩子樹立了優秀榜樣。殊不知這樣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只會讓孩子懷疑自己、懷疑人生;經常被否定的孩子,自己也會預設“我不行”的這個觀點,漸漸地會真的變得“不行”。

  3、不尊重孩子的家庭: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依然存在著一些封建氣息濃厚的家庭,孩子在家裡地位非常低,完全被父母當做自身的所有物、附屬品,不允許孩子有丁點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父母為了維持自己在家中的絕對話語權,會過度控制孩子,使得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

  4、摳門、哭窮的家庭:有句話叫“兒子要窮養女兒要富養”,很多家庭光看到窮養能鍛鍊孩子、讓孩子吃苦耐勞,結果對孩子過度窮養,總是和孩子哭窮、處處都“能摳則摳”。這樣的家庭對孩子自信心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小孩子哪裡懂什麼窮養富養,他看到的就是父母很摳門、父母說自己很窮,所以他也就真的認為自己家窮,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這樣從小養成的自卑感絕對不會輕易消失,而會影響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甚至可能導致孩子走上歧路。

家長和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1、父母的生活習慣影響著孩子

  俗話雲: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本性就包括習慣。一個人的習慣對他的人生事業有極大的影響。在一個文明、衛生,團結、友愛,好學、上進,勤勞、樸素的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的家庭裡,孩子基本上也能做到這些。

  2、父母的精神影響著孩子

  俗話講: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父母不懼困難,勇敢頑強,犧牲奉獻,勤勞奮進,永不言敗,樂觀進取的精神和情緒,能無聲地教會孩子擁有這些優秀東西。而情緒是極易感染人的,父母的消極、悲觀很快讓孩子也消極、悲觀。

  3、家庭的和諧氣氛影響著孩子

  和睦幸福的家庭,讓孩子擁有一個溫暖安全的生活港灣,孩子會擁有更多的拼搏進取的力量。而吵鬧分裂的家庭,讓孩子如在大海上漂泊的小船,驚懼,迷茫,全無學習上進的熱情,甚至悲觀厭世。

  4、父母的情緒影響著孩子

  父母的情緒對家庭心理氛圍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特別是在核心家庭中,父母由於種種因素形成積極的或消極的心境,然後,將這種心境投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感染與父母同樣的心境,而且彼此相互強化。形成家庭心理氛圍的反饋和網路結構。

原生家庭不好怎麼自救 原生家庭對性格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起到的作用還是很大的,要是原生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應該怎麼自救才好?原生家庭對性格的影響有哪些?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小夥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趕快來了解下吧。

  原生家庭不好怎麼自救

  1. 如果在長大後,可以和身邊的人,比如說情侶,建立 “情緒安全感”,那麼這種童年時代情感上的缺陷可以得到彌補,或許能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2. 心理治療。本人曾經長期進行心理治療,覺得幫助是有的,不過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積極創作改變,不能只靠心理醫生。

  3. 改善子女關係,重新建立 “情緒安全感”。和父母溝通,或者一起看家庭心理醫生。達到增加感情溝通和交流的目的。

  4. 接受自己的過去,但並不認同。就是用旁觀者的視角來看過往的經驗。不好的事情發生了,發生在了這個人(我)身上,但是並不認同它產生的影響。儘量不用把自己看成受害者,產生自憐子憫的心情。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用在這裡可能不是特別恰當,但意在鼓勵大家跳出受害者視角。

  原生家庭對性格的影響

  普遍認為,原生家庭對人的性格形成和心理發展具有較大影響。原生家庭造成的創傷還可能代際傳承,父母會從受害者變成對自己孩子的加害者。而實際上,這種影響可能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絕對。發展心理學的神態系統理論認為,對一個人來說,原生家庭對其影響最大的幾個子系統之一,但並不是唯一,還有學校、社會等。另外,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也不是無法彌補的,很多存在原生家庭問題的孩子,還是能夠成長髮展很好的。

  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

  據調查顯示,個性、價值觀不同,是導致離婚第一大原因,其次才是第三者介入和性生活不和諧。

  所謂價值觀不同,就與原生家庭有很大關係,人的個性、價值觀是在原生家庭形成的,特別是我們中國人。

  婚姻不是男女雙方兩個人的事,一樁婚姻揹負著兩個家庭、甚至兩個家族利益的沉重包袱。對“婚姻”這兩字的解釋,婚就是指男方家庭,姻則是指女方家庭。

  王海瓴小說《新結婚時代》在這方面就有生動的描寫,顧小西和何建國“城鄉結合”的婚姻衝突就是在兩個家庭的影響下升級,成功地演繹了原生家庭對婚姻的巨大影響。

  對父母婚姻模式的繼承性

  小說中何建國的原生家庭中,父親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家庭中大事小事自己說了算,母親對父親俯首聽命。

  因此,何建國雖受過高等教育,他的“原生情結”卻是要求自己的配偶一切圍繞著自己轉,因為他從小接受的婚姻概念就是如此。恰巧他遇到的那位女性顧小西,是來自父親照顧母親的家庭,因此,顧小西不會認同丈夫的一切由男人說了算的想法。

  顧小西對家庭的影響力使丈夫的權力慾、權威受到了挑戰,一有機會他就會使用從父親那兒習得的強勢行為。

  對父母婚姻模式的排斥

  如一位女兒從小看到自己的父親沒有很強的處事能力,在生活中處處受到他人欺侮,那她長大後,可能就會期望自己的丈夫是位很強勢的男人,在她的頭腦中,父親的懦弱是自己痛苦生活的根源,所以,在她自己的婚姻中,她就要無論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

  因此,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結”,會在成長後在夫妻相處中不受意識控制地重複出現。從而使很多夫妻在一定程度上“內化”了父母的行為方式,以致婚姻中關係中夫妻雙方的行為、認知、情緒等也起了連鎖反應,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毫無防備、意想不到的時刻,以超凡的強度,被我們生命中最親近的人(通常是配偶)引爆。

  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們是在與自己的配偶相處,其實是不斷重新經歷自己過去與父母的關係。婚姻關係,可以說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互動模式的重現。

  原生家庭有多可怕

  

  第一個現象:父母不斷的貶低孩子。

  有人提問“如何摧毀一個孩子”,高贊回答是“不斷的貶低他就行了”。

  這種父母會不斷的貶低、甚至當眾貶低孩子,以“謙虛”為名,狠狠地打擊著孩子的自尊心,這樣的小孩長大之後,多半會變成討好型人格,無法承認自身優秀的部分,只會永遠的自卑下去。

  第二個現象:父母對孩子疏於陪伴和關愛。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都說,工作太忙了,哪有時間帶孩子,丟給老人帶就好了。

  殊不知,孩子更需要的並非物質,而是至親父母的關心和陪伴。

  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有錢的留守兒童,長大之後跟父母一點也不親呢?

  就是因為父母的物質給到位了,但感情需求沒跟上,導致了孩子的情感斷層,對親情、對家庭一直都很疏離,而這種習慣會帶到他成年之後的人際關係裡。

  第三個現象:父母對孩子過度控制。

  有些父母會過度干預、控制孩子,大到升學就業,小到刷牙洗臉,啥都要管。

  這樣讓孩子根本沒有自我,沒有隱私,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這樣下去的後果就是,要麼孩子成為巨嬰,要麼孩子直接崩潰。

  第四個現象:父母本身有嚴重的惡習。

  比如父母有酗酒等習慣,無法做到情緒管理,家裡終日打打鬧鬧,在這樣的家庭裡,小孩始終沒有安全感,那他就會在別處尋找安全感。

  尤其如果是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就很容易吃虧。

  第五個現象:父母對孩子有物理層面的虐待。

  雖然這些年人們都文明多了,也知道不能打孩子,但八零九零那一代,捱打的小孩還是有的。

  令人感嘆的是,施暴者往往自身也成長於喜歡使用暴力的家庭,然後把這樣的教育方式代代相傳。

  暴力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影響並扭曲著孩子的性格養成。

  第六個現象:父母對孩子有言語層面的虐待。

  比起物理層面的暴力,有些父母就顯得“溫柔”許多,他們不打孩子,但是會用難聽的話去貶低孩子。

  其實這樣的“軟刀子”更傷人,而且影響的時間更長,更深刻,這會導致孩子對自己有非常糟糕和低下的自我評價,認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極度的自卑,自我厭棄。

  第七個現象:父母對孩子進行羞辱教育。

  有個朋友從小在父母那裡聽得最多的評價就是“你啥也不是,笨死了”之類的話語,導致一直都很自卑,30多歲了還不太敢跟女孩子主動講話。

  後來有一次跟父母談起這事,父母驚訝地說:“當時我們那麼說你,是為了鞭策你,讓你成為更優秀的人啊。”

  但實際上結果是什麼呢,他非但沒有更優秀,反而更自卑了。

  羞辱型的家長總是以為自己在用“激將法”鼓勵孩子,殊不知是把孩子推向自卑的深淵。


原生家庭人的影響

  1、人從家庭的經歷中,不可能沒有情感未了的需要,例如:來自沒安全感家庭的,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   2、關係上的問題大多是因為原生家庭未解的結,而多於因為缺乏委身、關心和愛。   3、這種看法或許帶有諒解和盼望,當然背後不是鼓勵你將埋怨歸咎於原生家庭,而是鼓勵你去正視家庭遺留下來的問題。   4、因此 ...

一個父親孩子影響是怎樣的

  1、影響性格,父親的言行舉止,是一個孩子性格脾氣形成的重要影響部分。父親會成為他們從小對男性的第一印象,從而產生對自己人生形成的遠端意識。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決定著將來為人處事時的方式方法,包括性格的內向與外向。   2、責任感,毫無疑問,在大部分傳統家庭中,父親是一個家庭的經濟和精神上的支撐。也 ...

家庭子女影響

  家庭對子女心理健康的影響:在氣氛緊張、父母關係不和諧的家庭裡,父親和母親常常是煩惱不安、性情暴躁、言語粗魯、對長輩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在這樣的環境中,子女容易情緒緊張,缺少溫暖和關愛,容易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質,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父母的教育觀念對子女心理健康的影響:父母的教育觀念對兒 ...

家庭孩子的教育主要有哪些方面

  家庭對孩子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愛國主義培養;   2、責任心、義務感;   3、勤勞節儉的教育;   4、生活能力的培養.   5、自控能力與情商。 ...

切除腺樣體必須要切除扁桃體嗎 切除腺樣體孩子影響大嗎

  切除腺樣體一般是需要切除扁桃體,這樣對人體的健康才會無害,如果腺樣體一直留著,是有很大無害的。那麼,切除腺樣體後悔到家了怎麼補救呢?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詳細介紹吧!   切除腺樣體必須要切除扁桃體嗎   去除腺樣體通常涉及去除扁桃體。 如果手術最好將扁桃體一起切除,否則達不到手術的目的。 大多數腺樣體肥大 ...

家庭暴力孩子影響

  1、暴躁:由於孩子模仿性很強,在家裡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這種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長大後,孩子就會有暴力傾向。家長打孩子,其實是給孩子做了壞榜樣。父母粗暴高壓,會導致本來性格倔犟的孩子產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對別人施暴,難建良好 ...

家庭環境孩子的九種影響

  1、家庭成員的政治、思想、道德狀況,這是學生的家庭德育環境。家庭成員對孩子的影響是直接的,巨大的,而且也是複雜的。有的家庭、政治、思想、道德傾向與表現比較長一致,是一種有明顯特徵的德育環境。   2、家庭的人際關係狀況,一個家庭的人際關係如何,既是德育環境,又是智育環境。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直接影響。 ...